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鏡狀薄層底水油藏水平井長度與井網井距研究
本文關鍵詞:透鏡狀薄層底水油藏水平井長度與井網井距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薄層底水油藏 水平井 水平段長度 注采井網井距 效果評價
【摘要】:透鏡狀、薄層砂巖底水油藏屬于比較特殊的底水油藏,其特殊性主要表現(xiàn)在油層厚度薄(3m-5m)、含油面積小、油層幅度低含油性較差等方面。這類油藏主要分布在新疆準噶爾盆地沙漠腹地的陸梁油田白堊系地層,對于這類油藏應用水平井技術開采,國內外研究報道較少。本文以新疆準噶爾盆地陸梁地區(qū)白堊系呼圖壁河組低幅度、中高滲、透鏡狀薄層砂巖底水油藏為研究對象,綜合運用地質、測井、油藏工程、數(shù)值模擬等多學科理論及方法,結合已開發(fā)水平井實際開采效果,研究認識了透鏡狀薄層底水油藏水平井長度與井筒壓力損失、油層適應性、油層鉆遇率和開發(fā)效果等多種因素之間的關系。提出了透鏡體薄層底水油藏水平井合理長度的技術范圍及界限,理論和實際應用相結合,研究結果具有較好的可靠性和可應用性,在此基礎上,本文應用數(shù)值模擬技術,研究了薄層底水油藏注采井網及井距,提出了合理的注采井網和注入水橫向驅替的合理井距,并得到現(xiàn)場實際開采效果的檢驗,為陸梁油田水平井開發(fā)和井網調整提供了技術依據,為類似底水油藏水平井開采研究與應用提供了方法和重要的技術參考依據,并取得了以下幾點認識:1)陸9井區(qū)白堊系呼圖壁河組油藏未動用儲量大多屬于透鏡體狀分布的油藏,多數(shù)流動單元可以部署水平井1-2 口,油層厚度達到水平井開采條件的注采井網部署區(qū)通常為長度和寬度比較有限的矩形區(qū)域。因此,需要優(yōu)化水平井注采井網部署位置和直井注水井相應位置。通過水平井注采井網部署區(qū)大小(300m×l00m、500m×l00m、500m×300m)及水平井位置模擬研究,水平井位于部署區(qū)中心,水平井長度與矩形部署區(qū)長度方向一致。2)對于油層含油性穩(wěn)定、厚度分布穩(wěn)定、含油面積較大的邊、底水油藏水平井合理長度在300m左右;對于油層含油性復雜、油層厚度在部署區(qū)內達到開采條件要求透鏡狀未動用油層,水平井合理長度為200m-300m;當?shù)姿畬雍穸刃∮?m,300m長度的部署區(qū)水平井合理長度為200m,500m長度的部署區(qū)水平井合理長度為200m-250m;當?shù)姿畬雍穸却笥?m,300m長度的部署區(qū)水平井合理長度為200m,500m長度的部署區(qū)水平井合理長度為300m左右。3)綜合考慮陸9井區(qū)白堊系呼圖壁河組薄層底水油藏未動用儲量的地質特點、注水井位的油層厚度減薄、含油性變差的邊部區(qū)域、底水層厚度、直井利用等實際地質、開發(fā)特征等實際情況,注采井距可控制150m-250m范圍內,一般為200m。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石油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E243;TE32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本刊編輯部;全國最深的水平井[J];新疆石油地質;2003年05期
2 宗文明;馬常軍;;水平井的應用[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08期
3 秦苞;水平井之最[J];石油機械;1992年12期
4 胡辛禾;用現(xiàn)代設備鉆成1000口水平井[J];石油機械;2000年08期
5 張守欽,盛明仁,李軍成;影響水平井測量精度的幾個因素[J];石油鉆采工藝;2001年01期
6 趙琦,郝金克;國內第一口水平井濾砂管打撈喜獲成功[J];石油鉆采工藝;2001年02期
7 陳海龍,李曉平,李其正;水平井段最優(yōu)長度的確定方法研究[J];西南石油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8 陳明,沈燕來;水平井段合理長度的確定方法研究[J];中國海上油氣.地質;2003年05期
9 李艷明;魏尚武;李旭東;徐冰濤;馬青云;;水平井新技術在吐哈油田應用效果淺析[J];吐哈油氣;2003年04期
10 Hyun Cho;劉文輝;;長水平井長度整體優(yōu)化[J];吐哈油氣;2005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陳弓啟;馬國梁;沈煥文;張小衡;朱雅娣;;吳旗油田吳420區(qū)水平井開發(fā)效果評價[A];低碳經濟促進石化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第六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張紅崗;劉向偉;張文來;石琳;張寧利;李曉明;周亞亞;景文杰;;水平井找堵水技術研究及應用[A];低碳經濟促進石化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第九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石化專題論壇論文集[C];2013年
3 李志坪;韓濤;韓利寶;楊亞少;王少亭;顏廷澗;;水平井采油配套技術試驗研究[A];創(chuàng)新·質量·低碳·可持續(xù)發(fā)展——第十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石化專題論壇論文集[C];2014年
4 李增科;謝學明;王小波;;江漢油田采鹵連通水平井—黃鹽平1井鉆井技術[A];湖北省石油學會第十一次優(yōu)秀學術論文評選會論文集[C];2004年
5 武浩宇;吳茂富;齊二坡;苗潤金;王亞玲;;靖邊氣田水平井測試技術適用性探討[A];石化產業(yè)創(chuàng)新·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第八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石化專題論壇論文集[C];2012年
6 陳付虎;王遷偉;王帆;張夢東;秦玉英;何青;;水平井分段壓裂技術在鎮(zhèn)涇油田的試驗研究[A];油氣藏改造壓裂酸化技術研討會會刊[C];2014年
