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政治學論文 >

朱子經(jīng)世思想初探

發(fā)布時間:2017-07-15 14:09

  本文關鍵詞:朱子經(jīng)世思想初探


  更多相關文章: 朱子 經(jīng)世 思想 初探


【摘要】:在中國古典儒學思想譜系中,南宋朱子是承前啟后,對漢唐儒學匯聚、轉化而集宋代新儒學之大成的一位重量級思想家。就儒學的內在特質而言,經(jīng)世之關切始終是其題中應有之意向,朱子之理學亦不出其范圍。作為理學大師、一代儒宗的朱子,同樣是儒學經(jīng)世傳統(tǒng)的思想承擔者與宋代政治情境中的積極實踐者。而這一點卻在浩如煙海的朱子學著述中較少為研究者所矚目。本文所試圖初步呈現(xiàn)的,正是在經(jīng)世傳統(tǒng)蘊育、涵泳下,作為政治思想家的朱子形象。 在這一問題意識的觀照之下,首先就必須勾勒并還原朱子理學作為“明體達用”之學的整全性面貌。而事實上,在朱子的理學思想脈絡中,作為終極價值的“天理”在賦予世界以公共性的同時也賦予人之個體以高度的義理性尊嚴;而由“氣”之變動不居的運動所導致的氣稟問題,則是人世間物欲橫流、紛爭不已的根源。為了解決理氣在人類歷史中的緊張對峙關系,朱子透過“大學模式”,以士君子群體為行動主體,將“復性”或“明德新民”之事作為經(jīng)世的基本關切。天理能夠且必須“潛具”于事物的性質,則為經(jīng)世主體重視紀綱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提供了思想支撐。 落實于宋代的政治情境中,朱子極為維護“朝廷綱紀”,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對以君主、宰相與臺諫相維相制的中樞政治結構作為宋代正當性國家體制的高度認同。為了維護“朝廷綱紀”并實現(xiàn)其政治效用,朱子首先以師道規(guī)范并吸納君道,其次通過“君臣義合”的致思培垅、落實君主政治中公共性的政治關系,,最后則將公議機制作為保障“朝廷綱紀”的最深厚的政治力量之所在。朱子是宋代公論政治最為積極的捍衛(wèi)者,不但高度評價公議機制的政治效用,而且通過對之精細而深入的構思以尋求完善公議機制,并避免其中可能會存在的損害政治權威的流弊。 朱子同樣也繼承了慶歷、熙寧以來的政治改革精神,以制度變法尋求整肅內政,蓄積國力而抵御外敵。在具體思路上,朱子尋求對“祖宗之法”、“三代之法”與“漢唐之法”的全面整合,大致形成以三代審漢唐,最終歸本于宋代政制現(xiàn)實中的制度變法思想。同時,在禮樂、教化的層面上,朱子愈加體認到政府力量的有限性,將其經(jīng)世致思轉向了民間社會,希望通過士君子群體自主性的社會努力來引導民眾。由此,朱子已然認識到了國家與社會的合理分界,并以士君子群體為核心將“得君行道”與“濟民行道”充分融合為其經(jīng)世的整全性思想圖景。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人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092;B244.7
【目錄】:
  • 論文摘要3-5
  • Abstract5-8
  • 第1章 導論8-15
  • 1.1 朱子政治思想的研究現(xiàn)狀8-13
  • 1.2 本文的選題意義13-15
  • 第2章 經(jīng)世理念的理學緣起15-22
  • 2.1 “天降生民”之溯源與辨析15-19
  • 2.2 經(jīng)世理念與政治世界19-22
  • 第3章 經(jīng)綸人間秩序:朱子對朝廷綱紀的追尋22-42
  • 3.1 “朝廷綱紀”之要義22-25
  • 3.2 朱子對“獨斷之論”的批判25-27
  • 3.3 君道規(guī)劃與“皇極”詮釋27-31
  • 3.4 “君臣之義”:道義性政治關系的形成31-34
  • 3.5 朱子對“公論政治”的捍衛(wèi)34-41
  • 3.6 小結41-42
  • 第4章 經(jīng)綸人間秩序:朱子的變法思想42-54
  • 4.1 朱子“變法”的思想動機42-45
  • 4.2 朱子“變法”主張之舉要45-52
  • 4.2.1 朱子的井田制思想46-47
  • 4.2.2 朱子的封建制思想47-48
  • 4.2.3 朱子的學校思想48-50
  • 4.2.4 朱子的禮樂思想及附論50-52
  • 4.3 小結52-54
  • 第5章 余論54-58
  • 參考文獻58-62
  • 致謝6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先文,詹向紅;安徽省朱子研究會2005年年會紀要[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2 武才娃;;朱子學研究的成果及意義[J];博覽群書;2010年12期

