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宗教論文 >

藏傳佛教判教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12 04:09

  本文關鍵詞:藏傳佛教判教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判教就是面對佛教內(nèi)部不同思想、學派、以及大量經(jīng)典的出現(xiàn),而將其從內(nèi)容、形式、形成時間、所說義理深淺等方面所作的一個價值評價與會通。一般認為,它是中國佛教的最大特征之一。作為中國佛教重要組成部分的藏傳佛教判教理論,它直接繼承了印度佛教的相關判教論說,并在此基礎上作了創(chuàng)新性的組合構(gòu)建,由此形成了具有藏傳佛教地方特色的判教理論體系,是藏傳佛教教理思想的重要內(nèi)容,在藏傳佛教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論文圍繞著藏傳佛教判教的內(nèi)涵范疇為主要論述對象,對藏傳佛教判教進行闡釋。論文認為藏傳佛教的判教主要包括對印度佛教中宗義判教、經(jīng)典判教、密宗判教及根器判教四種判教形式的繼承和重構(gòu),印度佛教中這方面的相關論述是藏傳佛教判教思想的淵源。以此為依據(jù),本文從判教主體(即判教者的角度)出發(fā),將藏傳佛教中的判教分為個體判教和教派判教兩種類型,分別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判教個案進行闡釋論說,在注重藏傳佛教判教內(nèi)部思想邏輯及其發(fā)展前提下,對藏傳佛教中兩種類型的判教面貌進行論述闡釋,并對這兩種判教類型的特點進行歸納總結(jié)。同時,為明確藏傳佛教判教的地方化特征,本文在中國佛教的視野下,以思想史的范疇,對漢藏佛教判教以綱要式的形式進行了分析比較。 基于以上理解,論文分為六部分進行論述。第一章緒論,主要對選題意義和目前的研究狀況以及文章思路、寫作框架進行論述;第二章藏傳佛教判教思想的淵源,該章主要對藏傳佛教判教有直接影響的印度佛教經(jīng)論中的判教表述進行闡釋論說;第三章藏傳佛教的個體判教,這一章對藏傳佛教中的個體判教類型展開闡述,選取譯師智軍(現(xiàn)存資料中藏傳佛教中第一個表達判教思想的譯師)、譯師吉祥積(現(xiàn)存資料中藏傳佛教中第一個對密宗思想進行判教的譯師)、贊普赤松德贊(現(xiàn)存資料中第一個通過行政干預來指導佛教思想的贊普)和論師法成(現(xiàn)存資料中第一個對漢藏兩地判教理論進行融合的譯師)四人的判教思想為論述對象,來展現(xiàn)這一類型判教的面貌,并對這一類型判教的特征作以分析;第四章藏傳佛教的教派判教,這一章對藏傳佛教中的教派判教類型展開論述,選取藏傳佛教寧瑪派(以密宗為主導的判教)、覺囊派(顯密并重的判教)和格魯派(以顯宗為主導的判教)的判教思想展開論述,來展現(xiàn)藏傳佛教的教派判教面貌,并對這一類型的判教特征作以分析;第五章余論,該章將藏傳佛教判教置于中國佛教的背景下進行審視,以思想史的范疇對漢藏佛教判教從背景、內(nèi)容和影響三方面進行綱要式的比較,最后結(jié)語對整篇論文作一總結(jié)。
【關鍵詞】:藏傳佛教 判教 教理
【學位授予單位】:中央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B948
【目錄】:
  • 摘要2-4
  • ABSTRACT4-10
  • 第一章 導論10-17
  • 第一節(jié) 研究意義10-12
  • 第二節(jié) 研究現(xiàn)狀綜述12-14
  •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14
  • 第四節(jié) 論文基本思路及寫作框架14-17
  • 第二章 藏傳佛教判教的理論淵源17-25
  • 第一節(jié) 宗義判教19-21
  • 第二節(jié) 經(jīng)典判教21-22
  • 第三節(jié) 密宗判教22-23
  • 第四節(jié) 根器判教23-25
  • 第三章 藏傳佛教的個體判教25-42
  • 第一節(jié) 智軍譯師的判教26-31
  • 一、智軍譯師判教的內(nèi)容26-30
  • 二、對智軍譯師判教的評價30-31
  • 第二節(jié) 吉祥積譯師的判教31-33
  • 一、吉祥積譯師判教的內(nèi)容31-32
  • 二、對吉祥積譯師判教的評價32-33
  • 第三節(jié) 贊普赤松德贊的判教33-35
  • 一、贊普赤松德贊行政判教的內(nèi)容34-35
  • 二、對贊普赤松德贊行政判教的評價35
  • 第四節(jié) 法成論師的判教35-40
  • 一、法成論師判教的內(nèi)容35-39
  • 二、對法成論師判教的評價39-40
  • 第五節(jié) 藏傳佛教個體判教的特點分析40-41
  • 小結(jié)41-42
