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吸附性二氧化錫電極制備及電催化性能表征

發(fā)布時間:2017-06-11 11:01

  本文關鍵詞:吸附性二氧化錫電極制備及電催化性能表征,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電化學氧化法具備處理效率高、設備簡單、易操作、反應速率快、不投加催化劑、環(huán)境友好等特點,是處理難降解廢水極具前景的技術。陽極特性是影響電化學氧化效率的關鍵。本文從電極微觀結構入手,制備出一種電催化性能高的新型陽極。通過模板劑輔助電沉積,以F127為模板制備吸附性摻銻二氧化錫(TiO2-NTs/m-SnO2-Sb)電極。制備條件確定為F127:Sn (Sb)摩爾比為0.0055:1,沉積電流密度2 mAcm-2,焙燒溫度450℃。利用SEM、EDS、XRD和BET測試技術對電極形貌、組成和結構表征,并與電沉積法制備的TiO2-NTs/SnO2-Sb電極和刷涂法制備的Ti/SnO2-Sb電極比較。結果顯示TiO2-NTs/m-SnO2-Sb電極Sn02粒子尺寸更小,SnO2涂層較好的覆蓋了基體;保留介孔結構,比表面積為87.9m2g-1,最可幾孔徑為3.8 nm。LSV和CV曲線表明,TiO2-NTs/m-SnO2-Sb電極具備更高的析氧電位和電化學比表面積。用TiO2-NTs/m-SnO2-Sb電極電催化氧化水中苯甲酸,反應符合準一級動力學,苯甲酸去除率達到90.3%,其反應速率常數分別是Ti/SnO2-Sb, TiO2-NTs/SnO2-Sb電極的2.5和1.5倍,且電極能耗更少。考察了TiO2-NTs/m-SnO2-Sb電極電催化氧化苯甲酸的影響因素,確定了處理20 mg-L-1苯甲酸的最優(yōu)條件為無水硫酸鈉7 g·L-1、電流密度20mA-cm-2,溶液初始pH 5。研究了苯甲酸降解過程,電催化氧化對苯甲酸及其中間產物都有降解效果�?梢酝茰y苯甲酸先被氧化成羥基苯甲酸和苯酚,苯環(huán)開環(huán)后進一步降解,最終生成小分子有機酸或完全礦化。測試了電極在1V電壓下的電吸附平衡量,其中TiO2-NTs/m-SnO2-Sb電極為45.1μg·cm-2。但電吸附對污染物去除的貢獻有限,苯甲酸去除主要通過電催化氧化過程。
【關鍵詞】:二氧化錫電極 苯甲酸 電催化氧化 電吸附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O643.36;X703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緒論11-21
  • 1.1 研究背景11-13
  • 1.1.1 水污染問題11
  • 1.1.2 難降解有機物的分類和危害11-12
  • 1.1.3 難降解廢水處理技術12-13
  • 1.2 電化學氧化技術概述13-17
  • 1.2.1 有機物的電化學氧化機理13-15
  • 1.2.2 電極材料的開發(fā)研究15-16
  • 1.2.3 鈦基金屬氧化物電極16-17
  • 1.3 介孔材料概述17-18
  • 1.3.1 介孔材料的特征17-18
  • 1.3.2 介孔二氧化錫的研究進展18
  • 1.4 電吸附技術概述18-19
  • 1.5 論文研究思路與主要內容19-21
  • 1.5.1 課題的研究思路19-20
  • 1.5.2 課題的主要研究內容20-21
  • 2 電極制備條件的優(yōu)化研究21-34
  • 2.1 引言21
  • 2.2 實驗儀器和試劑21-22
  • 2.2.1 實驗儀器21-22
  • 2.2.2 實驗材料及試劑22
  • 2.3 電極的制備方法22-23
  • 2.3.1 TiO_2納米管的制備22
  • 2.3.2 摻銻二氧化錫活性層的制備22-23
  • 2.4 電極的表征方法23-24
  • 2.4.1 電極的表面形貌23
  • 2.4.2 電極的晶體結構23
  • 2.4.3 電極的比表面積23-24
  • 2.4.4 電極的電化學性能24
  • 2.5 制備條件對電極性能的影響24-33
  • 2.5.1 模板劑用量的影響24-26
  • 2.5.2 電流密度的影響26-28
  • 2.5.3 焙燒溫度的影響28-33
  • 2.6 本章小結33-34
  • 3 電極性能的表征34-43
  • 3.1 引言34
  • 3.2 實驗儀器和試劑34-35
  • 3.2.1 實驗儀器34-35
  • 3.2.2 實驗材料及試劑35
  • 3.3 電極的制備方法35-36
  • 3.3.1 刷涂熱氧化法制備Ti/SnO_2-Sb電極35
  • 3.3.2 電沉積制備TiO_2-NTs/SnO_2-Sb電極35-36
  • 3.3.3 模板輔助電沉積制備TiO_2-NTs/SnO_2-Sb電極36
  • 3.4 電極的表征和分析方法36-37
  • 3.4.1 電極形貌和晶體結構表征36
  • 3.4.2 電極電化學性能測試36-37
  • 3.5 電極性能研究37-42
  • 3.5.1 電極形貌分析37
  • 3.5.2 元素定量分析37-38
  • 3.5.3 晶體結構分析38-39
  • 3.5.4 線性極化曲線39-41
  • 3.5.5 循環(huán)伏安曲線41-42
  • 3.6 本章小結42-43
  • 4 電化學氧化法降解水中苯甲酸43-54
  • 4.1 苯甲酸簡介43
  • 4.2 實驗儀器和試劑43-45
  • 4.2.1 實驗儀器43-44
  • 4.2.2 實驗材料和試劑44
  • 4.2.3 實驗方法44-45
  • 4.2.4 分析方法45
  • 4.3 電化學氧化法的反應動力學分析45-47
  • 4.3.1 不同方法制備電極的電催化性能45-46
  • 4.3.2 反應能耗46-47
  • 4.4 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47-51
  • 4.4.1 初始濃度47
  • 4.4.2 電流密度47-48
  • 4.4.3 電解質濃度48-49
  • 4.4.4 溶液酸堿性49-51
  • 4.5 苯甲酸在電極上的降解過程51-52
  • 4.6 電吸附動力學52-53
  • 4.7 本章小結53-54
  • 5 結論54-56
  • 5.1 結論54-55
  • 5.2 建議55-56
  • 致謝56-57
  • 參考文獻57-64
  • 附錄6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正民;;生產二氧化錫的新方法[J];云南化工技術;1983年01期

