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身份的政治寓意與共同體建設——近代中國共同體解構(gòu)與重構(gòu)的過程邏輯
發(fā)布時間:2021-05-08 03:50
"元身份"作為一種以自我認知為起點的符號載體,包含著主體間的"愛""法律"及"價值"等承認形式,由此所構(gòu)成的意義體系奠定了共同體不同層面的關聯(lián)。在近代中國的歷史脈絡中,中華民國的政治合法性建立在"國民"作為一種元身份的基礎上,伴著"國民"身份與"子民"身份之間的斗爭、妥協(xié)及其變異,社會共同體的不同層次呈現(xiàn)出了復雜的張力關系,由此也決定了近代中國社會的最終走向。在國家主導的身份實踐中,社會共同體的建設是一個多層次的意義交換過程,歷史與當下、情感與法律、政治與道德獲得了雙向的意義交流機會。只有當社會共同體的不同層次形成一種共享的意義結(jié)構(gòu)之后,其主體性才能夠得以生成,個體才可以獲得必要的意義空間。這也正是現(xiàn)代國家通過元身份建設社會共同體的內(nèi)在邏輯。
【文章來源】:文史哲.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如何重構(gòu)社會共同體
二、元身份:一個理論分析框架
三、從“子民”到“國民”:民國初期的共同體問題
四、“國民”意義的轉(zhuǎn)換:政治共同體的變異
五、元身份的缺席:共同體的結(jié)構(gòu)性張力與瓦解
六、結(jié)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殖民主義的歷史遺毒:當代族群沖突的根源探析[J]. 王偉. 探索. 2018(05)
[2]元身份的象征空間與政治邏輯——一個政治符號學的新視角[J]. 袁年興,袁瑞萍. 浙江社會科學. 2017(09)
[3]1946年批判官僚資本高潮的形成[J]. 葉世昌. 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 2016(03)
[4]多重共同體與多重分配正義原則[J]. 龔群. 哲學研究. 2016(03)
[5]愛與倫理共同體——胡塞爾的社會倫理現(xiàn)象學[J]. 曾云.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2)
[6]多民族國家的元身份問題:中國民族身份治理邏輯的歷史線索[J]. 袁年興.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16(02)
[7]1949年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統(tǒng)治的失敗資料選編[J]. 馮雅新.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5(01)
[8]淺析黑格爾的承認概念[J]. 吳海燕,葉安勤.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0(06)
[9]村落共同體的當代命運:四個觀察維度[J]. 毛丹. 社會學研究. 2010(01)
本文編號:3174616
【文章來源】:文史哲.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如何重構(gòu)社會共同體
二、元身份:一個理論分析框架
三、從“子民”到“國民”:民國初期的共同體問題
四、“國民”意義的轉(zhuǎn)換:政治共同體的變異
五、元身份的缺席:共同體的結(jié)構(gòu)性張力與瓦解
六、結(jié)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殖民主義的歷史遺毒:當代族群沖突的根源探析[J]. 王偉. 探索. 2018(05)
[2]元身份的象征空間與政治邏輯——一個政治符號學的新視角[J]. 袁年興,袁瑞萍. 浙江社會科學. 2017(09)
[3]1946年批判官僚資本高潮的形成[J]. 葉世昌. 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 2016(03)
[4]多重共同體與多重分配正義原則[J]. 龔群. 哲學研究. 2016(03)
[5]愛與倫理共同體——胡塞爾的社會倫理現(xiàn)象學[J]. 曾云.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2)
[6]多民族國家的元身份問題:中國民族身份治理邏輯的歷史線索[J]. 袁年興.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16(02)
[7]1949年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統(tǒng)治的失敗資料選編[J]. 馮雅新.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5(01)
[8]淺析黑格爾的承認概念[J]. 吳海燕,葉安勤.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0(06)
[9]村落共同體的當代命運:四個觀察維度[J]. 毛丹. 社會學研究. 2010(01)
本文編號:31746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3174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