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中國通史論文 >

中越制度文化交流及其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09-12 04:28

  本文關鍵詞:中越制度文化交流及其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中國 越南 制度


【摘要】:制度文化交流是中越關系史上的重要內(nèi)容。古代越南的政治制度、軍事制度、教育制度等,都是由學習借鑒中國的相關制度而建立起來。長期以來,這種制度交流對越南的社會發(fā)展產(chǎn)生積極作用,但也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關鍵詞】中國 越南 制度
【分類號】:K333;K207
【正文快照】: 中越關系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兩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流頻繁,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越南受中國影響之深,在世界歷史上實屬罕見!盵1]43其中,制度文化的交流,在中越兩國歷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制度文化是具有規(guī)范性質(zhì)的一種文化形態(tài),包括社會的各種制度,是物質(zhì)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未醉,余羅玉;略論古代中越文學作品交流及其影響[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2 楊子競;;中德圖書及圖書館交流[J];圖書與情報;2006年06期

3 陶紅;;蠶桑文化的組織傳播分析[J];重慶社會科學;2006年10期

4 張輝;李成桂父子與朱明[J];當代韓國;2001年03期

5 苗威;華夷觀的嬗變對朝鮮王朝吸收中國文化的影響[J];東疆學刊;2002年03期

6 宋北侖;關于中越關系的分期問題[J];東南亞縱橫;1999年Z1期

7 孫宏年;17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入越華僑問題初探──以人口估算為中心[J];東南亞縱橫;2000年S1期

8 雷慧萃;試論儒教在越南的傳播與發(fā)展[J];東南亞縱橫;2003年02期

9 段立生;;解讀婆羅浮屠[J];東南亞縱橫;2005年12期

10 賀圣達;中越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論綱:階段、特點和相互關系[J];東南亞;1998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辛元歐;;鄭和下西洋的寶船及其用船類別研究[A];機械技術史(3)——第三屆中日機械技術史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維慎;寧夏農(nóng)牧業(yè)發(fā)展與環(huán)境變遷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2 李云泉;明清朝貢制度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3 卜奇文;清代澳門與廣州經(jīng)濟互動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4 石元蒙;明清朝貢體制的兩種實踐(1840年前)[D];暨南大學;2004年

5 賀志凌;新疆出土箜篌的音樂考古學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5年

6 王冬青;明朝朝貢體系與十六世紀西人入華策略[D];復旦大學;2005年

7 吳小奕;跨境壯語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8 譚志詞;越南閩籍僑僧拙公和尚與十七、十八世紀中越佛教交流[D];暨南大學;2006年

9 王華;蠟染源流與非洲蠟染研究[D];東華大學;2005年

10 徐良利;伊兒汗國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愛國;明代中泰外交關系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2年

2 田慶鋒;欽察汗國與蒙古元朝時期之中西交通[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3 黃玲;論近代中國的海外修學旅游[D];湘潭大學;2003年

4 譚秀瓊;越南語和漢語的人體部分詞匯語義特點的對比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5 袁薇;論西域音樂文化中的龜茲樂[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6 許艷青;明代主要金屬類商品的對外貿(mào)易[D];暨南大學;2004年

7 周凱歌;明初中越關系史略論(1368-1424)[D];暨南大學;2004年

8 趙欣;近代旅美華人華僑與中美文化的互動[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9 秦紅衛(wèi);南北朝時期中西陸路貿(mào)易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10 孫玲;明末來華傳教士艾儒略研究[D];河南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繼東;郭聲波;;李陳朝時期越南與周邊國家的“亞宗藩關系”[J];東南亞研究;2007年04期

2 竺天,戈振;越南《越鑒通考總論》的編撰及其若干問題[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3期

3 祿德安;冷戰(zhàn)與美國在越南的局部戰(zhàn)爭(1963-1968)[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4 ;《印度支那》1985年總目[J];東南亞縱橫;1985年04期

