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野錄》與佛教
發(fā)布時間:2017-06-16 14:14
本文關鍵詞:《羅湖野錄》與佛教,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宋代筆記小說《羅湖野錄》,作為筆記體之佛門見聞錄,采錄了很多當時的碑刻等第一手材料,其中保留了北宋禪宗發(fā)展的重要史料。本文通過對《羅湖野錄》的成書情況和背景敘述以及對這部筆記小說文本的分析,揭示宋代佛教的影響。 本文重點研究筆記小說《羅湖野錄》及佛教的相互影響。第一章考察《羅湖野錄》作者的生平狀況,并結(jié)合筆記小說形成和發(fā)展的情況,探究其成書和相關背景。第二章重點解讀《羅湖野錄》的文本,在其記事、偈頌歌詩和禪宗語言的特色進行深入細致的梳理和研究。第三章考察《羅湖野錄》這部筆記小說中所反映的宋代僧人儒學化和這部筆記小說在佛教典籍中重要的起承作用。 本文將筆記小說《羅湖野錄》置于廣闊的宋代佛教文化背景下,采取文獻考證和邏輯分析相結(jié)合的方法,研究《羅湖野錄》的作者生平狀況和其成書及背景、筆記小說的語言學和文學特性及其歷史影響三方面,盡可能就《羅湖野錄》這部筆記小說進行具體和綜合呈現(xiàn)。
【關鍵詞】:《羅湖野錄》 筆記小說 宋代佛教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B948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前言7-8
- 緒論8-10
- 第一章 釋曉瑩與宋代筆記小說《羅湖野錄》10-19
- 第一節(jié) 釋曉瑩的生平狀況的論述10-12
- 第二節(jié) 筆記小說的形成和內(nèi)涵12-15
- 第三節(jié) 《羅湖野錄》的成書及背景15-19
- 第二章 《羅湖野錄》的文學性19-42
- 第一節(jié) 《羅湖野錄》的記事藝術20-26
- 第二節(jié) 《羅湖野錄》文本的語言學特色26-33
- 第三節(jié) 《羅湖野錄》的偈頌歌詩33-42
- 第三章 《羅湖野錄》的歷史影響42-53
- 第一節(jié) 《羅湖野錄》中僧人的儒學化42-49
- 第二節(jié) 佛教宗教史對筆記小說《羅湖野錄》的傳承49-53
- 結(jié)語53-54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作品情況54-55
- 參考文獻55-58
- 后記5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石世明,蔣德陽;語言的困境和美學的使命——莊、禪語言觀的現(xiàn)代觀照[J];渝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2 韓毅;《佛祖統(tǒng)紀》與中國宋代僧人的史學思想[J];河北學刊;2003年05期
3 楊曾文;道原及其《景德傳燈錄》[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4 寧欣,史明文;筆記小說的演變與唐宋社會研究[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5 李清凌;宋夏金時期佛教的走勢[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6 劉浦江;宋代宗教的世俗化與平民化[J];中國史研究;2003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馮國棟;《景德傳燈錄》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2 黃俊銓;禪宗典籍《五燈會元》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羅湖野錄》與佛教,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556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455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