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平城時期銓選制度小考——以太武帝拓跋燾詔書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2-02-23 00:28
對拓跋鮮卑政權的銓選制度進行探究可以發(fā)現(xiàn),至世祖太武帝拓跋燾延和元年(432年),北魏平城時期的銓選制度,由"軍國官屬,至乃闕然"的狀態(tài),發(fā)展到了有明確的銓選目的"思得英賢,緝熙治道",銓選標準:"搜揚隱逸,進舉賢俊",銓選態(tài)度:"以禮申諭,任其進退",銓選待遇:"當待以不次之舉,隨才文武,任之政事"。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征玄等及州郡所遣,至者數(shù)百人,皆差次敘用。"進步的、合理的銓選制度,使拓跋燾得到了許多賢才,形成了優(yōu)質的官僚集團,這是拓跋燾能夠"平秦、隴,掃統(tǒng)萬,翦遼海,蕩河源。南夷荷擔,北蠕絕跡,廓定四表,混一戎華"的最重要的因素。
【文章來源】: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33(06)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銓選制度草創(chuàng):《聽鎮(zhèn)將王公開府辟召詔》
二、銓選制度初見成效:《征盧玄崔綽等詔》
三、銓選態(tài)度:《禁州郡逼遣賢良詔》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北魏前期五等爵封地的虛封特征及與爵位等級的關系[J]. 張鶴泉,彭超.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16(02)
本文編號:3640494
【文章來源】: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33(06)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銓選制度草創(chuàng):《聽鎮(zhèn)將王公開府辟召詔》
二、銓選制度初見成效:《征盧玄崔綽等詔》
三、銓選態(tài)度:《禁州郡逼遣賢良詔》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北魏前期五等爵封地的虛封特征及與爵位等級的關系[J]. 張鶴泉,彭超.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16(02)
本文編號:36404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3640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