2 劉立堯;二氧化錫中鉛、銅、鉍的導數極譜測定[J];冶金分析;1987年03期

3 楊林宏,張建成,沈悅;分散劑對納米相二氧化錫制備的影響[J];上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3期

4 姚程;盛嘉偉;張儉;;葉臘石基銻摻雜二氧化錫復合導電粉體的制備及電性能[J];高�;瘜W工程學報;2013年01期

5 ;用二氧化錫作發(fā)熱體生產中堿玻璃纖維[J];玻璃纖維;1973年01期

6 李國盛;;用國產二氧化錫配制乳白釉[J];陶瓷;1986年01期

7 楊國棟;;錫精礦化學法制取二氧化錫及氧化亞錫的技術實踐[J];云南冶金;1987年06期

8 陶東平;;氣體還原二氧化錫的非等溫過程動力學[J];化工冶金;1988年04期

9 趙蘭英,程虎,李翎;三元絡合光度法測定空氣中二氧化錫[J];職業(yè)醫(yī)學;1989年05期

10 戴元寧;難選錫中礦液相氧化法制取二氧化錫[J];有色金屬(冶煉部分);199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蔣海燕;戴洪興;何洪;;蠕蟲狀介孔二氧化錫的合成及表征[A];第六屆全國環(huán)境催化與環(huán)境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農永萍;;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二氧化錫中鉛、銅的研究[A];中國有色金屬學會重有色金屬冶金學術委員會第八屆全國錫銻冶煉及加工生產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3 汪慶衛(wèi);寧偉;蔣守宏;沈玉君;;二氧化錫電極的研究及其發(fā)展[A];第五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Ⅲ[C];2004年

4 汪慶衛(wèi);寧偉;蔣守宏;沈玉君;;二氧化錫電極的研究及其發(fā)展[A];全國玻璃窯爐技術研討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5 趙娜;李大光;趙豐華;傅維勤;;二氧化錫納/微米結構材料的制備與表征[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年會納米化學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6 劉暢;匡勤;謝兆雄;鄭蘭蓀;;不同貴金屬負載的二氧化錫納米八面體的氣敏性質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4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7 陳帥;齊利民;;二氧化錫納米棒陣列的可控合成及其高倍率鋰電性能[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4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8 陳帥;齊利民;;二氧化錫介晶納米棒陣列及其復合結構的可控合成與鋰電性能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十四屆膠體與界面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第1分會:表面界面與納米結構材料[C];2013年

9 宗福建;李立君;崔曉東;馬洪磊;馬瑾;張錫健;計峰;肖洪地;;二氧化錫納米線的生長機理研究[A];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7)[C];2007年

10 李蕾;曲風玉;;分子篩模板法合成二氧化錫介孔材料及其氣敏性能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8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劉剛;二氧化錫納米材料的制備及其氣敏性能研究[D];上海大學;2015年

2 汪慶衛(wèi);稀土摻雜二氧化錫陶瓷電極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東華大學;2012年

3 王磊;二氧化錫納米材料的制備與擴展[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4 管越;二氧化錫納米材料的制備及其氣敏特性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5 夏鑫;二氧化錫納米纖維結構構建及其性能的研究[D];江南大學;2013年

6 江名喜;配合—水熱氧化法合成銻摻雜二氧化錫納米粉末及其吸波性能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7 甘露;納米二氧化錫氣敏薄膜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8 方麗梅;金屬離子改性的二氧化錫納米材料的制備及特性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9 秦蘇梅;SnO_2基材料的合成及性質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穎;氧化銻錫(ATO)的制備及其性能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2 王琪琳;二氧化錫半導體陶瓷的摻雜改性研究[D];江蘇大學;2016年

3 李慧慧;修飾貴金屬對二氧化錫半導體材料氣體敏感性質研究分析[D];吉林大學;2016年

4 周惠敏;結構型二氧化錫基納米纖維的制備及其儲鋰性能研究[D];新疆大學;2016年

5 李舵;二氧化錫微孔管式陶瓷膜電極的制備及對吡啶降解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6年

6 于麗榮;吸附性二氧化錫電極制備及電催化性能表征[D];南京理工大學;2016年

7 汪慶衛(wèi);二氧化錫電極的研究及其強韌化[D];東華大學;2005年

8 羅理達;低電阻、高致密二氧化錫陶瓷的制備與科學研究[D];東華大學;2008年

9 劉潔;摻雜多種氧化物的二氧化錫電極的制備與其性能的研究[D];東華大學;2009年

10 汪文峰;二氧化錫—碳基復合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D];上海大學;2015年


  本文關鍵詞:吸附性二氧化錫電極制備及電催化性能表征,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4140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44140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12d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