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波拉杰倫理思想及其歷史地位
本文關鍵詞:塔波拉杰倫理思想及其歷史地位
更多相關文章: 藏族倫理 塔波拉杰 少數(shù)民族道德文化 佛教倫理 藏傳佛教
【摘要】:塔波拉杰是藏族歷史上最重要的宗教思想家之一,他的宗教倫理思想由心性論、信仰論、人生論、戒律觀、利樂觀及境界論等作為基本內容,以重理論創(chuàng)新、重倫理實踐、重德性塑造為特色,構建起了龐大的道德理論體系。由于其倫理思想重視人的價值和現(xiàn)世作用,重視人的德性塑造和道德實踐,推動了佛教倫理的世俗化轉向,對藏族傳統(tǒng)社會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是藏族倫理思想寶庫中的瑰寶。
【作者單位】: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編輯部;西南民族大學政治學院;
【關鍵詞】: 藏族倫理 塔波拉杰 少數(shù)民族道德文化 佛教倫理 藏傳佛教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藏族傳統(tǒng)社會道德生活研究”(14XZX021) 西南民族大學校級科研項目“藏傳佛教噶舉派倫理思想及其對藏族傳統(tǒng)社會的影響作用研究”(2014SYB08)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B948
【正文快照】: 塔波拉杰(1079-1153年),藏傳佛教塔波噶舉派1的創(chuàng)始人,因其在岡波寺作住持30年左右,又被稱為岡波巴。塔波拉杰的佛教理論博大精深,其內含的倫理思想也非常豐富。然而直到今天,學界對塔波拉杰倫理思想卻鮮有討論,實在與這位藏傳佛教大德的歷史地位極不匹配,也不利于藏族傳統(tǒng)社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陸洋;吐蕃《禮儀問答寫卷》中的藏族傳統(tǒng)倫理思想[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2 陸洋;;對藏傳佛教倫理思想的認識與思考[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3 克珠群佩;藏傳佛教道次第概述[J];中國藏學;2005年02期
4 陸洋;;藏漢傳統(tǒng)倫理思想比較——從《禮儀問答寫卷》和《論語》談起[J];中國藏學;2008年01期
5 華銳·東智;;藏族的“魯”文化探析[J];中國藏學;2009年04期
6 胡啟銀;;明永樂時期藏傳佛教在漢地的傳播和影響[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7 畢瑞;;藏傳佛教藝術之意象初探[J];佛教文化;2008年01期
8 顏亮;;藏傳佛教薩迦派佛學思想中“離言”說[J];傳承;2011年17期
9 李星星;;藏彝走廊本波文化帶概論[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10 王小甫;;客觀反映我國西域研究現(xiàn)狀——評《西域考察與研究》[J];北大史學;1997年0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淡樂蓉;;藏族“賠命價”習慣法與藏傳佛教之關系及其流變[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法與宗教的歷史變遷[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刀吉仁青;藏傳佛教文獻中的佛性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2 淡樂蓉;藏族“賠命價”習慣法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3 卓嘎;藏族天文歷算傳承模式及其變遷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孫娟;從世俗到神圣[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何杰峰;藏傳佛教判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6 黃杰華;漢藏寶,
本文編號:5534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553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