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繼愈——中國馬克思主義宗教學的開創(chuàng)者和奠基人
本文關鍵詞:任繼愈——中國馬克思主義宗教學的開創(chuàng)者和奠基人,,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從《漢唐佛教思想論集》的出版到"不僅要脫貧,而且要脫愚"主張的提出,任繼愈先生在宗教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為中國的宗教學研究開辟了新的、馬克思主義的方向,奠定了堅實而豐厚的學術基礎。而且,由他主編或指導的宗教學著作,都已經(jīng)成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宗教學的基礎性著作,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宗教學作出了重要貢獻。
【作者單位】: 上海師范大學哲學學院;
【關鍵詞】: 任繼愈 馬克思主義宗教學 學術貢獻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當代中國哲學史”(11&ZD0085)
【分類號】:B929
【正文快照】: 50年前,毛澤東同志在《加強宗教問題的研究》中提到:“例如任繼愈發(fā)表的幾篇談佛學的文章,已如鳳毛麟角!痹谶@篇批示發(fā)表50周年之際,本文愿借此機會,講一講任繼愈先生研究宗教問題的思想歷程。任繼愈先生研究宗教,起因于他要弄清中國哲學中的宗教哲學問題。而他之所以要選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杜繼文;;關于我國宗教學的馬克思主義研究[J];國際儒學研究;2007年00期
2 任繼愈;為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宗教學而奮斗[J];哲學研究;1979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左鵬;;宗教向高校滲透的隱性形式:文化宣教[J];科學與無神論;2010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大師已逝 風范長存[J];四川黨的建設(城市版);2009年08期
2 林小酌;;任繼愈:淡泊,源于信念[J];名人傳記(上半月);2009年09期
3 于光;;任繼愈先生追思座談會在社科院宗教所舉行[J];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03期
4 呂季明;;記憶中的任繼愈[J];走向世界;2009年21期
5 于仙海;;任繼愈的生命承諾[J];世紀;2010年01期
6 蔣樹聲;;惟人惟學 惟人在先——深切緬懷季羨林、任繼愈兩位先生[J];群言;2009年08期
7 苗向東;;“三不主義”:成就一代大師任繼愈[J];當代小說(下半月);2009年07期
8 ;泰山其頹 哲人其萎——深切懷念任繼愈先生[J];世界宗教文化;2009年03期
9 ;深切悼念任繼愈先生[J];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03期
10 卓新平;;在《任繼愈宗教論集》出版座談會上的發(fā)言[J];科學與無神論;201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冉政;;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學者的流體力學研究工作概述[A];第二屆全國力學史與方法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張玉利;;創(chuàng)業(yè)研究的學術貢獻及其應用分析[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張玉敏;譙鳳英;趙紅;;金元四大家對咽喉科學的學術貢獻[A];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耳鼻咽喉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4 韓啟瑜;劉廷元;鄧翔;;從理性預期假說到新古典宏觀經(jīng)濟學——1995年度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獲得者盧卡斯的學術貢獻[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進展——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4卷)[C];1997年
5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機械傳動分會機構學專業(yè)委員會機構學學術貢獻獎、學術創(chuàng)新獎評獎章程[A];第十三屆全國機構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6 陳悅;朱曉宇;陳勁;;埃里克·馮·希普爾創(chuàng)新管理理論學術貢獻的計量分析[A];科學學理論與科學計量學探索——全國科學技術學暨科學學理論與學科建設2008年聯(lián)合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陳建國;;史學與編輯學——關于中國編輯史學問題的探討[A];“新學科與編輯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89年
8 韓強;;顏元李Xh思想研究綜述[A];河北史學會通訊(1987)[C];1987年
9 柴鐵劬;;《針灸大成》學術貢獻探析[A];楊繼洲《針灸大成》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5年
10 趙馥潔;;論全祖望的關學觀[A];浙東學術與中國實學——浙東學派與中國實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施芳;任繼愈:哲學的性格[N];人民日報;2005年
2 上海 孫琴安;毛澤東與任繼愈[N];社會科學報;2003年
3 本報記者 邢宇皓;任繼愈:天風海浪自悠悠[N];光明日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施芳;任繼愈:哲學性格淡泊人[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5年
5 付小悅;任繼愈:“我最關注教育話題”[N];光明日報;2008年
6 陳明 本報記者 高慧斌;不敢從心所欲[N];遼寧日報;2001年
7 記者楊雪梅;任繼愈:研究生培養(yǎng)機制亟須改革[N];人民日報;2003年
8 本報評論員;送別季羨林先生、任繼愈先生[N];中華讀書報;2009年
9 本報通訊員 李寧寧;個人成才離不開社會[N];光明日報;2001年
10 李申;置身中國學術深流的學者[N];中國文化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江增輝;西學東漸的成功典范[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2 鐘玉英;漢末魏晉南北朝道教與社會分層關系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3 張坤;漢晉道教財富倫理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4 李光輝;墨子和諧社會思想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5 李靜;古上清經(jīng)史若干問題的考辨[D];復旦大學;2009年
6 劉繼平;周來祥和諧自由論美學思想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7 陳穎;“對話”語境中的錢鐘書文學批評理論[D];遼寧大學;2009年
8 區(qū)永圻;戰(zhàn)國秦漢法家諸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9 李菁;南宋四洪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10 李明偉;媒介形態(tài)理論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全召軍;任繼愈的佛學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2 姜曉輝;論任繼愈的中國哲學史觀[D];黑龍江大學;2010年
3 趙寒春;李浩證據(jù)思想述評[D];蘇州大學;2009年
4 李R幾
本文編號:4837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483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