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本》作者析論
本文關鍵詞:《世本》作者析論
【摘要】:典籍對《世本》作者記載情況較為混亂,今匯集文獻中各家說法,分古史官說、左丘明說、劉向說、宋衷說等八類進行綜析。其中,認為劉向本只是一個整理本而非注本,宋均為注者而非撰者,并推斷《世本》一書的性質屬于不斷累加而成的總譜。
【作者單位】: 大慶師范學院;
【關鍵詞】: 《世本》 作者 譜牒
【分類號】:I206.2
【正文快照】: 《世本》是一部記載上古帝王貴族世系宗傳的史籍,且為可信的先秦古籍,學者在學術研究中多有征引。典籍中對《世本》作者的問題也有不同記載,今匯總舊說并做簡要考辨�!稘h書·藝文志》載:“《世本》十五篇。古史官記黃帝以來,迄春秋時諸侯大夫。”①這個記載稍顯模糊,對于作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全民;髡、耐、完刑關系考辨[J];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年05期
2 鄒水杰;秦漢“長吏”考[J];中國史研究;2004年03期
3 楊榮祥;副詞詞尾源流考察[J];語言研究;2002年03期
4 洪波,曹小云;《漢語語法化的歷程》商兌[J];語言研究;2004年03期
5 巫鴻;鄭巖;;對“中國青銅時代”的再思考[J];文藝研究;2006年10期
6 夏海鷹;先秦儒法人性論對教育思想之作用比較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7 倪梁康;;玄奘《八識規(guī)矩頌》新譯[J];現(xiàn)代哲學;2006年01期
8 郭紀金;楚辭可歌芻論[J];文學評論;2000年06期
9 賈晉華;《漢上題襟集》與襄陽詩人群研究[J];文學遺產;2001年05期
10 項永琴;論陸賈在漢代經學史上的地位[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論[D];西北大學;2001年
2 李力;“隸臣妾”身份再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3 陳斯懷;道家與漢代士人心態(tài)及文學[D];山東大學;2007年
4 錢偉;魯迅與中國古代思想和文學[D];復旦大學;2006年
5 郭永秉;楚地出土戰(zhàn)國文獻中的傳說時代古帝王系統(tǒng)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6 修彩波;近代學人與中西交通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南哲鎮(zhèn);唐代諷諭文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8 繆哲;漢代藝術中外來母題舉例[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9 彭華;陰陽五行研究(先秦篇)[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林星;近代福建城市發(fā)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廈門為中心[D];廈門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陸巖軍;江淹及其作品簡論[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2 馮鶴;陰陽五行學說與秦漢大一統(tǒng)政體的形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7年
3 何桂端;近代廣西民間商品意識及變遷[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4 王博;揚雄《法言》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5 王鐵峰;秦國富強及東并六國之地理環(huán)境條件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6 葉仁雄;孔子中和之美的時空闡釋[D];湘潭大學;2003年
7 董知珍;洪武永樂時期明朝與西域諸國關系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8 徐波;宋以前的檄文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9 劉慶;論李漁家班的演劇之路[D];上海戲劇學院;2002年
10 張秀玉;儒道人性論與治國理論的關系[D];西北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則杰;;清詩總集作者叢考[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2 楊祥全;呂廣臣;孔超;;考論《吳越春秋·越女》相關問題及其武學思想成就[J];少林與太極(中州體育);2009年01期
3 何紅梅;;十年來《水滸傳》作者、成書年代與版本研究述要[J];菏澤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4 王四四;;對小說《西游記》作者的再思考[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11年03期
5 鮑遠航;;《永嘉記》作者與亡佚時代考[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9期
6 Alvin;;你是世間最美的情郎[J];八小時以外;2011年07期
7 ;悅讀推薦[J];醫(yī)學美學美容(蜜·Me);2011年07期
8 劉士杰;;情濃詩郁裁紅裳[J];學問;2002年03期
9 原昊;;歷史神話化的文本典范——《世本·作篇》所載發(fā)明創(chuàng)造類神話蠡測[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1年03期
10 沈中良;;小溪流水是知音——淺議谷中維的《詠懷》[J];詩詞月刊;2011年07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偉琴;敦煌變文作時作者考論[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夏薇;《醒世姻緣傳》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3 李迎春;建國初期《文藝報》研究(1949—1957)[D];河南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譚臻;元雜劇敘事結構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2 段穎;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D];內蒙古大學;2006年
3 李二鳴;長歌當哭長恨歌[D];安徽大學;2007年
4 孟慶光;宋代應制詞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師婧昭;《漢武故事》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6 付曉妮;論宇文所安對中國文學的解讀與思考[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李文娟;《西京雜記》文獻價值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張秀蓮;守護藝術的翅膀[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龔浩群;一個古老神話的再生與傳承——湖北長陽廩君傳說考察報告[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6753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675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