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中國通史論文 >

中國古代符瑞文化的政治功能

發(fā)布時間:2017-08-18 04:04

  本文關鍵詞:中國古代符瑞文化的政治功能


  更多相關文章: 符瑞 王權政治 政治功能 政治文化 統(tǒng)治策略 意識形態(tài) 中國古代 政治統(tǒng)治 政治合法性 建構功能


【摘要】:符瑞,或稱祥瑞,是指古代帝王承天受命、施政有德的吉祥征兆。符瑞文化是一種政治文化,政治功能是符瑞文化的基本功能。首先,符瑞文化為王權政治統(tǒng)治的合法性論證提供強有力的天命依據,這是符瑞文化的政治建構功能;其次,符瑞文化是王者施政有德的天意嘉獎,有歌功頌德、粉飾太平的政治目的,這是符瑞文化的政治評價功能;再次,符瑞顯現能誘發(fā)統(tǒng)治階層調整統(tǒng)治策略,這是符瑞文化的政治調節(jié)功能。符瑞文化的三大功能相互統(tǒng)一,完美契合,其中建構功能是基礎,評價功能是保證,調節(jié)功能是手段。
【作者單位】: 南陽師范學院文學院;
【關鍵詞】符瑞 王權政治 政治功能 政治文化 統(tǒng)治策略 意識形態(tài) 中國古代 政治統(tǒng)治 政治合法性 建構功能
【分類號】:K203
【正文快照】: 符瑞文化,作為一種“神道設教”的政治文化,就政治思維方式而言,是圍繞著王權天授、天命有德的天道圣統(tǒng)的政治目標而產生的,它被炮制出來的根本目的,即是要證明王權政治統(tǒng)治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德”在王權政治中的重要性;就政治行動的風格而言,符瑞文化幾乎在任何時候,都

【參考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金霞;兩漢魏晉南北朝祥瑞災異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5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碩民;《韓詩外傳》新論[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2 張光全;司馬遷、班固“實錄”精神異趣探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3 莊華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開發(fā)及其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4 汪高鑫;;論漢代公羊學的大一統(tǒng)思想[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5 莊華峰;北朝時代鮮卑婦女的精神風貌[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6 金仁義,張靜;東晉皇室婚姻初探[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7 裘士京,張翅;略論兩漢察舉制度與人才選拔[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8 金仁義;東晉南朝國婚之流變[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9 王兵,張征;試論莊子學派與宋玉的親緣關系[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10 傅剛;從《文選》選賦看蕭統(tǒng)的賦文學觀[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鄭滋斌;;《詩經·鄭風》兩篇《叔于田》詩的再讀[A];第七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二)[C];2006年

2 劉毓慶;郭萬金;;漢代天道圣統(tǒng)思潮下的《詩》學定位[A];第七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二)[C];2006年

3 姚亦鋒;;基于地理格局的南京古都景觀研究[A];中國風景園林教育大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韓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論[D];西北大學;2001年

2 姜曉敏;略論西漢對犯罪的預防與懲治[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3 傅紹良;唐代諫官與文學[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4 岳龍;現代性境域中的傳統(tǒng)[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5 黃黎星;《易》學與中國傳統(tǒng)文藝觀[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6 黃漢華;抽象與原型——音樂符號論[D];暨南大學;2003年

7 高一農;漢賦專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8 楊合林;玄言詩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9 林琳;《黃帝內經》與《淮南子》比較研究[D];遼寧中醫(yī)學院;2003年

10 程勇;漢代經學視野中的儒家文論敘述[D];復旦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秀玉;儒道人性論與治國理論的關系[D];西北大學;2001年

2 王勇茂;中國古代宇宙論的若干問題[D];西北大學;2000年

3 陳慶紀;幻術母題與明清通俗小說[D];遼寧師范大學;2002年

4 杜志國;《焦氏易林》研究[D];四川大學;2002年

5 劉湘蘭;崇高·優(yōu)美·滑稽[D];湘潭大學;2002年

6 劉慶;論李漁家班的演劇之路[D];上海戲劇學院;2002年

7 許雄波;越名教而任自然[D];中共中央黨校;2003年

8 王洪杰;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現代轉換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9 何麗華;東漢封君、封地考察[D];安徽師范大學;2003年

