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網絡時代的參與式民主
發(fā)布時間:2020-08-24 15:00
【摘要】: 民主一直是人們所推崇和向往的,參與在民主的歷史長河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古雅典的直接民主雖然存續(xù)時間不長,但是人們一直并沒有放棄對理想參與的追求。參與式民主理論者一直致力于實現(xiàn)普通公民最大限度的參與,并且相信公民的參政能力,認為只有在參與式民主中,公民才能不斷受到自我教育,不斷提高自我素質和道德水平。然而,由于條件的限制,代議制民主一直占據(jù)著主導地位,但這一民主形式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其弊端日益暴露。而網絡時代的到來,為參與式民主的重新興起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本文將網絡時代的參與式民主納入研究領域,重點探討了網絡時代為參與式民主的發(fā)展帶來了哪些新的契機,又為其增添了哪些新的內容并衍生出哪些新的問題。 全文分為三個主體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網絡時代之前的參與式民主,對雅典民主以及近現(xiàn)代西方參與式民主的模式進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礎上指出其發(fā)展的不足,為下文與網絡時代參與式民主進行比較奠定了基礎。第二部分,首先指出網絡時代基于理想參與的條件給參與式民主帶來了契機,有利于參與式民主的發(fā)展:接著通過網絡時代參與式民主新形態(tài)的研究,指出參與式民主由于網絡時代的發(fā)展在參與主體、參與結構、參與效能和質量以及參與本身的新變化,并進一步指出了網絡時代參與式民主的新價值在于為民主的發(fā)展提供了土壤、豐富了民主原則、提高參與者素質、推動政府改革;最后指出網絡時代的參與式民主在具有民主價值的同時,在民意的代表性、參與信息的客觀性、參與的規(guī)范性以及參與的控制性等方面依然存在缺陷。第三部分,基于一般性的研究,本文選擇了特例,分析了網絡時代參與式民主與中國的民主建設問題。首先指出網絡時代的參與式民主適合我國民主的發(fā)展,因為其能體現(xiàn)社會主義民主的實質、符合我國民主發(fā)展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維護政治穩(wěn)定、能促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符合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同時,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fā)展也為網絡時代參與式民主的發(fā)展提供了保障。接著本文研究了網絡時代參與式民主在我國的具體發(fā)展,指出了其發(fā)展的表現(xiàn)形式以及存在的不足,進而提出應通過政府建設、積極的教育引導以及關鍵環(huán)節(jié)的把握來推動其發(fā)展,更好地促進我國的民主建設。 本文的研究試圖從理論上深化對網路時代參與式民主的認識,在實踐上對促進我國參與式民主建設亦有一定參考價值,但文中不可避免還存在一些不足。網絡時代參與式民主的發(fā)展是歷史的潮流,是時代的進步,但是這一民主形式要想更好的發(fā)揮作用,還有待于各方面諸如民主制度建設的配合。所以,在現(xiàn)階段,我們應當正確認識這一民主形式,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將這一民主形式發(fā)揚光大。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D082
本文編號:2802603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D082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張娟;網絡時代中國公民政治參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冬平;城市居民基于網絡參與社區(qū)治理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3 劉慧芳;網絡民主中的公民政治參與探析[D];復旦大學;2011年
4 田虹怡;試論網絡空間下的公民政治參與[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8026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2802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