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晉楚爭霸時期楚國邦交研究
本文關鍵詞:春秋晉楚爭霸時期楚國邦交研究
【摘要】:春秋晉楚兩國的爭霸斗爭大致從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zhàn)開始,至公元前546年彌兵之會后結(jié)束。在晉楚兩國近百年的爭霸活動中,楚國的邦交策略隨著國家的發(fā)展變化而不斷的改變,同時也受制于春秋這一大時代的影響。本文依據(jù)此時期楚國爭霸活動的成敗來研究其邦交策略的變化,以楚國爭霸活動的成敗將楚國的邦交活動劃分為城濮之戰(zhàn)前后、穆莊時期、共康時期三個階段,對每一階段楚國邦交活動的內(nèi)容進行了詳細的整理,在春秋時期的大背景下認真分析楚國邦交策略的運用、邦交策略的成功與不足之處以及對楚國發(fā)展的影響?偨Y(jié)出楚國采用的邦交形式主要有戰(zhàn)爭、武力威脅、會盟、聯(lián)姻、朝聘、遣使、人質(zhì)、賄賂、饋贈等,其中武力邦交是楚國使用最多也最為重要的邦交形式。后兩章分別論述了晉楚爭霸時期影響楚國邦交的因素和楚國邦交的總體特點。
【關鍵詞】:晉楚爭霸 楚國 邦交策略 邦交特點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K225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緒論7-11
- 一 “邦交”一詞的定義7
- 二 研究對象及意義7-8
- 三 研究現(xiàn)狀8-11
- (一) 春秋邦交研究概況8-9
- (二) 有關楚國的研究概況9-11
- 第一章 城濮之戰(zhàn)前后楚國的邦交活動及策略11-18
- 一 邦交活動的內(nèi)容11-12
- 二 邦交策略的運用12-14
- 三 邦交策略評析14-18
- 第二章 穆莊時期楚國的邦交活動及策略18-31
- 一 防御階段18-22
- (一) 邦交活動的內(nèi)容18-19
- (二) 邦交策略的運用19-22
- (三) 邦交策略評析22
- 二 進攻階段22-31
- (一) 邦交活動的內(nèi)容23-24
- (二) 邦交策略的運用24-29
- (三) 邦交策略評析29-31
- 第三章 共康時期楚國的邦交活動及策略31-39
- 一 并霸階段31-34
- (一) 邦交活動的內(nèi)容31-32
- (二) 邦交策略的運用32-33
- (三) 邦交策略評析33-34
- 二 衰落階段34-36
- (一) 邦交活動的內(nèi)容34-35
- (二) 邦交策略的運用35-36
- (三) 邦交策略評析36
- 三 緩和階段36-39
- (一) 邦交活動內(nèi)容37
- (二) 邦交策略運用37-38
- (三) 邦交策略評析38-39
- 第四章 影響晉楚爭霸時期楚國邦交的因素39-42
- 一 政治制度39
- 二 經(jīng)濟狀況39-40
- 三 軍事力量40
- 四 社會文化40-41
- 五 地理環(huán)境41-42
- 第五章 晉楚爭霸時期楚國邦交的特點42-45
- 一 內(nèi)政決定邦交42
- 二 武力是邦交的主要形式42
- 三 鄭、宋是楚國爭奪的最主要目標42-43
- 四 謀取利益最大化43
- 五 楚王、令尹在邦交中起著決定性作用43-44
- 六 通過邦交積極學習吸取中原文化44-45
- 結(jié)語45-46
- 參考文獻46-51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51-52
- 致謝5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晁福林;春秋時期禮的發(fā)展與社會觀念的變遷[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5期
2 李玉潔;論任人惟親制度對楚國的負面影響[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3 何浩;殷崇浩;;春秋時楚對江南的開發(fā)[J];江漢論壇;1981年01期
4 羅運環(huán);論楚國家的形成[J];江漢論壇;1986年07期
5 黃宏信;;楚文化的基本精神[J];江漢論壇;1990年12期
6 劉保昌;春秋時期楚國戰(zhàn)術略論[J];江漢論壇;1996年09期
7 李倩;論楚國與周邊各國、各民族的經(jīng)濟聯(lián)系[J];江漢論壇;1997年12期
8 張全民;試論春秋會盟的歷史作用[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4年06期
9 羅銀川;論東周時期盟會的社會功能[J];晉陽學刊;2004年04期
10 魏昌;;楚成王爭霸述論[J];荊州師專學報;1990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薛曉慶;春秋時期晉楚關系略論[D];山西師范大學;2009年
2 張陽;春秋霸政背景下的衛(wèi)國邦交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3 梁霞;春秋時期鄭國外交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4 胡茂勝;東周時期齊國外交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5 董巧霞;春秋時期宋國邦交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閆麗環(huán);春秋時期周王室與諸侯國關系研究[D];河南大學;2006年
7 張燕;試述楚國成王時期的邦交[D];吉林大學;2007年
8 韓同飛;春秋時期魯國外交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7245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724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