層疊式多腔并聯(lián)壓電泵結構設計與性能分析
【學位單位】:吉林化工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20
【中圖分類】:TH38
【部分圖文】:
第1章緒論1第1章緒論1.1引言壓電泵按照流量大小方式進行劃分,歸屬于微型液體泵類,壓電泵的出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以及提高了工業(yè)生產(chǎn)水平。由于壓電泵的廣泛用途以及廣泛的使用前景,目前國際上很多國家研究機構都對其進行了深入研究。壓電泵的主要組成結構有兩部分,一為壓電振子,二為截止閥。由于壓電泵的部件少,且壓電泵的體積較小,這就使壓電泵的生產(chǎn)便利且其功率也較小,同時壓電泵的抗干擾性也十分良好。雖然壓電泵的出現(xiàn)時間較短,僅僅40多年,但目前在很多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1]。從整體發(fā)展趨勢上來看,目前人們對壓電泵的探究主要分為兩個方向:一是縮小尺寸使壓電泵微型化,主要研究內(nèi)容是在縮小壓電泵的尺寸的同時,壓電泵的輸出精度不變,甚至是提高其輸出精度,該類壓電泵的主要應用領域是藥物靶向輸送[2-3]、精密醫(yī)療設備和生物醫(yī)療等方面;壓電泵的另一個研究方向是大流量方向,該類壓電泵的一個特點是輸出流量大,輸出壓力高,與此同時該類壓電泵的體積也較大,其主要應用領域是打英噴刷、大型設備水冷冷卻等[4-5],此外還包括燃料電池[6-7]、現(xiàn)代汽車油料供給[8-9]等方面,具體應用如下圖所示。圖1.1心臟血泵外觀圖圖1.2壓電式胰島素泵Figure1.1AppearanceoftheheartbloodpumpFigure1.2Piezoelectricinsulinpump
第1章緒論1第1章緒論1.1引言壓電泵按照流量大小方式進行劃分,歸屬于微型液體泵類,壓電泵的出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以及提高了工業(yè)生產(chǎn)水平。由于壓電泵的廣泛用途以及廣泛的使用前景,目前國際上很多國家研究機構都對其進行了深入研究。壓電泵的主要組成結構有兩部分,一為壓電振子,二為截止閥。由于壓電泵的部件少,且壓電泵的體積較小,這就使壓電泵的生產(chǎn)便利且其功率也較小,同時壓電泵的抗干擾性也十分良好。雖然壓電泵的出現(xiàn)時間較短,僅僅40多年,但目前在很多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1]。從整體發(fā)展趨勢上來看,目前人們對壓電泵的探究主要分為兩個方向:一是縮小尺寸使壓電泵微型化,主要研究內(nèi)容是在縮小壓電泵的尺寸的同時,壓電泵的輸出精度不變,甚至是提高其輸出精度,該類壓電泵的主要應用領域是藥物靶向輸送[2-3]、精密醫(yī)療設備和生物醫(yī)療等方面;壓電泵的另一個研究方向是大流量方向,該類壓電泵的一個特點是輸出流量大,輸出壓力高,與此同時該類壓電泵的體積也較大,其主要應用領域是打英噴刷、大型設備水冷冷卻等[4-5],此外還包括燃料電池[6-7]、現(xiàn)代汽車油料供給[8-9]等方面,具體應用如下圖所示。圖1.1心臟血泵外觀圖圖1.2壓電式胰島素泵Figure1.1AppearanceoftheheartbloodpumpFigure1.2Piezoelectricinsulinpump
第1章緒論2圖1.3壓電泵水冷筆記本電腦圖1.4燃料電池用無閥壓電泵樣機Figure1.3NECpiezoelectricpumpwater-cooledlaptopFigure1.4PrototypeofvalvelesspiezoelectricpumpforfuelcellPiezoelectricinsulinpump1.2壓電泵的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日本科學家樽崎哲二于1978年發(fā)明了壓電泵[10],同一年,美國科學家Spenser等發(fā)表了“電控壓電胰島素泵和閥”的文章[11]。壓電泵之所以能在國際上多個國家得到充足的發(fā)展,正是由于其組成部件少,工作性能穩(wěn)定,抗干擾性強,與此同時壓電泵輸出精度高,調(diào)控簡便[12-13]等。在國內(nèi)早期,只有很少的研究單位,如清華大學和吉林大學。清華大學周兆英教授研究小組在壓電驅(qū)動式微型噴霧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4-15]。我國對壓電泵的研究起步較晚,但其技術發(fā)展迅速。1998年吉林大學報道國外壓電泵的相關研究后[16-17],相繼研發(fā)出了用于電腦CPU冷卻所用壓電泵和應用于醫(yī)療領域的微型壓電泵[18-19]。目前已有許多大學和研究機構從事這一領域的研究,如浙江大學[20]、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交通大學[21]等。自壓電泵發(fā)展至今,隨著其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對其輸出能力有了更多要求,其結構和驅(qū)動方式得到了快速發(fā)展。1.3壓電泵的分類壓電泵按結構、驅(qū)動源以及閥體等不同而有著不同的分類方式。根據(jù)驅(qū)動源不同,將壓電泵分為三類:壓電振子泵、壓電疊堆泵和壓電超聲泵[22]。本文所要研究的壓電泵是壓電振子泵。根據(jù)是否存在可開啟閉合的閥片,將壓電振子泵分為有閥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新準;;矩形壓電振子式主動閥壓電泵的設計及性能分析[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12年19期
