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宗教論文 >

四川大學道教研究中心_《四川大學》2005年博士論文

發(fā)布時間:2016-10-20 20:30

  本文關(guān)鍵詞:道教筆記小說宗教思想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四川大學》 2005年

道教筆記小說宗教思想研究

黃勇  

【摘要】:中國古代筆記小說是研究古代文化的資料寶藏。但是,在已往的道教研究中,這些資料沒有得到應(yīng)有的重視和充分的開發(fā)。近年來,道教筆記小說研究雖然取得了較大進展,但是仍然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這主要表現(xiàn)為:道教筆記小說研究成果相對較少,目前僅有的研究成果中,絕大多數(shù)仍然是用傳統(tǒng)的志怪小說研究體例套道教筆記小說研究,未能凸現(xiàn)道教筆記小說獨特的宗教底蘊。有鑒于此,本文決意摒棄文學本位的道教小說研究方法,構(gòu)擬宗教本位的研究方法來研究道教筆記小說,把道教筆記小說作為研究道教思想的材料基礎(chǔ),以期通過這些材料,對道教作一次新觀察,展示道教在古代文化中的生存樣貌。全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是本文的導言。這一章主要分析材料與學術(shù)研究的關(guān)系問題,以及在研究工作中使用不同材料的利弊得失,并探討了小說材料對道教研究的重要性,進而提出“因文見道”的研究主張。此外,本章還簡略回顧、評述了國內(nèi)外道教小說研究狀況,申述了本文的研究志向。 第二章是本文的概論部分。這一章首先用發(fā)展的眼光重新厘定了筆記小說范疇,論證了道教筆記小說概念得以成立的合理性,并正式確定了道教筆記小說概念,認為小說中反映的宗教情感、宗教思想以及宗教活動是道教筆記小說區(qū)別于其他小說的根本標志,道教活動和道教的宗教情感在小說中的展開都必須圍繞某種核心的道教理念,只有確立這種核心的道教理念并圍繞這一理念創(chuàng)作的小說才能稱得上道教筆記小說。其次,本章還確定了道教筆記小說的研究范圍,訂立了四條鑒別道教筆記小說的標準,明確了本文的研

【關(guān)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I207.419;B958
【目錄】:

  • 第一章 導言12-26
  • 第二章 道教筆記小說概述26-41
  • 第一節(jié) 道教筆記小說概念的確定26-33
  • 一、本文在何種意義上使用筆記小說概念26-30
  • 二、道教筆記小說概念的確定30-33
  • 第二節(jié) 道教筆記小說的研究范圍33-35
  • 第三節(jié) 道教筆記小說的分類35-38
  • 第四節(jié) 道教筆記小說與道教的關(guān)系38-41
  • 第三章 濟世體道教筆記小說41-70
  • 第一節(jié) 救世思想:濟世小說的思想原型41-45
  • 第二節(jié) 濟世小說的主題類別45-66
  • 一、神仙對自然災害的拯救45-52
  • 二、神仙對社會災難的拯救52-57
  • 三、降妖除魔:神仙對邪魔的鎮(zhèn)壓57-62
  • 四、度人成仙:神仙對個人的救度62-66
  • 第三節(jié) 濟世小說的宗教意蘊與文學特征66-70
  • 第四章 修道體道教筆記小說70-102
  • 第一節(jié) 修道思想:修道小說的思想原型70-77
  • 第二節(jié) 修道小說的主題類別77-97
  • 一、修道成仙的修煉方術(shù)78-85
  • 二、修道成仙的倫理要求85-91
  • 三、修道成仙的宗教考驗91-97
  • 第三節(jié) 修道小說的雙重取向及其美學特征97-102
  • 第五章 游仙體道教筆記小說102-140
  • 第一節(jié) 仙境思想:游仙小說的思想原型102-110
  • 第二節(jié) 游仙小說的主題類別110-134
  • 一、誤入仙境:從游仙傳說到道教游仙小說的仙凡會通111-123
  • 二、由神仙引導進入仙境的仙境之游123-129
  • 三、修道者求仙訪道進入仙境的仙境之游129-134
  • 第三節(jié) “游”的宗教化與游仙小說的審美追求134-140
  • 第六章 謫仙體道教筆記小說140-160
  • 第一節(jié) 謫世思想:謫仙小說的思想原型140-145
  • 第二節(jié) 謫仙小說的主題類別145-156
  • 一、謫世贖罪:神仙世界的罪罰與救贖145-149
  • 二、謫世情緣:仙凡愛情及其世俗化轉(zhuǎn)向149-156
  • 第三節(jié) 謫仙小說的宗教旨趣與文學價值156-160
  • 第七章 輔教體道教筆記小說160-187
  • 第一節(jié) 崇道思想:輔教小說的思想原型160-166
  • 第二節(jié) 輔教小說的主題類別166-183
  • 一、弘道崇教:道教宗教意識的自覺及其對世俗權(quán)威的抗爭166-171
  • 二、自神其教:宣示靈驗以震聳世聞171-174
  • 三、排巫自潔:輔教小說對民間巫鬼信仰的批判174-177
  • 四、辟佛護教:輔教小說中的佛道關(guān)系177-183
  • 第三節(jié) 輔教小說的宗教功能與文學價值183-187
  • 結(jié)論187-192
  • 余論192-198
  • 參考書目198-205
  • 聲明205-206
  • 后記206-208
  • 科研成果簡介208
  •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曉蔓;;清代筆記小說中所見廣東道教[J];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2 楊宇;日本道教研究的里程碑─—日文版《道教百科辭典》簡介[J];宗教學研究;1995年03期