5 張笑梅,郭振鐸;越南封建社會長期延續(xù)的原因[J];東南亞縱橫;1997年03期

6 劉伉;;從“安南”說到“越南”[J];地圖;2008年01期

7 袁運福;略論越南莫朝文化[J];美與時代;2004年02期

8 鄭文;;關于“大南”國號[J];東南亞縱橫;1982年03期

9 尤建設;;試析17世紀后期至19世紀中期越南封建政府的華僑華人政策[J];西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10 孫宏年;;阮述:悲壯使命中的優(yōu)雅使者[J];世界知識;201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嚴建強;;“中國熱”的法國特征及其解釋[A];中西初識二編——明清之際中國和西方國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2 黃啟臣;;明清時期中國文化在歐洲的傳播及其影響[A];中西初識二編——明清之際中國和西方國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3 劉子敏;;金富軾在古代中韓關系中的重要地位[A];多元視野中的中外關系史研究——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5年

4 樊書華;;鼐德方案與哈佛大學的漢學起源[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1999年卷[C];1999年

5 黃盛璋;;道明國考[A];中外關系史論叢(第二輯)[C];1986年

6 張西平;;儒學在歐洲的早期傳播初探[A];明清之際中國和西方國家的文化交流——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第六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7年

7 奠里斯·羅班;郝珉;;近代歐洲的“中國神話”[A];時代與思潮(5)——文化傳統(tǒng)辨證[C];1991年

8 張國剛;;中西文化關系與中西歷史比較——《啟蒙時代歐洲中國觀》引言[A];多元視野中的中外關系史研究——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黃敏蘭;看兩百年前歐洲人如何“頌華”[N];中華讀書報;2007年

2 錢平廣;不敢大笑的歷史[N];東方早報;2008年

3 張國剛;16至18世紀西方認識中國的歷程[N];學習時報;2008年

4 武漢大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 馮天瑜 余來明;歷史文化語義學的現(xiàn)狀與未來[N];社會科學報;2007年

5 比諾德·辛格(Binod Singh) 北京外國語大學外籍教師;在年輕人的思維中去殖民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6 鄭文;“來自中國的和平使者”巡展首站吉隆坡[N];中國文化報;2005年

7 采訪人:鄭楊(商報記者) 受訪人:王希(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長江學者、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印第安納大學歷史系終身教授);用雙重意識看待歷史看待世界[N];中國圖書商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譚志詞;越南閩籍僑僧拙公和尚與十七、十八世紀中越佛教交流[D];暨南大學;2006年

2 蔣國學;越南南河阮氏政權海外貿(mào)易研究(1600-1774)[D];廈門大學;2009年

3 閆彩琴;17世紀中期至19世紀初越南華商研究(1640-1802)[D];廈門大學;2007年

4 朱莉麗;1369-1599日本各階層對華觀初探[D];山東大學;2007年

5 陳文;科舉在越南的移植與本土化[D];暨南大學;2006年

6 劉東明;從羅斯福到艾森豪威爾1940—1954年美國的越南政策[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7 汪堂峰;災難的前奏:1941-1954年美國對越政策的演變[D];復旦大學;2004年

8 魏煒;李光耀時代的新加坡外交研究(1965-1990)[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溫亞昌;論“革新開放”以來越南對外貿(mào)易的發(fā)展變化[D];云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李勝偉;試論宋朝與越南李朝的關系[D];鄭州大學;2000年

3 尤建設;17世紀后期—19世紀中期越南的華僑華人[D];鄭州大學;2003年

4 王繼東;論越南李陳朝時期的對外關系[D];鄭州大學;2005年

5 廖宏斌;嗣德時期越南政治權力的建構與社會整合[D];鄭州大學;2002年

6 孫金誠;正常化之后的中越關系[D];鄭州大學;2007年

7 張磊屏;阮氏統(tǒng)治時期越南的外貿(mào)管理(1600-1862)[D];鄭州大學;2003年

8 劉燕;革新開放以來越南所有制結(jié)構變動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3年

9 孫建黨;越南阮朝明命時期的對外關系[D];鄭州大學;2001年

10 賈維康;陳朝竹林禪派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7年

,

本文編號:83510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83510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b06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