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碩博論文 > 工程碩士論文 >

淮南地區(qū)煤系地層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地質意義

發(fā)布時間:2017-12-30 03:16

  本文關鍵詞:淮南地區(qū)煤系地層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地質意義 出處:《安徽理工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淮南地區(qū) 二疊系煤系地層 微量元素 沉積環(huán)境 物源 構造背景


【摘要】:為了研究二疊紀時期淮南地區(qū)的沉積環(huán)境演化特征和物源特征,文章系統(tǒng)采集研究區(qū)泥頁巖樣品和并收集了前人關于本區(qū)泥頁巖有機地化特征的資料。通過實驗對泥頁巖中微量元素和礦物特征進行測試,根據(jù)測試結果對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結合本區(qū)泥頁巖的有機地球化學特征,對沉積環(huán)境特征和物源特征進行分析,同時對使用微量元素地化特征預測烴源巖優(yōu)劣的可行性進行了探討。結果表明:Li、Sc、V、Ga、Th、Zr、Hf、Cr、Ni、U等元素相對富集,Be、Co、Mo、T1、Nb、Ta等元素相對虧損,其余個元素在與不同的背景進行比較時富集或虧損特征表現(xiàn)的并不一致。在校正后Be、Cr、Zn、Rb、Sr、Mo、T1、Nb、Ta等元素表現(xiàn)出虧損的特征;Sb、Bi、Cu、Re等元素富集;其余的為弱虧損元素。樣品的∑REE含量遠高于大陸上地殼、北美頁巖和于澳大利亞平均頁巖∑REE的平均值。泥頁巖中輕稀土分餾程度很高而重稀土分餾不明顯;Ce輕微負異常,Eu負異常較為明顯。Ba、Cd、Cu、Zn、Sr、U、Mo、V、Ni、Sr、Cu等元素的含量特征和 Zr/Rb、Ceanom、MoEF/UEF、Sr/Cu 和 Rb/Sr、(La/Yb)n 等地化參數(shù)顯示:二疊紀淮南地區(qū)水體深度變淺,由海相逐漸向陸相發(fā)展水體鹽度降低;水動力增強沉積速率降低;氣候條件由半濕潤向半干旱演化;水體酸性減弱,沉積盆地內由弱還原向弱氧化過渡;盆地內古產力穩(wěn)定,屬于低營養(yǎng)型水體。在Co/Th-La/Sc圖解、La/Th-Hf圖解和La/Yb-∑REE圖解中投點的結果表明:研究區(qū)二疊系泥頁巖的物源巖石類型以長英質巖石為主,在晚二疊世有基性源巖混入;對比樣品與相關背景巖石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后發(fā)現(xiàn),稀土元素分布模式與上陸殼巖石中稀土元素平均值分布模式相似性較高。在La-Sc-Th、Th-Sc-(Zr/10)判別圖以及La/Yb-Yb判別圖的投點結果顯示物源區(qū)具有大陸島弧、活動大陸邊緣、被動大陸邊緣的構造背景。山西組泥頁巖中有機碳(TOC)含量在0.11%-8.87%,均值2.57%;下石盒子組泥頁巖中有機碳(TOC)含量在0.11%-2.74%,均值1.07%;上石盒子組泥頁巖中有機碳(TOC)含量在0.13%-1.16%,均值0.57%。從早二疊世到晚二疊世泥頁巖有機質中腐泥組+鏡質組的比例逐漸下降,殼質組+惰質組比例上升。泥頁巖有機地化特征與沉積環(huán)境的演化相吻合,說明使用微量元素地化特征預測烴源巖的優(yōu)劣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P618.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建強;張恒利;杜金龍;霍超;潘海洋;丁戀;;內蒙古白音華煤田煤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J];煤炭學報;2016年02期

2 李貴紅;;筠連煤田晚二疊世煤系頁巖儲層初步評價[J];煤炭科學技術;2015年10期

3 王淑芳;董大忠;王玉滿;李新景;黃金亮;;四川盆地志留系龍馬溪組富氣頁巖地球化學特征及沉積環(huán)境[J];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2015年06期

4 尚飛;劉崢君;解習農;樊中海;郭來源;;泌陽凹陷核三段主力富有機質頁巖層地球化學特征[J];新疆石油地質;2015年01期

5 范翔;劉桂建;孫若愚;孫梅;;淮南二疊紀含煤地層泥質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J];地學前緣;2015年04期

6 楊小峰;康志宏;陳夷;徐元強;周磊;;阿爾金山前中下侏羅統(tǒng)泥頁巖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含義[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4年36期

7 余小燦;王春連;劉成林;張招崇;徐海明;謝騰驍;;江陵凹陷古新統(tǒng)沉積巖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J];礦床地質;2014年05期

8 閆斌;朱祥坤;張飛飛;唐索寒;;峽東地區(qū)埃迪卡拉系黑色頁巖的微量元素和Fe同位素特征及其古環(huán)境意義[J];地質學報;2014年08期

9 邱小松;楊波;胡明毅;;中揚子地區(qū)五峰組—龍馬溪組頁巖氣儲層及含氣性特征[J];天然氣地球科學;2013年06期

10 吳盾;孫若愚;劉桂建;;淮南朱集井田二疊紀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解釋[J];地質學報;2013年08期

,

本文編號:135309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35309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6d9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