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西伊里安“民族自決”問題(1949—1969)
發(fā)布時間:2021-07-11 02:37
西伊里安"民族自決"問題,源于荷蘭與印度尼西亞圍繞西伊里安地區(qū)主權的領土爭端。作為荷蘭的盟友和印尼的友邦,美國政府的立場成為決定爭端結果的關鍵。美國是"民族自決"原則的倡導者,但冷戰(zhàn)時期其"反共利益"與"民族自決"原則在爭端中出現(xiàn)錯位,而同盟關系、東南亞冷戰(zhàn)局勢,以及第三世界反殖民運動等因素的交織,加重了美國外交選擇的復雜性。在維持了十余年的中立政策后,美國政府決定犧牲西伊里安土著居民自由選擇政治命運的權利,以維護自身在印尼的利益。美國政府在"西伊里安爭端"中的決策過程和政策演變表明,其推崇的"民族自決"在冷戰(zhàn)環(huán)境下已演變?yōu)殪`活運用的外交工具,而非追求的外交目標和原則。
【文章來源】: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西伊里安“民族自決”問題的緣起與美國的反應
二、“布拉柴維爾決議案”的夭折與美國的政策調(diào)整
三、拋棄“民族自決”:“邦克方案”的出臺與實施
四、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肯尼迪政府與印(尼)荷西伊里安領土爭端的和平解決(1961-1962)[J]. 高艷杰. 南洋問題研究. 2011(04)
[2]人民自決權的主體范圍[J]. 趙建文. 法學研究. 2008(02)
本文編號:3277157
【文章來源】: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西伊里安“民族自決”問題的緣起與美國的反應
二、“布拉柴維爾決議案”的夭折與美國的政策調(diào)整
三、拋棄“民族自決”:“邦克方案”的出臺與實施
四、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肯尼迪政府與印(尼)荷西伊里安領土爭端的和平解決(1961-1962)[J]. 高艷杰. 南洋問題研究. 2011(04)
[2]人民自決權的主體范圍[J]. 趙建文. 法學研究. 2008(02)
本文編號:32771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3277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