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予不惟”“予不惠”“予不允”文例釋義——兼與裘錫圭先生商榷
發(fā)布時間:2022-04-22 21:49
裘錫圭先生根據(jù)甲骨文"叀"與"惟"相關為用的文例,認為《尚書·君奭》篇"予不惠,若茲多誥,予惟用閔于天越民"中"惠"與"惟"二字都是虛詞。事實上,以"予不惟""予不惠""予不允"所領起的文句在今文《尚書》的多篇文誥中反復出現(xiàn),下接"多誥"或"若茲多誥"或"惟若茲誥",無一例外地都是出現(xiàn)在一段談話之后,具有總結與歸納的意味。"予不惟""予不惠""予不允"都是古人談話時表示自謙的插入語!毒龏]》篇"予不惠,若茲多誥,予惟用閔于天越民"中"惠"和"惟",前者為實詞,后者為虛詞,與甲骨文"惠""惟"二字作為虛詞相對而用的句式和文意完全不同。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 裘錫圭先生的相關看法
二 “予不惠”之“惠”不是虛詞
三 “予不惠”義同“予不允”
四 “予不允”之“允”是否誤字
五 “予不惟,若茲多誥”釋義
六 本文結論
七 余論
本文編號:3646760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 裘錫圭先生的相關看法
二 “予不惠”之“惠”不是虛詞
三 “予不惠”義同“予不允”
四 “予不允”之“允”是否誤字
五 “予不惟,若茲多誥”釋義
六 本文結論
七 余論
本文編號:36467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3646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