    3 鄭天星;德國漢學中的道教研究(一)[J];中國道教;1999年03期

    4 呂鵬志;走進西方道教研究的殿堂——石秀娜《西方道教研究編年史(1950-1990)》評介[J];宗教學研究;2001年03期

    5 尹志華;新世紀道教研究展望[J];宗教學研究;2001年04期

    6 鄭天星;德國漢學中的道教研究(二)[J];中國道教;1999年04期

    7 胡孚琛;中國社科院哲學所舉行王明先生道教研究學術(shù)成就座談會[J];哲學動態(tài);1991年12期

    8 韓松濤;;華實并茂 文意粲然——《從道家到道教》書評[J];世界宗教文化;2005年04期

    9 陳耀庭;;國際道教研究會議介紹[J];中國道教;1981年02期

    10 福井文雅;蔡毅;;道教研究在日本[J];文史知識;1996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耀庭;;法國的道教研究一瞥[A];時代與思潮(4)——文化傳統(tǒng)尋繹[C];1990年

    2 柯卓英;;唐代筆記小說編撰者略論[A];唐史論叢(第十輯)[C];2008年

    3 鍾國發(fā);;道教神靈譜系簡論[A];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第一輯)[C];2005年

    4 張振國;;許秋坨《聞見異辭》與湯用中《翼駉稗編》考[A];水滸爭鳴(第十輯)[C];2008年

    5 陳鈞;;蘇颋其人及其詩文[A];唐代文學研究(第四輯)[C];1993年

    6 劉艷秋;寧欣;;筆記小說中的唐宋都市生活服務(wù)業(yè)[A];唐史論叢(第八輯)[C];2006年

    7 孫遜;葛永海;;中國古代小說中的“雙城”意象及其文化蘊涵[A];“都市文化學科建設(shè)論壇暨都市文化原理編寫”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胡孚琛;;道教內(nèi)丹學的西傳和科學解釋[A];“中國名辯學與方法論研討會、道家與西方研討會、馮友蘭哲學思想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精選[C];1998年

    9 ;宗教研究所2002年科研成果[A];宗教與民族(第貳輯)[C];2003年

    10 林麗月;;大雅將還:從“蘇樣”服飾看晚明的消費文化[A];明史研究論叢(第六輯)[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尹曉華;[N];四川日報;2000年

    2 陳平原;[N];文藝報;2007年

    3 黃毓璜;[N];文藝報;2006年

    4 郭立新;[N];中國文物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陳靜;[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6 記者 劉晶;[N];延安日報;2010年

    7 皮慶生;[N];中華讀書報;2001年

    8 呂仁義;[N];中國建設(shè)報;2006年

    9 ;[N];光明日報;2008年

    10 葛兆光;[N];文匯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勇;道教筆記小說宗教思想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2 黃建寧;筆記小說俗諺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3 劉正平;宗教文化與唐五代筆記小說[D];復旦大學;2005年

    4 蔡靜波;唐五代筆記小說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5 韓梅;唐宋詞與唐宋文人日常生活[D];浙江大學;2007年

    6 曲琨;范攄《云溪友議》考論[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7 李文倩;李定夷及其文學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8 曲金燕;清代文言小說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9 鄭麗虹;明代中晚期“蘇式”工藝美術(shù)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10 錢錫生;唐宋詞傳播方式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鄒瑜;《新唐書》增補傳記之史料來源考略[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2 黨斌;中古時期佛教平等觀念的傳播[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3 邵育欣;宋代筆記小說中的婦女形象[D];河北大學;2005年

    4 朱傲蕾;唐代筆記小說中的親屬稱謂語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6年

    5 馮月娟;明末清初筆記小說中的妒妻悍婦[D];廈門大學;2007年

    6 邱立玲;《唐摭言》史料價值探微[D];吉林大學;2005年

    7 尹悅?cè)?清代筆記小說中的藝術(shù)正義[D];上海戲劇學院;2011年

    8 王程樂;唐代方鎮(zhèn)使府僚佐與筆記小說[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9 張兵;論魏晉筆記小說中的審美文化[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楊清虎;宋代筆記小說中的魅信仰[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關(guān)鍵詞:道教筆記小說宗教思想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4748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14748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a404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