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史記》對黃老學的貢獻
本文關鍵詞:論《史記》對黃老學的貢獻
【摘要】:黃老學是戰(zhàn)國中期至漢文景時期興盛的重要學說,司馬遷及其所著《史記》對黃老學的貢獻極大。在《史記》之前的文獻中沒有出現過黃、老合稱,更沒有黃老學的名稱,《史記》為黃老學命名,通過為黃老人物立傳而記載了黃老學發(fā)展史,通過記述歷史和歷史人物的活動詮釋黃老若干理論,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了黃老學的若干理論。
【作者單位】: 求是雜志社;
【關鍵詞】: 司馬遷 《史記》 黃老學
【分類號】:B21;K204.2
【正文快照】: 黃老學是托黃帝、老子之言,以老子道家學說為主旨,同時兼采儒、法、名、墨眾家之長而形成的一套治國理論體系。它興起于戰(zhàn)國中期,經二百余年,至秦漢時發(fā)展到頂峰,黃老學不僅是對后世產生重大影響的一種重要學術思想,而且全面滲透到當時的國家政治與社會生活實踐。這樣一種重要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唐宏;;水·魚·道——漁父意象與老莊思想關系略論[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9期
2 王穎;;漢代思婦詩與漢代社會的互現[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3 王小回;;江南園林建筑的命名與道家思想意蘊[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4 李智信;;回紋與共工[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5 任秀玲;;稷下黃老新學與中醫(yī)理論的本質特征[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6年11期
6 俞林波;;稷下諸子論“因”[J];船山學刊;2012年01期
7 肖雙榮;;論墨子的“君子喻于利”[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8 陳明華;陸九淵德育思想的現實轉換[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9 王德勝;試論重演教學法[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10 范國強;管祥久;;試論慎子的學術思想[J];管子學刊;2010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林林;為誰而歌[D];中國音樂學院;2011年
2 潘秋平;《淮南子》醫(yī)學思想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3 陳相強;關于中國園林與生態(tài)園林的新思維與實踐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4 關立新;《韓非子》思想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9年
5 胥仕元;秦漢之際的禮治思想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6 張?zhí)熳?中醫(yī)“先天”理論的文獻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7 許霞;宋以前方劑劑型的歷史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0年
8 俞林波;《呂氏春秋》學術思想體系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袁堂賓;《傷寒論》中的水液病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2 王拓;墨斗的傳統(tǒng)造物藝術研究[D];山東工藝美術學院;2011年
3 潘聰;論荀子思想中的禮法關系[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4 盧曉玲;儒釋道三家“水”文化的二分性追宗[D];西北民族大學;2011年
5 唐復秋;試論荀子的“禮法”思想[D];蘇州大學;2011年
6 趙海青;東漢后期重法思想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7 任亞娟;山西運城市“背冰亮膘”的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2年
8 林沁臻;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史博物館館藏道家煉功圖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9 王志偉;目的語文化對翻譯實踐的干預機制[D];中國石油大學;2007年
10 王偈人;東周秦、齊、燕瓦當紋飾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曹迎;略論司馬遷《史記》的悲劇性[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2 羅霄;;司馬遷的循吏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5期
3 俞樟華;《史記》峻潔論[J];浙江社會科學;1994年06期
4 吳汝煜;談《史記》散文的藝術美——兼談司馬遷的審美觀[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1986年02期
5 張劍平;略論白壽彝先生對《史記》的研究[J];回族研究;2002年02期
6 紀曉建;《史記》中道家思想占主導[J];株洲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3期
7 楊光宗;從《史記》編纂看司馬遷的編輯觀[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01期
8 張顯傳;司馬遷與歷史教育[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1995年05期
9 黨大恩,黨藝峰;《史記》學術史傳研究——春秋至西漢中葉的士人狀況[J];人文雜志;2003年03期
10 楊燕起;司馬遷的《史記》與中國史學的自覺[J];史學史研究;1995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許錟輝;;《史記》贊辭褒貶的修辭意義[A];文學語言理論與實踐叢書——辭章學論文集(下)[C];2002年
2 薛瑞澤;;西漢以后對司馬遷的評介[A];司馬遷與《史記》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C];2007年
3 陳小赤;;略論司馬遷經濟思想的先進性[A];司馬遷與《史記》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C];2007年
4 周忠慶;;司馬遷是一位“批判現實主義”的史學家[A];司馬遷與《史記》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C];2007年
5 呂培成;;從《春秋》大義到《史記》之立意提要[A];司馬遷與《史記》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C];2007年
6 劉華祝;;釋司馬遷“家貧財賂不足以自贖”而遭腐刑[A];司馬遷與《史記》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C];2007年
7 池萬興;;司馬遷與管仲(論文提綱)[A];管子思想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會第四屆管子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09年
8 方銘;;《史記》的尊孔重儒問題[A];儒學與二十一世紀文化建設:首善文化的價值闡釋與世界傳播[C];2007年
9 雷震;;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著史宗旨述論[A];司馬遷與《史記》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C];2007年
10 崔繼軍;趙佳妮;;《史記》微言張騫的幾種情況[A];司馬遷與《史記》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承德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河北作家協會會員 沈玉波;千年苦旅[N];承德日報;2010年
2 記者 高曉軍;三遷城址的古道要沖[N];雅安日報;2009年
3 呂魯凱 中遠集團黨組工作部;從苦難中突圍出來的偉大人格[N];中國遠洋報;2010年
4 彩霞;司馬遷·史記·太史祠[N];中國檔案報;2004年
5 莊亭;司馬遷“腸一日而九回”考[N];北京日報;2001年
6 李丹;史家絕唱的兩千年魅力[N];珠海特區(qū)報;2008年
7 文廣;“西部歌劇”《司馬遷》[N];聯合時報;2000年
8 呂培成 吳玲玲;《史記》研究的新開拓[N];光明日報;2005年
9 儲國強 張琳;司馬遷故里將建“史記碑林博物館”[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10 孫豹隱 樊兆青;人文精神 亙越千古[N];人民日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曾小霞;《史記》《漢書》的敘述學及其研究史[D];蘇州大學;2012年
2 王曉玲;清代《史記》文學闡釋論稿[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3 張亞玲;《史記》文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4 劉寧;《史記》敘事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5 任剛;《史記》人物取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6 張自然;宋明時期筆記中的《史記》考評述論[D];河南大學;2008年
7 陳瑩;唐前《史記》接受史論[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8 王華寶;《史記》?毖芯縖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9 周晶晶;《世本》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10 潘葦杭;先秦兩漢堯文化探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葛剛巖;論《史記》人物形象的崇高美及其形成原因[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2 吳學哲;論司馬遷與《周易》[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3 肖宏麗;司馬遷的帝王觀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4 張秋佳;從《史記》征引史料看司馬遷的文獻整理思想[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5 潘法寬;《史記》中的復仇故事和司馬遷的復仇觀[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6 卜超;司馬遷《史記》人學思想研究[D];青島大學;2008年
7 柴振威;《史記》楚漢之際若干歷史問題的考辨[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高曉紅;論《史記》中的士人文化精神[D];西北大學;2008年
9 趙新華;論司馬遷和《史記》中的失敗英雄[D];新疆師范大學;2007年
10 朱志純;從《史記》對《左傳》的取材透視司馬遷的“一家之言”[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5323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532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