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政治學論文 >

依申請公開制度_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的理論與適用

發(fā)布時間:2016-11-19 18:59

  本文關鍵詞: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政府信息公開的程度已成為衡量一國民主法治建設的重要標志。在闡述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理念的基礎上,文章指出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不僅源于公民知情權的要求,,也具有一定的憲法基礎。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的現(xiàn)實運用,表現(xiàn)為該制度的程序功能、經濟功能、平等價值以及公眾參與價值。

  [關鍵詞] 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  知情權;  現(xiàn)實運用

  [中圖分類號]  DF3  [文獻標識碼]。痢文章編號] 1007-5801(2007)06-0107-03

  [收稿日期]  2007-10-20

  [作者簡介] 王 勇(1970-),男,山東滕州人,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在站博士后,中共中央黨校政治學法學教研部副教授。

  一、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及其理論基礎

  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是關于政府信息公開的原則、適用機關、公開和豁免公開的范圍、公開的方式和程序、涉及政府信息公開與豁免公開的申訴和訴訟等各項具體法律制度的總和[1]。這里的政府信息是指各級人民政府及其職能部門以及依法行使行政職權的組織在其管理或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制作、獲得或擁有的信息[2]。

  建立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的潮流,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的現(xiàn)實需要。建立我國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的理論基礎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人民主權原則是建立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的憲政理論基礎

  政府信息公開是人民主權這一憲法性原則在國家行政領域的具體體現(xiàn)。一方面,人民作為國家主人,有權獲悉政府行為的有關信息,獲得政府信息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另一方面,信息公開是政府的一項義務。事實上,政府信息公開的實質,從公民的角度而言,就是實現(xiàn)其知情權;從政府的角度而言,就是提供信息服務。

  建立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也是民主監(jiān)督制度的有效措施。我們黨明確提出要完善民主監(jiān)督制度,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權力的制約機制,具體措施就是要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在直接涉及群眾利益的部門,實行公開辦事制度。將這一要求落在實處,就必須通過法律將政府信息公開作為政府部門的工作原則確定下來,用法律來制約權力,從而確保政府職能在一個清晰透明的環(huán)境中有序健康地運作[3]。

  (二)人民參政原則是建立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的憲政實踐基礎

  我國憲法規(guī)定了人民參政的原則,行政過程的公開化、合理化及民主化的法理,正是我國憲法理念的具體反映[4],F(xiàn)代社會,公民參與政府管理和決策的程度日益提高,政府往往不再依賴單純的行政命令,而是更多地依靠與公眾之間的信息溝通與交流達到行政目的,這種信息溝通與交流正是基于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的確立。

  政府信息公開既包括政府掌握信息的公開,也包括政務的公開。政府掌握信息的公開主要是指政府內部行為及其結果的公開,政府公開其掌握的信息,是保障公民有效參政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政務公開是指政府行為過程的公開,主要體現(xiàn)在政府的抽象行政行為和具體行政行為等外部行政行為的公開方面。政務公開的過程,既有助于決策的民主化,提高其正確性,也是廣大人民群眾在行政領域參政的切實保障。

  (三)公民的知情權是建立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的法理基礎

  公民獲得政府信息的權利稱為公民的知情權,其含義是指公民有權知道他應該知道的事情,國家應最大限度地確認和保障公民獲取信息的權利,尤其是政務信息的權利[5]。建立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就是為了保護公民的知情權,知情權是該制度得以存在的重要法理基礎。

  公民的知情權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知的自由;二是知的權利。在日本,知情權被認為包括“情報的領受權”和“情報開示請求權”,前者即為“知的自由”,后者為“知的權利”[6]。針對公民知的自由而言,政府應主動公開信息,以滿足公民自由知悉信息的權利,這體現(xiàn)了政府的義務;針對公民知的權利而言,人們有權要求政府公開必要的信息,這是現(xiàn)代社會人民主權理論的必然要求。

  從性質上說,知情權是一種民事權利、政治權利和社會權利的綜合體,但更多地體現(xiàn)在政治權利和社會權利方面。作為民事權利,知情權主要體現(xiàn)在公民對個人信息的知情權方面,這是民事主體人格權的一部分。作為政治權利和社會權利,知情權主要體現(xiàn)在公民和政府關于信息公開的權利分配方面,不同性質的社會,分配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在當代社會,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作為知情權的必然產物,已成為一種標簽,表征著社會的文明程度。

  二、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的現(xiàn)實運用

  (一)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的程序功能

  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的實際操作績效,關鍵在于程序的保障。行政程序是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所必須遵循的法定的方式、步驟、順序和形式。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的作用是通過對有關制度的設計,運用法定的程序,解決政府信息公開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實際問題。也可以說,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就是借助法律程序的規(guī)范作用,使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程序化、規(guī)范化、條理化,為保護公民獲得政府信息的權利提供具體的法律依據(jù)。

