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時期敦煌凈土寺收支賬目初探——基于P.2049號籍帳文書的考察
本文關(guān)鍵詞:五代時期敦煌凈土寺收支賬目初探——基于P.2049號籍帳文書的考察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P. 晚唐五代 收支賬目 佛教 世俗化
【摘要】:P.2049號文書為敦煌凈土寺直歲僧于后唐長興二年(931)所作的收支決算報告,作為一件典型的四柱式諸色入破歷算會牒,該文書詳細記錄了凈土寺該年收入、支出的各種賬目。無論是收入賬目,還是支出賬目,盡管都存在一定誤差,但從會計學的角度考量,仍然稱得上精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收入、支出賬目都蘊含豐富的內(nèi)容,諸如各項收支的來源、途徑、性質(zhì),均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敦煌佛教在晚唐五代北宋初期的世俗化傾向,有助于全面認識和理解敦煌地區(qū)社會狀況的全貌。
【作者單位】: 揚州大學淮揚文化研究中心;
【關(guān)鍵詞】: P. 晚唐五代 收支賬目 佛教 世俗化
【基金】:揚州大學“新世紀人才工程”中青年學術(shù)帶頭人專項基金暨江蘇省重點高校建設(shè)項目(SQA0806B6) 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2010JDXM046)
【分類號】:K204
【正文快照】: P.2049號背《后唐長興二年(931)正月沙州凈土寺直歲愿達手下諸色入破歷算會牒》共474行,收錄于《敦煌社會經(jīng)濟文獻真跡釋錄》第三輯,[1]池田溫《中國古代籍帳研究》亦有著錄。[2]系后唐長興二年(931)正月,凈土寺直歲愿達所做的收支決算報告文書。本籍帳為典型的四柱式諸色入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彩紅,陳明光;唐宋財賦“上供、留使、留州”制度的異同[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2 孟憲實;;論唐朝的佛教管理——以僧籍的編造為中心[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3 吳海航;;唐戶部系統(tǒng)式與日本民部系統(tǒng)式的關(guān)系[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4 何天明;;遼代頭下軍州若干問題探討[J];北方文物;2011年01期
5 曹大寬 ,管國忠 ,王雄;關(guān)于《對〈中國會計史稿〉的幾點質(zhì)疑》之質(zhì)疑[J];財經(jīng)研究;1987年10期
6 沙武田;吐蕃統(tǒng)治時期敦煌石窟供養(yǎng)人畫像考察[J];中國藏學;2003年02期
7 高啟安;;敦煌的“團”組織[J];中國藏學;2012年02期
8 孔凡岳;敦煌籍帳研究[J];檔案學研究;1997年02期
9 李卓;;古代中華制度文明在日本的結(jié)局——中國文化對日本影響的再認識[J];東北亞學刊;2012年01期
10 鄭炳林;屈直敏;;歸義軍時期敦煌佛教教團的道德觀念初探[J];敦煌學輯刊;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張亞萍;鄭炳林;;晚唐五代敦煌畜牧業(yè)研究[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三編[C];2005年
2 鄭炳林;屈直敏;;歸義軍時期敦煌佛教教團的道德觀念初探[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四編[C];2009年
3 陸離;;唐五代敦煌寺戶制度源流辨析[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四編[C];2009年
4 陸離;;吐蕃統(tǒng)治時期敦煌釀酒業(yè)簡論[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四編[C];2009年
5 徐曉卉;;宋代以前“博士”流變考釋[A];絲綢之路民族古文字與文化學術(shù)討論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6 潘潔;;黑水城出土元代賦稅文書研究[A];西夏學(第四輯)[C];2009年
7 毛漢光;;敦煌吐魯番居民生存權(quán)之個案研究[A];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C];2004年
8 李文才;;晚唐五代時期沙州凈土寺的收入與支出研究——《后唐同光三年正月沙州凈土寺直歲保護手下諸色入破歷算會牒》試釋[A];唐史論叢(第十六輯)[C];2013年
9 王晶;;中古時期一個中層家族的演生史稿——以敦煌的王氏為例[A];歷史學的省思與展望——第三屆清華青年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郝二旭;唐五代敦煌農(nóng)業(yè)專題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2 祁曉慶;敦煌歸義軍社會教育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3 葉嬌;敦煌文獻服飾詞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4 張成福;唐宋農(nóng)民比較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5 李維才;唐代糧食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6 陸德富;戰(zhàn)國時代官私手工業(yè)的經(jīng)營形態(tài)[D];復旦大學;2011年
7 陳園園;陶希圣與“食貨”學派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8 劉勛;唐代旅游地理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商兆奎;唐代鄉(xiāng)村治理問題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1年
10 馬晨光;唐代司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陶俊杰;唐代公廚制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2 陳寶鋒;唐代養(yǎng)老制度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3 張平;晚清國籍問題與法律應對(1840-1911)[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4 孫龍;唐前期西北邊疆地區(qū)農(nóng)民家庭經(jīng)濟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5 陳瑞霞;唐代皇家功德寺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高鵬舉;唐代西州農(nóng)田水利研究[D];新疆大學;2011年
7 李晨;從出土材料看漢唐間戶籍檔案的變遷[D];山東大學;2011年
8 張永奎;唐代孝道及其相關(guān)問題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9 孫寧;歸義軍時期敦煌僧官選擢考論[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10 王亞晶;晉唐吐魯番地區(qū)飲食文化探析[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祥偉;;歸義軍時期敦煌凈土寺的財產(chǎn)管理——敦煌寺院財產(chǎn)管理的個案研究[J];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永利;;晚唐五代敦煌佛教寺院的納贈[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四編[C];2009年
2 趙曉星;寇甲;;西魏至歸義軍時期敦煌地區(qū)的史姓[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四編[C];2009年
3 鄭炳林;;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團僧尼違戒——以飲酒為中心的探討[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四編[C];2009年
4 鄭炳林;;晚唐五代敦煌諸寺藏經(jīng)與管理[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三編[C];2005年
5 張亞萍;鄭炳林;;晚唐五代敦煌畜牧業(yè)研究[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三編[C];2005年
6 鄭炳林;;晚唐五代敦煌釀酒業(yè)研究[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三編[C];2005年
7 楊學勇;;敦煌陰氏與佛教的關(guān)系及相關(guān)問題研究[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四編[C];2009年
8 鄭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商業(yè)貿(mào)易市場研究[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三編[C];2005年
9 鄭炳林;;晚唐五代敦煌種植棉花辨析——兼答劉進寶先生敦煌棉花種植研究中的有關(guān)問題[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四編[C];2009年
10 鄭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地區(qū)的胡姓居民與聚落[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三編[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國耀 任仁;85處市級文保單位確定[N];揚州日報;2010年
2 粉琴;“雙十”工程情系民生[N];揚州日報;2010年
3 記者 羅雙紅;黃金周麥積山景區(qū)旅游收入大幅增長[N];天水日報;2010年
4 特約記者 吳全輝;麥積全力確保5A景區(qū)爭創(chuàng)落到實處[N];天水日報;2010年
5 記者 劉淑花;省人大文物保護“一法一辦法”執(zhí)法調(diào)研組蒞朔調(diào)研[N];朔州日報;2010年
6 本報首席記者 王雁 通訊員 程廷強;應縣:向特色旅游文化大縣邁進[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11年
7 郭玉梅;“城市客廳”載滿百姓幸福[N];揚州日報;2011年
8 記者 陳少娟 楊t,
本文編號:7854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785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