7 王軍;高攀鋒;李儒春;夏韜;徐婷;;利用加密水平井提高低滲透油藏采收率技術探討[A];低碳經濟促進石化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第九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石化專題論壇論文集[C];2013年
8 楊萍;劉磊;吳品成;易剛;楊海飛;;水平井地質導向技術在榆林氣田開發(fā)中的應用——以長北天然氣合作區(qū)塊為例[A];創(chuàng)新·質量·低碳·可持續(xù)發(fā)展——第十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石化專題論壇論文集[C];2014年
9 陳志勇;徐彥明;;長北水平井鉆完井技術新思路[A];低碳經濟促進石化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第六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10 楊映洲;畢曼;魏千盛;陳龍;;蘇里格氣田自營區(qū)水平井不同改造工藝增產效果評價及影響因素分析[A];青年人才與石化產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第七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郭影;水平井,為何漸成新寵?[N];中國石油報;2006年
2 通訊員 吳澤波邋本報記者 仇國強 張曉燕;水平井破解難動用儲量開發(fā)難題[N];中國石化報;2008年
3 記者 王志田 通訊員 胡占輝 許洪梅;大慶水平井測試新技術應用成功[N];中國石油報;2013年
4 陳和平 李星民;海外大型超重油油藏水平井規(guī)模上產開發(fā)技術 榮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聯(lián)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N];科技日報;2012年
5 奚震 馬獻珍;挑戰(zhàn)水平井更長水平段[N];中國石化報;2009年
6 通訊員張惠林 范乘浪 宋宏偉;西部鉆探30625隊 完成哈國高難度水平井[N];中國石油報;2010年
7 記者 王志田 通訊員 蘆柏麗;大慶油田測試分公司—— 創(chuàng)水平井段測試最長紀錄[N];中國石油報;2011年
8 通訊員 李忠權 王蕊;遼河沈采推出水平井有桿泵采油配套工藝[N];中國石油報;2009年
9 通訊員 鄭水平邋李曉玲;遼河曙光采油廠水平井雙管注汽技術效果顯著[N];中國石油報;2008年
10 記者 劉軍 通訊員 王愛香;遼河70136隊打出我國最長水平井段[N];中國石油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李克智;大牛地低滲氣田水平井排水采氣工藝技術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3年
2 袁鵬;杜84區(qū)塊超稠油水平井鉆采優(yōu)化設計及應用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3年
3 孫志宇;水平井多級脈沖氣體加載壓裂機理研究與應用[D];中國石油大學;2009年
4 王壽平;水平井滲流理論及其在油藏工程中的應用研究[D];西南石油學院;2002年
5 溫杰文;氣體鉆水平井關鍵技術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4年
6 李軍詩;壓裂水平井動態(tài)分析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5年
7 錢杰;水平井連續(xù)油管分段壓裂技術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9年
8 樊冬艷;基于離散裂縫模型分段壓裂水平井試井理論及解釋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3年
9 袁迎中;水平井滲流理論及產能評價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09年
10 宋根才;復雜井況水平井套管損壞機理及預防技術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林家昱;叢式水平井井眼軌道優(yōu)化設計[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2 唐雷;順9井區(qū)水平井分段壓裂技術研究[D];長江大學;2015年
3 姜美婷;紅河油田長水平段水平井鉆井工藝研究[D];長江大學;2015年
4 曲海洋;大慶外圍典型區(qū)塊分段壓裂水平井注水開發(fā)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滲流流體力學研究所);2015年
5 凌浩川;低滲/致密油藏分段壓裂水平井補充能量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滲流流體力學研究所);2014年
6 張潔;水平井與直井聯(lián)合開采產能分析理論[D];西南石油大學;2012年
7 張靜;遼河油田雷11區(qū)塊水平井優(yōu)化設計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8 王增奎;海坨子地區(qū)防塌防漏水平井鉆井液技術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9 陳小凱;遼河油田水平井化學堵水技術研究與應用[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10 李忠靈;遼河油田LG塊數(shù)值模擬與水平井優(yōu)化設計[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2573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257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