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yè)視域下的中國傳統(tǒng)休閑文化解讀
本文關鍵詞:農業(yè)視域下的中國傳統(tǒng)休閑文化解讀
【摘要】:中國曾擁有成熟而獨特的戶外休閑傳統(tǒng),這種傳統(tǒng)與中國的農業(yè)文明息息相關。本文通過對各種文獻記載的整理分析,總結傳統(tǒng)休閑的中國文化特質,以農業(yè)文化的視角,分析它們興衰的原因,為建設現(xiàn)代和諧社會及中華文化的復興提供可能的借鑒。
【作者單位】: 廣東培正學院;
【關鍵詞】: 農業(yè) 傳統(tǒng) 休閑 和諧
【分類號】:K203
【正文快照】: 中國曾擁有成熟而獨特的戶外休閑傳統(tǒng),它建立于農業(yè)文明基礎之上,擁有自己鮮明的特色。但是,相關的研究多集中于體育領域的探討,雖然也提到農業(yè)的因素,但往往是輪廓式的勾勒,缺少針對性的分析。實際上,中國傳統(tǒng)的農業(yè)生產方式對中華休閑文化的產生與發(fā)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鐘慶梁;農業(yè)、農業(yè)人口調控與國家興衰[J];農業(yè)考古;1998年03期
2 陳朝鮮;;《詩經》中的狩獵文化研究[J];農業(yè)考古;2010年04期
3 王革;景琴玲;;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文化對建設和諧社會的啟示[J];中國高教研究;2008年02期
4 黃健;和諧——中國休閑文化的核心理念[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5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銳泉;;心如止水,貴者自貴——小議聊齋先生筆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齡研究;2010年02期
2 楊尚鴻;唐曉紅;;中國古代媒介——漢字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3期
3 石志鳥;;論章臺柳意象的歷史淵源——楊柳經典意象考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4 江瀚;;略論荀子禮樂學說之思想意義[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3期
5 吳賢哲;;七言古詩起源與產生問題考辨[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04期
6 朱秀敏;;淺論揚雄散文的藝術特色[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4期
7 呂偉華;;淺論縱橫家的政治理想[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3期
8 周良發(fā);;梁漱溟與錢穆的文化觀比較[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4期
9 董常保;;羌族《招魂》唱經與《楚辭·招魂》的比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2期
10 陳祥明;;注重形式美與提高鑒賞力——中國繪畫鑒賞的理論與實踐[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來中國小農經濟的制度變遷與分析[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2 潘琪;;公路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探析[A];中國公路學會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分會2011年度年會暨第十八次全國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工作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焦洋;;從“東西廂”到“東西堂”[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十一輯(2011年中國建筑史學學術年會論文集-蘭州理工大學學報第37卷)[C];2011年
4 馬正平;;“美”字“六書”與“本義”研究述評[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5 韓金花;王宗殿;王蘊蘊;沈斌;;華佗診斷學術思想研究[A];全國第十二次中醫(yī)診斷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丁媛;張如青;湯曉龍;;論出土簡帛文獻中的病因思想[A];中國慶陽2011岐黃文化暨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醫(yī)史文獻分會學術會論文集[C];2011年
7 龔武;;管子形勢道哲學的閱讀及其訴說——管子哲學研究相關性問題探討[A];管子思想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會第四屆管子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09年
8 余子龍;;編輯的文化尋根[A];編輯文化論:中國編輯學會第十四屆年會優(yōu)秀文集[C];2009年
9 劉敏;;村落儀式的傳承與嬗變——可邑村阿細跳月的傳播現(xiàn)象分析[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10 于建設;;紅山文化十講[A];第五屆紅山文化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凱波;屈騷評論與漢代文學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楊建營;生態(tài)文明視域下的武術發(fā)展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5 邢培順;曹植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黃芳;跨語際文學實踐中的多元文化認同[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李國娟;儒學與秦漢意識形態(tài)的建立[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周燕來;南宋兩淮地區(qū)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10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國政治現(xiàn)象剖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平;方干及其詩歌論稿[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關學銳;《莊子》生存美學思想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芳;武術套路與跆拳道文化傳播比較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4 王英娜;《淮南子》“道”論及其文藝觀[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劉曉娜;《史記》與齊魯文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王淑文;《尚書》德治思想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張靖;西漢昭宣時期樂府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8 祝孚;傳統(tǒng)魚紋圖案在現(xiàn)代設計中的應用[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9 曾璐;明清江南宗族族產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陳超;秦漢黃河中下游地區(qū)作物病蟲災害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鵬程;;試論《詩經》所反映的周人農業(yè)生產形態(tài)[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34期
2 王滬寧;創(chuàng)造性再生: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未來地位[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03期
3 徐學書;;商周青銅農具研究[J];農業(yè)考古;1987年02期
4 Ph·E·L·史密斯;玉美;云翔;;農業(yè)起源與人類歷史(續(xù))——食物生產及其對人類的影響[J];農業(yè)考古;1989年02期
5 黃渭金;;淺析河姆渡遺址的原始農業(yè)生產[J];農業(yè)考古;1996年03期
6 夏向東;中國古代的和諧思想及其現(xiàn)代價值[J];前進論壇;2005年05期
7 溫家寶;關于新時期的農民問題[J];求是;1995年24期
8 姚偉鈞;中國古代畜牧漁獵經濟論略[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1年05期
9 孫玲玲;;《說文解字》“網(wǎng)”部字與古代漁獵文化[J];語文學刊;2009年08期
10 李伯重;珀金斯與《1368—1968年間中國農業(yè)的發(fā)展》[J];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2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魯興勇;;和諧春雨潤心田——和順人親情與溫情[J];保山師專學報;2007年02期
2 聞道;;可怕的吃[J];創(chuàng)造;2007年01期
3 張正明;;吳楚文化三題[J];鄂州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4 劉書營;;論和諧是王維詩歌的主要特色——兼駁詩中有畫說[J];電影評介;2007年08期
5 楊磊;;文化新概念與傳統(tǒng)漢文化的指歸[J];文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1期
6 李方昊;;談談儒家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J];雞西大學學報;2007年06期
7 劉大勇;賈楠;陳_掬,
本文編號:9076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907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