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治理邏輯與中國官僚體制:一個韋伯理論視角
本文關鍵詞:國家治理邏輯與中國官僚體制:一個韋伯理論視角,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中國官僚體制是國家權力與民眾間的穩(wěn)定紐帶,提供了國家治理的組織基礎。韋伯意義上的國家支配方式塑造了國家權力、官僚體制、民眾三者之間的關系,其中蘊含著國家治理邏輯的密碼。本文借用韋伯"權威類型—支配方式—合法性基礎"三位一體的理論思路和概念工具,在中國大歷史的背景下,探究國家支配方式及其合法性基礎的歷史演變和現(xiàn)狀,并著重分析中國官僚體制在這一支配方式中的位置角色、制度設施、歷史淵源和由此產生的行為特征。依這一理論邏輯解讀國家支配方式所塑造的國家權力、官僚體制與民眾之間的關系和內在張力,以及在轉型時期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zhàn)。
【作者單位】: 美國斯坦福大學社會學系;
【關鍵詞】: 官僚體制 政府組織 國家治理 合法性基礎 支配方式
【分類號】:D033
【正文快照】: 任何權力……一般都有為自己之正當性辯護的必要。——韋伯歷史悠久、高度成熟的官僚體制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獨特現(xiàn)象,是國家治理在中國疆土上數千年延續(xù)至今的組織基礎和具體體現(xiàn)。對于今天的民眾來說,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官僚制組織即是國家。然而,細察國家權力與官僚體制在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韓金玲;;延安時期的“卡里斯瑪”崇拜[J];滄桑;2007年04期
2 譚其驤;中國文化的時代差異和地區(qū)差異[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02期
3 馮仕政;;中國國家運動的形成與變異:基于政體的整體性解釋[J];開放時代;2011年01期
4 周雪光;;權威體制與有效治理:當代中國國家治理的制度邏輯[J];開放時代;2011年10期
5 張永宏;李靜君;;制造同意:基層政府怎樣吸納民眾的抗爭[J];開放時代;2012年07期
6 周雪光;;運動型治理機制:中國國家治理的制度邏輯再思考[J];開放時代;2012年09期
7 賈文娟;;從熱情勞動到弄虛作假:“大躍進”前后日常生產中的國家控制與基層實踐——以對廣州市TY廠的考察為例(1956~1965)[J];開放時代;2012年10期
8 狄金華;;通過運動進行治理:鄉(xiāng)鎮(zhèn)基層政權的治理策略 對中國中部地區(qū)麥鄉(xiāng)“植樹造林”中心工作的個案研究[J];社會;2010年03期
9 艾云;;上下級政府間“考核檢查”與“應對”過程的組織學分析 以A縣“計劃生育”年終考核為例[J];社會;2011年03期
10 周飛舟;;財政資金的專項化及其問題 兼論“項目治國”[J];社會;2012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海燕;《聊齋》公案獄訟小說與蒲松齡的民間關懷(續(xù))[J];蒲松齡研究;2005年01期
2 王亞明;杜萬松;;中國民事訴訟依“法”裁判辨正——從檔案統(tǒng)計的視角[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2期
3 耿卓;;論我國自然人破產制度之建立——兼論個人信用體系的建立[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1期
4 顧元;體制與道德的背反——中國傳統(tǒng)司法的背景及困境[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5 劉超;;孔子形象:歷史知識與社會意識——以清末民國時期中學歷史教科書中的孔子敘述為中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6 錢雯;;歷史與人:魯迅小說的兩個關鍵詞[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7 劉國華;論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中國早期現(xiàn)代化的正面推動作用[J];安徽史學;2003年04期
8 陳兆肆;;清代法律:實踐超越表達——以衙役群體運作班房為視角[J];安徽史學;2008年04期
9 張研;;清代縣以下行政區(qū)劃[J];安徽史學;2009年01期
10 張研;;對清代州縣佐貳、典史與巡檢轄屬之地的考察[J];安徽史學;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谷征;翁立偉;;男性氣質展示:《非誠勿擾》男嘉賓呈現(xiàn)的男性形象分析[A];中國傳媒大學第五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萬江;;土地制度困境與工業(yè)用地價格管制失敗[A];2012年度(第十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2年
3 程宇;;“警察”職能異化的組織學分析——來自于沿海發(fā)達地區(qū)N區(qū)和H區(qū)的調查[A];2011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地方政府職能與社會公共管理論文集[C];2011年
4 楊愛平;余雁鴻;;組織化忽悠:社區(qū)居委會行動邏輯的組織學分析——以G市L社區(qū)為例[A];2011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地方政府職能與社會公共管理論文集[C];2011年
5 溫順生;;整體政府視角下的欠發(fā)達地區(qū)公共服務供給機制創(chuàng)新——以廣西東巴大會戰(zhàn)的組織化動員運行為例[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6 李昌舒;;論中古時期出處思想的演變及其審美意蘊[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7 周祖文;;清代嘉慶朝刑科題本中的生監(jiān)群體[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9年卷[C];2011年
