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豆醬發(fā)酵過程中生物胺形成的影響因素研究
本文關鍵詞:黃豆醬發(fā)酵過程中生物胺形成的影響因素研究
【摘要】:傳統(tǒng)發(fā)酵黃豆醬是一種美味的調味品,具有獨特的營養(yǎng)保健功能。黃豆醬作為富含高蛋白的發(fā)酵食品,在其發(fā)酵過程中很容易產生生物胺,導致黃豆醬潛在的不安全因素。適量的生物胺有助于人體正常生理功能,但高濃度的生物胺會影響食品風味甚至改變其成分,還會對人體產生毒害作用。本文研究了黃豆醬發(fā)酵過程中生物胺形成的影響因素,為提高黃豆醬食用安全性和工業(yè)生產安全提供參考。本文確定了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黃豆醬中苯乙胺、尸胺、腐胺、酪胺、組胺、亞精胺和精胺的方法。本方法中7種生物胺線性范圍為1.0-50.0mg/kg,標準曲線回歸方程判定系數R2大于0.99,樣品的平均回收率在73%-101%之間,說明本實驗方法線性范圍廣,靈敏度和準確度高,適用于黃豆醬中生物胺的檢測。隨機抽查市售商品黃豆醬中生物胺的含量,發(fā)現4種樣品中均可檢測出7種生物胺,總胺量范圍在5.48 mg/kg-1561.78 mg/kg,其中樣品存在組胺、酪胺和總胺量超出FDA建議限量標準的現象。通過脫羧酶顯色實驗和液體培養(yǎng)后高效液相色譜驗證實驗證明米曲霉滬釀3.042對酪氨酸、精氨酸具有脫羧酶活性。對蒸煮后原料大豆進行生物胺含量檢測,黃豆經過蒸煮后生物胺平均含量達63.39mg/kg,說明生物胺是黃豆自身的組成成分。本文在黃豆醬蒸煮工藝、鹽度及各項理化指標方面對生物胺影響進行探究。結果表明不低于115℃的蒸煮溫度總胺量維持在較低水平,蒸煮時間和泡豆時間對黃豆醬中生物胺生成的影響不顯著。高鹽度可抑制黃豆醬中生物胺的合成。生物胺總量與產胺菌、pH值、氨基酸態(tài)氮、全氮量等理化指標密切相關,綜合氨基酸態(tài)氮等理化指標及生物胺安全性,黃豆醬鹽度應選擇7%。在發(fā)酵過程中添加耐鹽酵母S酵母和T酵母,對黃豆醬中的生物胺含量與食用安全無明顯影響。通過研究不同季節(jié)對生物胺含量的影響,黃豆醬發(fā)酵成熟30天后不同季節(jié)生物胺總胺含量由高到低順序為:秋春夏冬。同時,季節(jié)對黃豆醬中生物胺的組成也有一定影響。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S264.2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淑新;五香黃豆醬油的制作新工藝[J];吉林農業(yè);2001年01期
2 ;五香黃豆醬油的制作[J];云南農業(yè);2003年05期
3 牛天嬌,馬鶯;中國傳統(tǒng)黃豆醬中微生物的發(fā)掘與利用[J];食品科學;2004年S1期
4 ;五香黃豆醬油的制作新工藝[J];中國農村科技;2007年01期
5 劉亮明;;廣式黃豆醬生產工藝[J];中國調味品;2007年08期
6 喬鑫;付雯;李冬生;康旭;黃紅霞;;不同黃豆對黃豆醬揮發(fā)性成分形成的影響研究[J];中國調味品;2011年06期
7 孫金旭;;家庭制作黃豆醬[J];現代農村科技;2011年18期
8 關晴;阮長青;;利用陽離子交換樹脂對黃豆醬多肽脫鹽作用的研究[J];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9 鄺群英;;筋道有味的黃豆醬[J];農產品加工;2012年07期
10 張雪松;五香黃豆醬油的制作[J];致富之友;1996年1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記者 肖玉敏;黃豆醬生產開始執(zhí)行國家標準[N];延邊日報;2010年
2 石汝娟;五香黃豆醬油的制作新工藝[N];河南科技報;2008年
3 劉淑新;五香黃豆醬油的制作新工藝[N];山西科技報;2001年
4 李敏;五香黃豆醬油的制作[N];中國特產報;2005年
5 魏縣植保站 李金鳳 魏城鎮(zhèn)政府 趙國清;黃豆醬的制法[N];河北科技報;2001年
6 倪春;血虛食補法[N];家庭醫(yī)生報;2008年
7 王靜;選購醬類食品小竅門[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周民生;黃豆醬超高壓殺菌動力學及處理后品質變化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2 蘇光明;超高壓對米曲霉胞外酶活性的調控及其在傳統(tǒng)黃豆醬生產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喬鑫;黃豆醬揮發(fā)性成分形成特征的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2 康蕾;黃豆醬品質成因及發(fā)酵條件優(yōu)化的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5年
3 張菁;黃豆醬發(fā)酵過程中生物胺形成的影響因素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15年
4 張輝;工業(yè)生產黃豆醬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07年
5 陳玲;大豆蒸煮時間對黃豆醬理化指標影響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6 朱楠楠;市售黃豆醬理化特性分析和模式識別研究[D];吉林農業(yè)大學;2015年
7 劉肇明;黃豆醬中抗氧化肽的純化及其轉運作用研究[D];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14年
8 黃永;黑龍江地區(qū)自然發(fā)酵黃豆醬中酵母菌的分離鑒定及篩選[D];東北農業(yè)大學;2006年
9 孫常雁;自然發(fā)酵黃豆醬中主要微生物酶系的形成及作用[D];東北農業(yè)大學;2007年
10 宋瀟;米曲霉A100-8釀造黃豆醬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3047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304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