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國家制度建構(gòu)的理念與實踐
發(fā)布時間:2021-11-27 13:25
<正>商周時期的祭祀、分封、宗法、禮儀等皆依制度而行。起初人們將制度稱為"制"或"度"。"制"之本義為裁斷;(1)"度"之本義為度量,引申為度量之標準。(1)將兩者合而用之,"制度"即表示裁斷之標準,包括法令禮俗等多重內(nèi)容。大而言之,國家機器、統(tǒng)治權(quán)力的運作皆在制度的框架內(nèi)運行;小而言之,社會各階層各集團的人際關(guān)系及個人言行,也要受制度約束。制度之出現(xiàn)甚古遠,但"制"、"度"、"制度"等概念的抽繹和形成則經(jīng)歷了較長時段的發(fā)展。后人言"黃帝始作制度",(2)或言禹、湯、文武的小康時代才"設制度",(3)正可以說明"制度"觀念的歷史悠久。
【文章來源】:歷史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談清華簡《鄭武夫人規(guī)孺子》的史料價值[J]. 晁福林.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3)
[2]《金文編》附錄存疑字考釋(十篇)[J]. 劉釗. 人文雜志. 1995(02)
本文編號:3522381
【文章來源】:歷史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談清華簡《鄭武夫人規(guī)孺子》的史料價值[J]. 晁福林.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3)
[2]《金文編》附錄存疑字考釋(十篇)[J]. 劉釗. 人文雜志. 1995(02)
本文編號:35223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3522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