2 國海峰;肖站;李生;;壓電泵的驅(qū)動電源研制及其特性研究[J];微特電機;2011年04期
3 孫曉鋒;姜德龍;祝明威;接勐;;四腔串聯(lián)壓電泵的結構設計與性能分析[J];機床與液壓;2017年01期
4 鄭煒;董景石;于洪洋;楊志剛;吳博達;劉浩;;單振子氣體壓電泵研究[J];農(nóng)業(yè)機械學報;2012年02期
5 闞君武,楊志剛,劉品寬,程光明;兩腔體串聯(lián)壓電驅(qū)動微型泵的輸出特性[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04年10期
6 潘靖峰;;基于壓電泵的霾表瘦身設計[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7年16期
7 孫曉鋒;姜德龍;呂兆升;王大力;;泵送大粘度液體的雙腔并聯(lián)壓電泵設計與試驗研究[J];流體機械;2014年05期
8 吳麗萍;程光明;曾平;楊志剛;吳銀柱;;單振子雙腔體無閥壓電泵結構設計與機理分析[J];光學精密工程;2007年07期
9 程光明;何麗鵬;曾平;李鵬;闞君武;楊志剛;;圓形雙振子式主動閥壓電泵設計與性能實驗[J];農(nóng)業(yè)機械學報;2010年05期
10 闞君武,楊志剛,程光明;壓電泵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J];光學精密工程;2002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立安;基于圓形壓電雙晶片的單振子自感知壓電泵開發(fā)與研究[D];吉林大學;2017年
2 姜德龍;多腔串聯(lián)壓電泵結構設計及關鍵技術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3 劉勇;輪式閥微型壓電泵的設計理論及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4 何麗鵬;微小型主動閥壓電泵的結構設計理論及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5 劉國君;迭片式系列微型壓電泵的設計理論及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6 吳麗萍;扁錐腔無閥壓電泵理論與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7 董景石;微型精密壓電泵設計理論及其應用技術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8 孫業(yè)明;單—雙相壓電泵及驅(qū)動控制系統(tǒng)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9 胡笑奇;非回轉(zhuǎn)非容積型無閥壓電泵的動力學分析和實驗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10 陳松;液體壓電泵中氣泡控制的機理、方法及效果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立奇;層疊式多腔并聯(lián)壓電泵結構設計與性能分析[D];吉林化工學院;2020年
2 畢雨時;單振子雙腔體V型管無閥壓電泵的數(shù)值模擬與空化研究[D];江蘇大學;2010年
3 吳麗萍;單振子雙腔體壓電泵的理論與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4 孫曉鋒;壓電泵驅(qū)動的電腦芯片水冷系統(tǒng)理論與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5 李立安;多腔串聯(lián)壓電泵的設計及其在直線馬達中的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6 李春風;閥的優(yōu)化設計對壓電泵輸出性能影響的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7 成偉;非對稱坡面腔底無閥壓電泵試驗與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8 楊陽;多振子壓電泵的結構設計及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9 胥鋒;壓電泵的流固耦合仿真分析及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10 葉芳;“Y”形流管無閥壓電泵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8901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2890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