  • 第四章 藏傳佛教的教派判教42-119
  • 第一節(jié) 寧瑪派的判教43-67
  • 一、寧瑪派判教思想發(fā)展概況43-47
  • 二、寧瑪派的判教標準——"大圓滿"見47-54
  • (一) 在顯宗層面對"大圓滿"見的理解47-53
  • (二) 在密宗層面對"大圓滿"見的理解53-54
  • 三、寧瑪派的判教內(nèi)容54-66
  • (一) 寧瑪派的"九乘判教"55-65
  • (二) 寧瑪派對眾生根器的判教65-66
  • 四、對寧瑪派判教的評價66-67
  • 第二節(jié) 覺囊派的判教67-91
  • 一、覺囊派判教思想發(fā)展概況68-71
  • 二、覺囊派的判教標準——"他空"見71-80
  • (一) 顯宗"他空"見72-79
  • (二) 密宗"他空"見79-80
  • 三、覺囊派的判教內(nèi)容80-88
  • (一) 覺囊派對經(jīng)典的判教80-82
  • (二) 覺囊派對宗義的判教82-86
  • (三) 覺囊派對密宗的判教86-88
  • 四、對覺褒派判教的評價88-91
  • 第三節(jié) 格魯派的判教91-116
  • 一、格魯派判教思想發(fā)展概況91-95
  • 二、格魯派的判教標準——"緣起性空"95-103
  • (一) "應成中觀"96-98
  • (二) "緣起自性空"98-103
  • 三、格魯派的判教內(nèi)容103-114
  • (一) 格魯派對經(jīng)典的判教103-107
  • (二) 格魯派對宗義的判教107-111
  • (三) 格魯派對密宗的判教111-113
  • (四) 格魯派對眾生根器的判教113-114
  • 四、對格魯派判教的評價114-116
  • 第四節(jié) 藏傳佛教教派判教的特點分析116-118
  • 小結(jié)118-119
  • 第五章 余論119-133
  • 第一節(jié) 藏漢兩地佛教未形成教派時的判教比較119-125
  • 一、兩地佛教未形成教派時的判教背景比較120-122
  • 二、兩地佛教未形成教派時的判教內(nèi)容比較122-124
  • 三、兩地佛教未形成教派時的判教影響比較124-125
  • 第二節(jié) 藏漢兩地佛教的教派判教比較125-132
  • 一、兩地佛教教派的判教背景比較126-127
  • 二、兩地佛教教派的判教內(nèi)容比較127-129
  • 三、兩地佛教教派的判教影響比較129-132
  • 小結(jié)132-133
  • 結(jié)語133-135
  • 參考文獻135-144
  • 附錄144-159
  • 后記159-160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160-16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索南才讓;;試論多布巴的《了義山法海論》[J];中國藏學;1992年02期

2 許得存;隆慶饒絳巴及其對大圓滿法的評判[J];中國藏學;1998年03期

3 班班多杰;漢地佛教與藏傳佛教之比較論綱——兩地佛教形成宗派后的比較[J];佛學研究;2003年00期

4 羅勁松;;《中觀莊嚴論》評介[J];法音;2006年08期

5 歐東明;印度中觀思想與藏傳佛教的判教觀[J];南亞研究季刊;2001年02期

6 謝佐;佛教在西藏的“前宏期”和“后宏期”[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1986年03期

7 翟存明;簡論覺囊派的佛教思想[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8 翟存明;明空雙運 頓悟一心——寧瑪派佛教思想初探[J];青海社會科學;2002年06期

9 祁永壽;漢藏佛教異同論[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01期

10 章嘉·若貝多杰;牛宏;;《章嘉宗義·毗婆沙宗》譯注[J];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蘭天;中國佛教早期判教理論述評[D];西北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麗;藏傳佛教寧瑪派的教義思想[D];西藏民族學院;2008年


  本文關鍵詞:藏傳佛教判教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5873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5873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d82a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