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先民認識國家權力公共屬性的思想進程
發(fā)布時間:2017-07-30 00:09
本文關鍵詞:華夏先民認識國家權力公共屬性的思想進程
更多相關文章: 華夏先民 國家權力 民惟邦本 立君為天下 以法治國 中國古典政治學
【摘要】:"立君為天下"是中國古代理論地位最高、歷史價值最大的政治理論命題。"民惟邦本"命題的提出,標志著華夏先民與世界各地的人們一樣,很早便發(fā)現(xiàn)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政治法則;"立君為民"命題的提出,標志著華夏先民最先認識到政權(權威)在國家三要素中處于相對較輕的位置,"以民為本""民重君輕"成為統(tǒng)治思想和主流學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立君為天下"命題的提出,標志著中國古代的國家理論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奠定了中國古典政治學的理論基礎;"以法治國"命題的提出,標志著世界上第一套國家與法的理論在中國大地上產(chǎn)生,中國人不僅最先使政治學成為獨立學科,而且提出一套最接近現(xiàn)代法治國家理念的政治學說。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關鍵詞】: 華夏先民 國家權力 民惟邦本 立君為天下 以法治國 中國古典政治學
【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NKZXB1407)
【分類號】:D920.0;D092
【正文快照】: 論說“中國文化特色”的學者普遍沒有認識到中國古代政治理論體系的最大特色是最先提出“立君為民”思想,最先系統(tǒng)論證“立君為天下”命題,并將其作為政治理論體系的核心命題和理論基礎。從商周到明清,具有這種特色的政治理論體系始終居于統(tǒng)治思想和主流學術的地位。因此,“立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劉旭;;西方古典政治學名著中常見的兩種論證方式述評[J];法制與社會;2008年09期
2 于文杰;;古典《政治學》西傳英國歷史源流考略[J];英國研究;2009年00期
3 胡勇;復興古典政治學與回歸公民教育[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4 盧少鵬;;從“城邦技藝”到“國家技藝”——馬基雅維里對古典政治學的超越[J];歷史教學問題;2011年03期
5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明偉;;古典政治學與公民教育[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哲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本文編號:5916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59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