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政治學論文 >

制度的持續(xù)性特征及約束功能——對歷史制度主義公共政策研究框架的探索

發(fā)布時間:2019-06-28 09:40
【摘要】:本文旨在梳理基于歷史制度主義的公共政策研究框架。歷史制度主義者們認為,在歷史的某一時間點形成的制度具有持續(xù)性特征,并對后來的政策過程產生約束作用。這一視角使其在宏觀層面的公共政策研究中能夠有效地解釋如下問題:第一,某一時間點形成的合理或不合理的制度在初始條件發(fā)生變化的情況下為何還能夠延續(xù)的現象。第二,改革過程中新制度的移植或原有政策的創(chuàng)新為何不能實現預期目標的問題。第三,面對類似的外部壓力或危機,各國為何采用不同政策的問題。歷史制度主義的研究框架為解釋制度引進或創(chuàng)新過程中存在的政策變形、政策執(zhí)行不力、政策目標與最終結果之間的偏離等現象提供有益的視角,并對減少政府的政策失誤有著積極的意義。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ort out the research framework of public policy based on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ts believe that the system formed at a certain point in histor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uity and restricts the later policy process. This perspective enables it to effectively explain the following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at the macro level: first, why the reasonable or unreasonable system formed at a certain point can continu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change of initial conditions. Second, why the transplantation of the new system or the innovation of the original policy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 can not achieve the desired objectives. Third, in the face of similar external pressure or crisis, why countries adopt different policies. The research framework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provides a useful perspective for explaining the policy deformation, weak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deviation between policy objectives and final results in the process of institutional introduction or innovation, and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reduce government policy errors.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管理研究院;
【分類號】:D03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鄒謝華;朱明;;論社會正義的多維釋義及其對公共政策研究的啟示[J];中國行政管理;2009年12期

2 高小平;公共政策研究要立足本土化與實證化——評《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基于理論的與實證的視角》[J];中國行政管理;2004年06期

3 李敏;;公共政策執(zhí)行的影響因素及對策探析[J];淮陰工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4 徐力群;;中國公共政策研究評述——基于2004—2009年《中國行政管理》的研究[J];中國市場;2010年44期

5 馬海韻;;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價值實現及作用[J];行政論壇;2010年06期

6 孫友祥;;公共政策教學中的數理方法運用[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7 黃子建;;社會公正:公共政策的基本價值目標[J];行政論壇;2005年06期

8 顧建光;;公共政策工具研究的意義、基礎與層面[J];公共管理學報;2006年04期

9 楊成虎;劉建蘭;;公共政策:從政策科學到建構主義[J];陜西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10 唐麗萍;;2005年公共行政學研究綜述[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嚴榮;;公共政策研究方法:演進路徑與發(fā)展[A];全國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論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資料文集[C];2004年

2 何華兵;;政策過程理論回顧與展望——文獻述評[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李亞;;基于討論式對抗模擬和綜合集成技術的公共政策實驗方法[A];科學發(fā)展觀與系統(tǒng)工程——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周龍;中國浦東干部學院 “公共政策研究”班學員來澄[N];江陰日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王宏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學[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3 沈映涵;建構“中國式”政治合法性[N];社會科學報;2010年

4 劉杉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有用嗎?”[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5 楊光斌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中國政治學的學習-反思與知識轉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6 胡潤忠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重視目標群體的社會建構理論對政治學的貢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7 何艷玲 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馬駿與《公共行政評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何俊志;結構、歷史與行為[D];復旦大學;2003年

2 劉兆鑫;政策協商初論[D];吉林大學;2009年

3 胡榮榮;自主性與制度化:一黨獨大制的適應性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長超;歷史制度主義的制度變遷思想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馬雪松;政治合法性的內在張力[D];吉林大學;2007年

3 韓雨利;“偏好掩飾”對公共政策的影響及其對策[D];黑龍江大學;2008年

4 周懌;政府的動員能力與政策工具的選擇:對運動式治理的解釋[D];復旦大學;2009年

5 楊杰;面向民族地區(qū)的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yè)學位教育體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6 崔先維;政策網絡中政策工具的選擇:問題、對策及啟示[D];吉林大學;2007年

7 楊艷紅;政策網絡理論及其應用[D];廈門大學;2009年

8 李雨蕙;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文化因素探察[D];南京理工大學;2009年

9 譚萍;治理維度下的政策網絡理論探究[D];山東大學;2008年

10 李琦;中國轉型社會的政策網絡模式分析——隱喻與現實[D];吉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50719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250719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c4a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