8 楊云珍;;當代社會結構變遷及中國共產黨適應性分析[A];變革世界中的政黨政治——中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理論研究會政黨理論北京研究基地論文集(第五輯)[C];2012年
9 孫華瑩;劉道勝;;明清徽州保甲探微[A];安徽省徽學學會二屆二次理事會暨“徽州文化與和諧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孔志國;;制度規(guī)避[A];2005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精選論文(第二部分)[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志剛;《金瓶梅》敘事形態(tài)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馬銀華;文化視野中的北宋齊魯詩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國娟;儒學與秦漢意識形態(tài)的建立[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周勇進;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徐晨;盛宣懷近代化思想與官督商辦模式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劉宇;從臣民到公民[D];南開大學;2010年
7 駱昭東;從全球經濟發(fā)展的視角看明清對外貿易政策的成敗[D];南開大學;2010年
8 王忠春;清代無訟思想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劉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統(tǒng)形象的建立[D];南開大學;2010年
10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東部地區(qū)的宗族與地方社會[D];南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正剛;我國農村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畢圣潔;中國政治發(fā)展過程中的合法性構成與獲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陳小虎;行動中的預防性法律:美國刑事訴訟中的審前服務制度[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陳影;明代南京都察院初探[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賀磊;自由心證的法理與制度初探[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張鵬;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較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林忠彬;淺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問題[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陳軼歐;八旗滿洲官宦世家探論[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丁亮;明代役的結構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李媛媛;近現(xiàn)代中國國家問題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光磊,張志紅;“職責同構”批判[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2 王立國;改革現(xiàn)行投資項目審批制度的思考[J];財經問題研究;2000年07期
3 張弘力,林桂鳳,夏先德;論中央對地方專項撥款[J];財政研究;2000年05期
4 趙曉峰;;稅費改革后農村基層組織的生存邏輯與運作邏輯[J];調研世界;2008年03期
5 張勁松,秦夢;論社區(qū)自治組織行政化傾向的治理[J];湖北社會科學;2004年11期
6 宋少鵬;;“回家”還是“被回家”?——市場化過程中“婦女回家”討論與中國社會意識形態(tài)轉型[J];婦女研究論叢;2011年04期
7 趙樹凱;鄉(xiāng)鎮(zhèn)政府的應酬生活——10省(區(qū))20鄉(xiāng)鎮(zhèn)調查[J];發(fā)展研究;2005年07期
8 王紹光;馬駿;;走向“預算國家”——財政轉型與國家建設[J];公共行政評論;2008年01期
9 申端鋒;;稅費改革后鄉(xiāng)村組織的職能轉變:問題與走向[J];古今農業(yè);2007年01期
10 田憲臣;鄧小平“不搞爭論、不搞批判、不搞運動”策略思想述評[J];河南大學學報(社科版);1997年0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范子英 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2 張曉山;[N];21世紀經濟報道;2005年
3 王晶;[N];中國經營報;2006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彭建平;;公共服務: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基礎[J];決策咨詢通訊;2009年04期
2 趙蕾;;官僚體制與民主行政:改良而非替代[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3 丁蕖;;論權力的合法性與組織結構變革[J];南京社會科學;2006年05期
4 章瑞;;淺析西方政黨執(zhí)政的合法性基礎[J];黨政干部學刊;2006年09期
5 孫瑩;有效性與政治合法性關系探析[J];理論界;2005年06期
6 杜興艷;王小增;;基于《政府論》視角下的政府合法性問題探討——讀洛克的《政府論》有感[J];當代經理人(中旬刊);2005年05期
7 葉劍鋒;;中國專制主義比較特征論析[J];理論學刊;2007年02期
8 戈鐘慶;魏海青;周杰;;論執(zhí)政黨合法性生成的一般基礎[J];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9 屈麗娜;;行政倫理的女性主義審視[J];法制與社會;2011年13期
