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蕃志》譯注及其近代“回歸”中國故土
發(fā)布時間:2017-08-08 12:35
本文關鍵詞:《諸蕃志》譯注及其近代“回歸”中國故土
【摘要】:夏德、柔克義二人都是19、20世紀之交學識淵博的漢學家,他們的深厚造詣和通力協(xié)作,保證并促成了《諸蕃志》(英)譯注的問世。譯注匯集了當時所見的權威中西史料,譯文流暢,注釋精詳,足可為后世借鑒。誕生后,西方學界評析不斷,褒貶不一,但大多認為其刊行實乃漢學及中外關系史研究發(fā)展的一件大事。從譯注1914年開始進入近代中國學人之視野,到2000年《諸蕃志注補》整理出版,經數(shù)代先賢耗時近90年的引介,終于走完"回歸"中國故土的漫長歷程。作為明季尤其晚清以降漸趨頻密的"東學西漸"和"西學東漸"之一例,透過對譯注及其"回歸"的探索,可細微之處窺見中西文化交流的美妙面紗和神奇魅力。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
【關鍵詞】: 《諸蕃志》譯注 漢學 中外關系史
【分類號】:K207.8
【正文快照】: 王楊紅明季尤其晚清以降,“西學東漸”與“東學西漸”漸趨頻繁、密切,眾多西籍被漢譯,同時一些中國古籍則被西譯。隨著19世紀漢學在歐美逐漸成為一門專學,漢籍西譯更屬必要。就中外關系領域而言,據(jù)筆者所知,到目前為止,《法顯傳》《洛陽伽藍記》《大唐西域記》《大慈恩寺三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進;;《諸蕃志》解讀[J];回族研究;2007年01期
2 聶德寧;;《諸蕃志》中的“番商”與“舶商”辨析[J];南洋問題;1987年04期
3 陳少豐;;《諸蕃志》之“佛”字釋義[J];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4 誠堂;趙汝適的《諸蕃志》[J];浙江學刊;1964年03期
5 吳維棠;趙汝適的生平及其《諸蕃志》[J];浙江學刊;1995年05期
6 李松茂;關于回族經濟史的研究[J];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90年02期
7 楊博文;;蒲端和蒲甘[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03期
8 盧圣鈞;中索兩國交往源遠流長[J];國際經濟合作;1986年09期
9 i顯,
本文編號:6400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40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