10 岳宗偉;先秦儒家家庭觀探索[D];鄭州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李傳軍;魏晉南北朝時期風俗巡使制度初探[J];晉陽學刊;2004年02期

2 蔣重躍;五德終始說與歷史正統(tǒng)觀[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3 王春云;秦代傳國玉璽揭謎——兩個版本、兩種材料、兩枚玉璽[J];珠寶科技;2003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立平;“法”字新釋[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2 金霞;《宋書·符瑞志》歷史價值初探[J];社會科學輯刊;2005年02期

3 周守晉;釋“刑”、“法”[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4期

4 詹蘇杭;;漢《郊祀歌》的符瑞意蘊[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9年07期

5 高兵;大一統(tǒng)再認識[J];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6期

6 牛來穎;唐代祥瑞名物辨異[J];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02期

7 錢先發(fā);;論王權政治與古代知識分子的歷史命運[J];沙洋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8 龔世學;;論符瑞興象詩歌[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9 吳曉秋;;郵驛、王權和道路交通的相互關系——兼論夜郎地區(qū)道路交通的開辟和郵亭的始置[J];貴州社會科學;2007年11期

10 胡曉明;;物占、物占神話與符瑞——符瑞的神話學解讀[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津田資久;;曹魏符瑞與司馬懿的政治地位[A];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回顧與探索——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呂宗力;;讖緯與兩晉南朝的政治與社會[A];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回顧與探索——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姚智遠;徐嬋菲;;儒教神學對兩漢之間喪葬畫像的影響[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周保平;劉尊志;;漢畫吉祥圖像的圖像學解析[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介永強;;武則天與祥瑞[A];武則天研究論文集[C];1997年

6 易惠莉;;張煥綸與日本學者交往史料二則[A];近代中國(第十三輯)[C];2003年

7 竇懷永;;敦煌本《瑞應圖》讖緯佚文輯校[A];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C];2004年

8 張慧敏;;《詩緯》與兩漢魏晉敘事文學[A];詩經研究叢刊(第十七輯)——第八屆 《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刊之二[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青松;武氏祠漢畫像石中的吉祥文化[N];中國文物報;2007年

2 郝亞超;如何做優(yōu)秀的企業(yè)法律顧問[N];中國企業(yè)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鄧小波;海南:向婚俗陋習宣戰(zhàn)[N];中國婦女報;2000年

4 降大任;文化世家的中都孫氏[N];太原日報;2007年

5 王繼祖;孫盛無神論之良史[N];太原日報;2008年

6 記者 劉剛;以科學精神探索萬物[N];新華每日電訊;2000年

7 楊希義 楊 洪;唐太宗對世俗邪說的抵制與批判[N];光明日報;2000年

8 歷史所 趙凱;社會輿論與王朝興替[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9 吉成名;龍馬傳說與龍馬精神[N];光明日報;2002年

10 本報記者 符傳濤;短缺設備齊全了[N];中國國門時報(中國出入境檢驗疫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化濤;權力視域下的政策調整與思想論爭[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2 金霞;兩漢魏晉南北朝祥瑞災異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5年

3 張志勇;唐代頌贊文體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4 劉杰;漢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闡釋[D];南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詹蘇杭;讖緯與漢樂府[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2 劉成榮;中古封禪文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3 楊宇寧;道符的由來[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4 丁玉蓮;隋唐祥瑞文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郭寶軍;中古頌文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6 雷小芳;《宋書》稱謂語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7 賀欣;兩漢讖言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吳麗玲;王充批判思想透視[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吳麗玲;王充批判思想透視[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信國策;試析施特勞斯基于現代性角度對洛克思想的認識[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69255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69255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48c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