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碩博論文 > 工程碩士論文 >

改性鎂劑脫硫廢渣的除磷吸附性能與機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17 19:35

  本文關鍵詞:改性鎂劑脫硫廢渣的除磷吸附性能與機理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煙氣脫硫廢渣 以廢治廢 改性活化 除磷 吸附


【摘要】:圍繞熱電廠的鎂劑脫硫廢渣(MDR)的資源化利用以及廢水除磷技術研究,結合“以廢治廢”的思路,提出了改性MDR制備新型除磷吸附劑的設想。研究了MDR制備除磷吸附劑(A-MDR)的活化及改性方法,考察了A-MDR的除磷吸附性能及影響因素,探究了除磷吸附機理。結果表明:(1)MDR主要成分是硅藻土和MgO,其中SiO_2占50%~60%;含鎂化合物有約40%,金屬氧化物(Al、Ca、Fe類)約有5%。MDR的改性方式中按吸附磷能力排列順序為:H_2SO_4改性高溫負載氧化鐵NaOH溶液活化高溫活化;最終確定以熱活化(600℃)以及H2SO4改性(條件:酸濃度2.0mol/L,固-液比1:3.5,改性時間180min,溫度65℃)的工藝制備成了A-MDR。改性后A-MDR表面附著了大量鎂鹽晶體;比表面積和孔容積分別增大了46.6%和28.0%;其表面存在Mg-OH等官能團,在磷的吸附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XRD結果表明MDR中的大部分MgO被活化為MgSO_4等鎂鹽,表面活性增強。(2)A-MDR在初始溶液pH為9.0、投加量為12g/L和反應時間為120min的條件下處理濃度為50mg/L的含磷廢水,其磷酸鹽去除率可達98.4%。同時,A-MDR有著處理高濃度含磷廢水的潛力;抗Cl-、SO_4~(2-)和NO_3~(2-)等溶液共存陰離子影響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再生(重復利用)性能。A-MDR對磷的吸附過程更符合準二級動力學方程,說明該過程主要以化學吸附為主;該吸附過程的內源擴散(W-M)方程擬合結果表明A-MDR的吸附速率主要由膜擴散過程控制;A-MDR磷吸附性能的等溫吸附結果更符合Langmuir模型,說明A-MDR的磷吸附類型屬于單分子層吸附。(3)A-MDR的最大吸附量為27.548mgP/g,高于多數(shù)改性廢渣制備的除磷吸附劑,說明了它是一種成本低、制備工藝簡單、比表面積大、表面活性強、除磷吸附性能好、脫附性能好且易再生、吸附效率高且吸附容量大的新型除磷吸附劑。其除磷吸附機理是:A-MDR進入含磷廢水中,其表面的吸附位點與固-液界面層的液膜間存在磷的濃度梯度,水中的磷酸鹽受到此梯度力而快速遷移至A-MDR表面的吸附位點中;這些吸附位點中含有的活性較強的Mg~(2+)和Mg-OH都具有較強的化學吸附磷能力,磷酸鹽能與其中的Mg~(2+)結合形成化學鍵而被牢牢固定于A-MDR表面,或者磷酸鹽與其中Mg-OH官能團中的羥基發(fā)生配位體交換而被吸附,最終水體中的磷酸鹽由液相轉移至固相而固定,通過固液分離過程而被去除。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X77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陳雪初;孔海南;吳德意;張大磊;王新澤;;造粒粉煤灰的磷吸附特征及其對景觀水的直接凈化效果[J];水處理技術;2006年12期

2 劉方春;邢尚軍;劉春生;杜振宇;段春華;;不同處理褐煤腐殖酸對磷吸附特性的研究[J];水土保持學報;2008年02期

3 李任;馬德慧;;淮南潘一礦塌陷水域沉積物磷吸附特征分析[J];西部資源;2012年04期

4 唐雨晴;郭夢曦;胡華偉;張燕茹;楊曉晶;;共沉淀法合成鋅鋁類水滑石化合物的焙燒產物及其磷吸附[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5 李杰;鐘成華;鄧春光;王毓丹;常青;;幾種土壤與工業(yè)廢渣的磷吸附特性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7期

6 崔理華;朱夕珍;駱世明;;人工濕地基質磷吸附特性與其物理化學性質的關系[J];中國環(huán)境科學;2007年02期

7 蘭中東,王周瓊;不同處理的灰漠土對磷吸附與解吸的影響[J];干旱區(qū)研究;2002年03期

8 翟麗華;何連生;席北斗;陳月;孟睿;霍守亮;劉鴻亮;;濕地介質高爐礦渣磷吸附與再生能力研究[J];環(huán)境科學;2008年12期

9 崔雙超;丁愛中;潘成忠;李長嘉;鄢正紅;劉奕慧;郝麗芬;;不同粒徑泥沙理化特性對磷吸附過程的影響[J];環(huán)境工程學報;2013年03期

10 盧少勇;王佩;王殿武;陳建軍;;北京六湖泊表層底泥磷吸附容量及潛在釋放風險[J];中國環(huán)境科學;2011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姚鑫;安樹青;關保華;蔡穎;沈瑞玲;蔣金輝;;構造濕地工程常用基質材料以及其理化特性[A];中國生態(tài)學會2006學術年會論文薈萃[C];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8條

1 朱偉;改性鎂劑脫硫廢渣的除磷吸附性能與機理研究[D];蘇州科技大學;2017年

2 任榮榮;鄱陽湖典型濕地鐵的分布規(guī)律及對土壤磷吸附釋放的影響[D];南昌大學;2012年

3 沈昊男;對不同堆存條件粉煤灰的氮磷吸附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5年

4 王海華;氟與紅壤相互作用及其對鋁的活化和磷吸附的影響[D];中國海洋大學;2006年

5 張靜;鄱陽湖南磯山濕地土壤對磷的吸附與釋放特性的研究[D];南昌大學;2006年

6 王峰;四種礦物材料改性除磷的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7 劉來勝;模擬濕地中磷素循環(huán)的機理研究[D];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2006年

8 賈學萍;水稻土對有機、無機磷吸附—解吸的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30133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30133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2b6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