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后期政治變局下心學、理學的消長
本文關鍵詞:明后期政治變局下心學、理學的消長
【摘要】:陽明學在明代后期得到了當時朝廷重臣徐階、李春芳等人的推動,使得本在江南地區(qū)廣泛傳播的思潮開始在理學盛行的北京傳播,這種傳布盡管在某種程度上修正了已經固化的程朱理學,卻對當時的社會政治、思想文化秩序構成一定的沖擊。為此,稍后上臺的內閣首輔高拱、張居正及以往做過中央官員的一些東林黨人對心學展開打壓,并極力宣揚程朱理學,最終心學處于被壓制的狀態(tài),進而促進了學術的內在轉向。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
【關鍵詞】: 明代后期 陽明心學 程朱理學 學術思想
【分類號】:K248
【正文快照】: 唐宋之際,道學開始興起。道學中理學、心學兩大流派對后世影響甚大,理學的代表為程朱之學,心學的代表為陸王之學。明代建立之后,程朱理學被立為官方之學,到了明代中后期理學在思想上開始趨于保守、固化,難以適應當時社會文化的變遷。陽明心學得以興起,進而向北方傳播,并得到了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靳風林;試論程朱理學興衰的機制[J];中國哲學史;1995年03期
2 薛富興;心與理──程朱理學悲劇命運的個案透視[J];孔子研究;2000年02期
3 楊青;程朱理學與愛國主義[J];中華文化論壇;2000年02期
4 陳前進;論明代程朱理學的衰微[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5 朱昌榮;;20世紀中國大陸清初程朱理學研究回顧[J];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2006年03期
6 王世光;;試析康乾時期清廷對待程朱理學的矛盾心態(tài)[J];孔子研究;2007年05期
7 樂勝奎;;李光地對程朱理學的承襲與拓展[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8 范立舟;葉碧;;論程朱理學對中國歷史演進法則的認識[J];江漢論壇;2008年08期
9 劉坡;;李夢陽與程朱理學[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10 陳玉森;;程朱理學還是櫖克思列寧主義——評劉{老壬某準兜娜誦詩諿J];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6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張昭軍;;新思潮沖擊下的晚清程朱理學[A];傳統(tǒng)思想的近代轉換[C];2007年
2 樂愛國;;論朱一新對程朱理學的推崇[A];浙東學術與中國實學——浙東學派與中國實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王波;康冬;;程朱理學與傳統(tǒng)體育邊緣化的關系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4 查金萍;;學行程朱之后——從接受史角度重論“桐城三祖”與程朱理學之關系[A];朱子學與文化建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5 史革新;;清前期理學平議[A];傳統(tǒng)思想的近代轉換[C];2007年
6 姚才剛;;論理學的主要問題意識[A];閩學與武夷山文化遺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朱昌榮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再論清初程朱理學的“復興”[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2 朱昌榮;應該如何考察清初程朱理學[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3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 張昭軍;程朱理學在晚清的“復興”[N];光明日報;2007年
4 葉顯恩;開啟新世紀微學研究[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5年
5 汪學群;清初學術與宋明理學[N];光明日報;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姚瑋;廣東大學生傳統(tǒng)程朱理學價值觀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廣州大學;2011年
2 杜雅萍;唐鑒與晚清理學重振[D];內蒙古大學;2004年
3 姚靜冰;論湯鵬的學術思想[D];湘潭大學;2004年
4 喬麗荔;《唐確慎公詩集》校注[D];廣西大學;2006年
5 朱河;設計社會學視域下程朱理學對宋代造物的影響探析[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6 戴繼誠;戴震程朱理學批判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7 李宙;論戴震對程朱理學的揚棄[D];安徽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6651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65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