3 楊園;廈門朱子學國際學術會議簡述[J];孔子研究;1988年02期

4 謝寧;;還原朱子學研究的重要性——陳來訪談錄[J];博覽群書;2010年12期

5 楊艾湘;朱子學研究的新突破─—《朱子大傳》評介[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3期

6 曾振宇;朱子學研究的一部力作──讀《朱子性理語類》注釋[J];東方論壇;2001年03期

7 方眉;;“東亞朱子學的現(xiàn)在與未來”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J];中華文化論壇;2006年04期

8 林安悟;;臺灣地區(qū)朱子哲學的研究[J];博覽群書;2010年12期

9 陳來;;此亦一述朱 彼亦一述朱——關于《朱子新學案》[J];讀書;1989年09期

10 張立文;超越與創(chuàng)新─—20世紀朱子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中華文化論壇;200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蔡尚思;;朱子學研究的新方向[A];朱熹與中國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會論文集[C];1988年

2 張品端;;朱子學在日本的傳播與發(fā)展[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3 ;編后記[A];海峽兩岸論朱熹——紀念朱熹誕辰865周年暨朱熹對中國文化貢獻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5年

4 鄒永賢;;攀登朱熹研究的新高度[A];朱熹與中國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會論文集[C];1988年

5 ;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會通過的三項決議及致臺灣學者函——關于1990年在武夷山舉行朱子學國際學術會議的倡儀書[A];朱熹與中國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會論文集[C];1988年

6 朱漢民;;玄學、理學對《論語》學的拓展[A];國際儒學研究(第十七輯)[C];2010年

7 朱光華;;試談縣級圖書館古籍保護、利用和服務[A];福建省圖書館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施忠連;;近十年美國儒學研究之進展[A];時代與思潮(6)——中西文化與20世紀中國哲學[C];199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胡勁松;扎實推動朱子學研究[N];安徽日報;2010年

2 金秋明 許怡平;朱子學研討會 在宜召開[N];安慶日報;2010年

3 記者 程曦 通訊員 李丹婕;清華國學院共辦朱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N];新清華;2010年

4 本報記者 王洪波;朱杰人:難以忘懷的一年[N];中華讀書報;2011年

5 朱杰人;“君子和而不同”[N];中華讀書報;2011年

6 陳官輝 邱游惠 陳忠;“時空流轉,文化之根永不變”[N];閩北日報;2010年

7 陳來;陳榮捷與朱子學論著[N];光明日報;2007年

8 孫晶 趙健全;宋明理學研究中心在武夷山掛牌[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9 本報記者 裴禮輝;緣聚武夷 架設金橋[N];閩北日報;2010年

10 畢于慧;“勤讀勤寫,始終一書生”[N];學習時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秋;朱子學與中國現(xiàn)代哲學的思想空間[D];黑龍江大學;2010年

2 胡秀娟;《朝鮮古寫徽州本朱子語類》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3 姜英來;荀子的管理思想[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蘇鵬輝;朱子經(jīng)世思想初探[D];中國人民大學;2013年

2 劉星;論朱子學官學化的原因[D];河南師范大學;2011年

3 周后燕;陳榮捷朱子研究述評[D];西北大學;2011年

4 李山河;錢穆的朱子哲學思想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馬瑩瑩;朱子婦女觀再探討[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陳慧麗;朱子《家禮》在祁門黃龍口村的實踐[D];安徽大學;2012年

7 傅錫洪;朱子鬼神觀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8 陳美容;朱熹《大學》思想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9 羅威;陳淳思想中的“心學”傾向探析[D];杭州師范大學;2012年

10 王治偉;朱熹《孟子》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54424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54424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72d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