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哈達門溝金礦區(qū)構造控礦特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1-21 18:46
本文關鍵詞: 構造特征 控礦分析 韌性剪切帶 哈達門溝 內蒙古 出處:《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哈達門溝金礦區(qū)大地構造位置位于華北板塊(Ⅰ)華北克拉通北緣(Ⅱ)陰山隆起帶南緣(Ⅲ)。金礦床主要賦存于太古界烏拉山群變質巖中,主要礦石類型包括:含金石英脈型、含金石英-鉀長石脈型、含金鉀化蝕變巖型。哈達門溝金礦床的成因類型目前可歸結為兩種:變質熱液成因和巖漿熱液成因。從金的初始礦源層、圍巖蝕變及溫壓條件等多方面綜合分析后推斷哈達門溝金礦床為巖漿熱液成因的可能性比較大。統(tǒng)計前人觀點發(fā)現(xiàn)金礦床的主成礦期主要集中在海西期、印支期及燕山中晚期;谕凰啬挲g值及礦脈與圍巖的切割關系,本文認為哈達門溝金礦床存在多期成礦。研究區(qū)內構造變形復雜,主要面狀構造為片麻理;線狀構造為拉伸線理、石香腸構造等。褶皺構造可識別三期:第一期是由于層間相對剪切滑動而形成的塑性流變褶皺,如無根鉤狀褶皺、腸狀褶皺和柔流褶皺;第二期以片麻理為標志層,由水平擠壓作用形成的縱彎褶皺;第三期是以第二期褶皺為先期褶皺的疊加褶皺。哈達門溝金礦床的形成受構造控制明顯,臨河-集寧斷裂及呼和浩特-包頭斷裂控制著整個礦床的形成規(guī)模,金礦脈主要就位于兩條區(qū)域性主干斷裂派生的具有韌、脆性疊加性質的次級斷層中;韌性剪切帶限制著金礦脈的分布,表現(xiàn)為礦脈在南北向上近似等距。
[Abstract]:The tectonic location of the Hadamenggou gold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Yinshan uplift belt in the North China plate (鈪,
本文編號:14522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452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