10 朱武雄;;善治的正義價值——羅爾斯眼中的國家治理[J];重慶社會科學;2006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悅;;國家治理體系中執(zhí)政黨合法性探微[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任劍濤;;國家治理的簡約主義[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6輯[C];2011年
3 任曉林;;政府的開放性:社會化管理的基礎[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4年年會暨“政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論文集[C];2004年
4 倪星;;政府合法性基礎的現(xiàn)代轉型與政績追求[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李亞非;;現(xiàn)代西方行政改革對我國的啟示[A];全國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論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資料文集[C];2004年
6 李炳爍;;超越古典共和主義與自由主義——協(xié)商性民主與合法性重建[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06年
7 袁峰;;價值認同與當代政治合法性的基礎[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7年
8 胡義;;試析政府組織發(fā)展與職能健全的路徑——基于新制度經濟學的分析[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陳輝;;論公共行政管理方法理性化[A];全國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論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資料文集[C];2004年
10 董瑞華;;公共選擇學派方法論淺探[A];全國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論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資料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袁東;擰緊官僚體制魔瓶之蓋[N];上海證券報;2007年
2 胡偉;論“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統(tǒng)一[N];光明日報;2001年
3 ;中外學者呼吁提升智庫競爭力[N];社會科學報;2010年
4 燕繼榮;政治合法性研究的一般理論(二)[N];學習時報;2004年
5 中共中央黨校黨建部 李英田;經濟增長是政治合法性基礎嗎?[N];社會科學報;2003年
6 張璋;彈性化政府的組織設計[N];學習時報;2003年
7 張偉;行政績效改革運動[N];學習時報;2006年
8 楊多貴邋李士;國家健康:一種新的國家治理模式研究[N];學習時報;2008年
9 顏軍祥 崔光勝;如何建立學習型政府[N];學習時報;2003年
10 秦德君;人類公共生活的文化法則3[N];天津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戚魯;電子政務環(huán)境下政府組織管理研究與實踐[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2 鮑嶸;高深學問與國家治理[D];廈門大學;2004年
3 彭忠益;公共組織視角下政府領導力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4 黃杰;比較歷史視野下的大國治理問題研究:以耦合治理結構與治理績效的關系為線索[D];復旦大學;2012年
5 丁鋒;基于OB4LAC的政府組織授權系統(tǒng)模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6 程玉紅;網絡時代的政治參與和政黨變革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0年
7 王甲成;政府成長論[D];蘇州大學;2006年
8 張劍玉;官僚制與現(xiàn)代民主政治[D];廈門大學;2007年
9 王海成;黃老學派的政治哲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劉薇;現(xiàn)代政治寬容研究[D];華僑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高巖;行政改革模式下學習型政府組織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3年
2 毛新偉;學習型組織理論及其在政府組織中的運用[D];武漢大學;2004年
3 王貞威;政治秩序的合法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4 張宇;政府領導體制的運行對政府合法性影響研究[D];延安大學;2012年
5 宋爽;從合法性到合理性的轉向[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6 朱武雄;羅爾斯國家正義思想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7 周瓊;基于公共行政價值的政府績效評估論[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8 何向輝;任務型政府組織類型和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王凱;由人格化到體制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胡嘉;政府組織倫理型領導的結構及有效性研究[D];南昌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國家治理邏輯與中國官僚體制:一個韋伯理論視角,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359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335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