  長期以來,程序的價值在我國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即便按照一定的程序辦事,也往往在少數(shù)行政官員中走過場,很多行政活動不公開進行,其內容的公開帶有突然性,這往往會使行政相對人對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難以理解,增加了其對政府的不信任感,也為個別官員通過其壟斷的信息進行設租尋租提供了便利。

  政府對市場的宏觀調控更應講究信息的公開。如果不重視程序,操作失當,最終的調控結果可能與管理者的愿望大相徑庭。所以,應在實踐中注重行政程序的運用,按時公告一定行政行為的階段性進展,使市場具備接受和吸收最終行政決定的心理準備期。

 。ǘ┱畔⒐_法律制度的經濟功能

  公開政府信息,促進經濟發(fā)展,是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在經濟領域的價值體現(xiàn)。在信息社會,信息就像空氣一樣不可或缺,是最重要、最稀缺的社會資源[7]。信息的價值關鍵體現(xiàn)在其流動性。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信息已成為繼人和物之后支撐經濟發(fā)展的關鍵因素,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的建立正適應了人們更好地利用政府信息的客觀要求。實際上,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也非常強調對經濟的促進作用。目前,我國政府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的經濟價值沒有得到充分體現(xiàn)。盡管自1999年我國“政府上網(wǎng)年”以來,域名為gov.cn的政府網(wǎng)站多達數(shù)千個,但真正在網(wǎng)站上公布政府信息的并不多。市場經濟要求清晰的投資環(huán)境、公開的行政行為和平等的競爭機會,這一切均要求政府的開放性,只有這樣,社會經濟才會健康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才會穩(wěn)步提高。

  (三)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的平等價值

  平等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基本問題,人類最早的平等觀念產生于古希臘。在政治思想中,平等的概念有兩種基本的用法:第一是本質上的平等,即人都是平等的動物;第二是分配上的平等,即人與人之間應在財產分配、社會機會和政治權利的分配上較為平等。本質上的平等常常作為分配上平等的理論基礎[8]。

  平等的實質是權利的平等,法國《人權宣言》中就明確提出“平等就是人人能夠有相同的權利”。而權利是可以通過法律來授予和約束的。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非常強調其在實際運用中的平等性,這主要體現(xiàn)在人人具有平等地獲取政府信息的權利上,表現(xiàn)在人人都可以獲取政府信息,都可以要求政府提供信息,并且這種獲取信息的權利不因申請人的身份、地位的不同而不同。對政府信息公開的申請人不應有資格的限制,不僅和信息有關的當事人可以申請,其他任何人都可以申請,并且具有平等的獲得信息權。

  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強調平等,這也是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做法。在我國,由于歷史原因,人們缺乏平等觀念,人的身份地位常常影響到其權利的行使,所以,在信息社會,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強調的平等價值,具有重大意義。

 。ㄋ模┱畔⒐_法律制度的公眾參與價值

  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能夠有效地提高公眾參與國家管理的程度。在我國,公民參與國家的管理活動是憲法原則的根本要求。在現(xiàn)實中,人民通過其選舉的代表依靠一定的國家機構管理國家,這種形式是民主制國家的普遍做法。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fā)展,人民對民主權利的要求越來越高,已不滿足于間接的參與管理方式,越來越多的政治事件的產生和決策是人民直接參與管理活動的結果,而這種直接的參與方式與社會經濟和民主的發(fā)展相輔相成,具有更高的民主價值和效率。

  諸多政府信息的公開有賴于公民首先啟動公開程序,公開程序往往伴隨著行政權力運行的全部或局部過程,體現(xiàn)在行政機關的抽象行政行為和具體行政行為之中。通過公民啟動程序獲取政府有關信息,一方面能使公眾了解行政權力行使的狀況,為評價政府行為提供基本的信息支持;另一方面,通過了解的政府信息,人們可以發(fā)表言論,提出意見和建議,直接影響政府的決策[9]。不僅如此,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所要求的政務公開,也會使公民享有諸多直接參與的機會,從而極大地提高公民參與的程度。

  [參考文獻]

  [1] 應松年,陳天本.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研究[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2,(4):59.

  [2] 劉  恒.政府信息公開制度[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1.

  [3] 李  真,黃瑞華.政府信息公開的立法研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1,(2):40.

  [4] 楊建順.確立公民權利意識,推行服務行政公開[J].行政法學研究,1998,(4):12.

  [5] 馮淵源,鄧小兵.隱私權與知情權的沖突與協(xié)調[J].行政與法制,2000,(10):36.

  [6] 宿一兵.論公民的行政知情權與政府信息公開的關系[J].行政與法,2003,(2):23.

  [7] 楊永紅.政府信息公開與信息資源共享[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2,(1):19.

  [8] [英]戴維·米勒.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K].鄧正來,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230.

  [9] 張明杰.開放的政府[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117.


  本文關鍵詞: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8297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18297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b2c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