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秦至清社會性質的方法論省思
本文關鍵詞:關于秦至清社會性質的方法論省思
更多相關文章: 社會性質 郡縣制 方法論 中國社會形態(tài) 封建制度 封建社會 中國社會史 郭沫若 道德理想 中國歷史
【摘要】: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關于中國社會形態(tài)問題的研究引起了學界的極大關注。特別是馮天瑜《"封建"考論》一書出版以來,贊成廢棄中國中古時代為"封建社會"的人日益增多,并相繼提出各種提法來取代"封建社會"這一概念。2010年5月,《文史哲》編輯部舉辦的"秦至清末:中國社會形態(tài)問題"專題學術研討會,更是推動了這一進程。到目前為止,學界關于中古中國社會形態(tài)或社會性質,已經提出了諸如"封建帝制時代"、"帝國時代"、"帝制時代"、"專制個體型家國同構農耕社會"、"皇權社會"、"帝制農民社會"、"郡縣制時代"、"選舉社會"、"專制社會"等等各種提法,而每一種提法都沒有贏得多數(shù)人的認可,相關研究呈現(xiàn)出理論解放之初百家爭鳴、莫衷一是的局面。在不同提法背后所潛藏著的是不同的判斷標準、不同的方法論思想,如果就此問題展開探討,則可能有助于這一問題的解決。因此,本刊邀請相關學者撰文,就中國中古社會性質研究的方法論問題進行探討,并希望有更多學人參與進來。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關鍵詞】: 社會性質 郡縣制 方法論 中國社會形態(tài) 封建制度 封建社會 中國社會史 郭沫若 道德理想 中國歷史
【分類號】:K207
【正文快照】: 清代學者趙翼《廿二史札記》卷二“漢初布衣將相之局”條有曰,蓋秦漢間為天地一大變局。自古皆封建諸侯,各君其國,卿大夫亦世其官,成例相沿,視為固然。秦皇盡滅六國,以開統(tǒng)一之局。漢祖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無賴之徒,立功以取將相。天之變局,至是始定。迨至七國反后,于
【相似文獻】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袁洪亮;;也論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xù)的原因——兼論現(xiàn)代化的起源[A];現(xiàn)代化的特征與前途——第九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龔武;龔圣理;;中國古代社會及其私有制的終結——謹以此文獻給中國共產黨九十周年華誕[A];安徽省管子研究會2011年年會暨全國第六屆管子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天;郡縣制、官僚、臣權制約[N];檢察日報;2003年
2 秋風;封建制與郡縣制[N];21世紀經濟報道;2006年
3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 許小年;從秦到清不是封建社會[N];經濟觀察報;2008年
4 董偉;歷史上的地方政府沿革[N];學習時報;2006年
5 李紅巖;揭示中國歷史奧秘的一部力作[N];南方周末;2007年
6 段德興;孫博;中國報紙史話[N];中國檔案報;2005年
7 鐘少異 魏鴻 蕭大維 喻江;中國歷代維護國家安全的歷史規(guī)律[N];學習時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甄曉菲;統(tǒng)一與分裂,帝王的使命[N];南方周末;2007年
9 本報記者 李田生;虛無飄渺的夜郎國[N];西部時報;2004年
10 記者 莊建 計亞男;何柄棣在清華講述“秦墨史”[N];光明日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辛士影;論《史記》《漢書》人物籍貫書法比較[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9248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924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