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在“三教合一”形成與發(fā)展過程中的歷史作用
發(fā)布時間:2017-08-11 13:17
本文關鍵詞:民間信仰在“三教合一”形成與發(fā)展過程中的歷史作用
【摘要】:唐宋以來,我國宗教信仰逐漸形成以儒釋道"三教"為正統(tǒng),以夜聚曉散、男女混雜、吃菜事摩,乃至于"殺人祭鬼"為異端的正、邪二元格局;而在正邪之間又存在著廣大的民間宗教信仰作為中間"灰色"地帶。民間信仰在唐宋以來"三教合一"這一重大歷史現(xiàn)象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主要發(fā)揮了兩大作用,第一是作為儒釋道正統(tǒng)"三教"的共同對手,讓"三教"在打擊異端邪教過程中,結成聯(lián)盟,在客觀上,推動了三教合一的形成和發(fā)展。第二是眾多民間宗教信仰為了獲得或論證其存在的合法性,主動標榜自己雖然不屬于嚴格意義上的儒、釋、道任何一教,但卻是"三教合一",也是圣人教化,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在儒釋道三教之外,提倡"三教合一",這也是"三教合一"社會歷史現(xiàn)象不可忽視的一面。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
【關鍵詞】: 三教合一 淫祀 民間信仰
【分類號】:B933;K207
【正文快照】: 一引言:唐宋代以來我國傳統(tǒng)宗教信仰的“正邪”二元格局自南北朝以來,中國便有儒釋道“三教”之說,①特別是唐宋代以來,“三教”是圣人的三種教化,符合或者能夠歸入三教之中,便屬正統(tǒng)、合法,否則便是多余的(淫),乃至于是異端邪教。如元代耶律楚材所說:“夫楊朱、墨翟、田駢、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嚴耀中;論“三教”到“三教合一”[J];歷史教學;2002年1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恒展;;《毛大!繁臼驴颊揫J];蒲松齡研究;2009年01期
2 朱世英;“中庸”的社會影響與文學效用[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6期
3 盛險峰;;論五代中央職官的“失職”與“君主專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4 曾良;蔡俊;;從詞匯系統(tǒng)看中古漢語詞義訓釋[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5 陸學莉;;宋元小說中唐俠女形象的嬗變[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6 丁希勤;佛教“一心開二門”對宋明理學的影響[J];安徽史學;2005年05期
7 梁仁志;;明清僑寓徽商子弟教育的特色[J];安徽史學;2008年05期
8 徐國利;;陽明心學的世俗化倫理觀與明清徽商倫理思想的轉換和建構[J];安徽史學;2009年04期
9 侯宏堂;;余英時對“宋學”的現(xiàn)代詮釋[J];安徽史學;2011年05期
10 徐國利;;朱子倫理思想與明清徽州商業(yè)倫理觀的轉換和建構[J];安徽史學;2011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芮P趁,
本文編號:6563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656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