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災害救治特征略論
發(fā)布時間:2022-12-23 13:15
五代十國時期歷時短暫,但其時的自然災害及其救治情況在史書中卻留下了較為豐富的記載。此時期的災害救治具有唐宋之間的過渡這一特征,既有對前朝做法的延續(xù)與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施糧賑饑、興修水利等方面;又較唐朝有所創(chuàng)新,一些政權采取了因地制宜的舉措來預防災害,創(chuàng)造性地采用張幡鳴鼓驅蝗、有意識地利用生物滅蝗等除蝗辦法。同時具有一些負面與不利特點,祈禱禳災偏多,宗教徒更多地參與禳災,賑濟饑民方面的反面人物較多且所受懲罰較輕。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從災害救治看五代十國對前朝做法的延續(xù)與發(fā)展
(一)五代十國災害救治對前朝做法的延續(xù)
1.施糧賑饑
2.興修水利
3.養(yǎng)恤之法
4.祭拜、焚瘞除蝗
5.恢復生產(chǎn)
6.政治弭災
(二)五代十國災害救治的發(fā)展
1.國與國之間的救災較多
2.蝗災救治措施的新發(fā)展
3.防災措施的新發(fā)展
二、五代十國災害救治中的負面與不利特點
(一)祈禱禳災偏多
1.因災祈禱活動
2.禳災方法
(二)宗教徒更多地參與禳災
(三)賑濟饑民方面的反面人物較多且較少受到懲罰
結語
本文編號:3725163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從災害救治看五代十國對前朝做法的延續(xù)與發(fā)展
(一)五代十國災害救治對前朝做法的延續(xù)
1.施糧賑饑
2.興修水利
3.養(yǎng)恤之法
4.祭拜、焚瘞除蝗
5.恢復生產(chǎn)
6.政治弭災
(二)五代十國災害救治的發(fā)展
1.國與國之間的救災較多
2.蝗災救治措施的新發(fā)展
3.防災措施的新發(fā)展
二、五代十國災害救治中的負面與不利特點
(一)祈禱禳災偏多
1.因災祈禱活動
2.禳災方法
(二)宗教徒更多地參與禳災
(三)賑濟饑民方面的反面人物較多且較少受到懲罰
結語
本文編號:37251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3725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