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獻俘受俘禮初探
發(fā)布時間:2021-11-15 18:17
獻俘禮制乃古代軍禮的重要組成部分,指的是軍隊凱旋后將所獲敵酋或首級進獻廟、社及皇帝的禮儀活動。清朝前中期武功赫赫,圣祖、世宗、高宗三帝繼承歷代之制,將其不斷得到發(fā)展完善,載入《會典》,并數(shù)度舉行。道光八年,平定張格爾之亂,宣宗舉行了有清—代最后一次獻俘受俘禮,在檔案中亦多有記載。獻俘受俘禮,具有宣揚國威、震懾外藩的作用,既體現(xiàn)了清廷繼承中華傳統(tǒng)禮制,彰顯王朝正統(tǒng)的政治意圖,又見證了諸帝踐行大一統(tǒng)事業(yè)的輝煌與艱辛。
【文章來源】:清史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4 頁
【文章目錄】:
一、康雍時期獻俘受俘禮的肇始與形成
二、乾隆時期獻俘受俘禮的發(fā)展與興盛
(一)乾隆二十年平準之役兩行獻俘受俘禮
(二)乾隆二十五年平定回疆再行獻俘受俘禮
(三)乾隆四十一年平定金川復(fù)行獻俘受俘禮
三、道光時期獻俘受俘禮的重舉與終結(jié)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歷代露布考[J]. 徐燕斌,袁麗華. 甘肅政法學院學報. 2015(02)
[2]宋代獻俘禮淵源遞變述考[J]. 鄒賀. 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6)
[3]張格爾之亂及其影響[J]. 王希隆.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12(03)
[4]清朝乾隆時期戰(zhàn)爭的處置和降禮[J]. 洪波,路偉,吳彭秀. 社科縱橫. 2012(07)
[5]論清雍正帝的民族“大一統(tǒng)”觀——以《大義覺迷錄》為中心的考察[J]. 衣長春. 河北學刊. 2012(01)
[6]論清代邊疆問題與國家“大一統(tǒng)”[J]. 李治亭.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1)
[7]西周金文與獻俘禮[J]. 翟勝利. 文物春秋. 2010(06)
[8]唐代獻俘地略論[J]. 高文文. 乾陵文化研究. 2010(00)
[9]甲骨卜辭所見的商代獻捷獻俘禮[J]. 郭旭東. 史學集刊. 2009(03)
[10]清代民族“大一統(tǒng)”觀念的時代變革[J]. 李治亭. 社會科學輯刊. 2006(03)
碩士論文
[1]唐代獻俘禮研究[D]. 畢祥來.遼寧大學 2016
[2]北宋獻俘禮研究[D]. 張紅.遼寧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497271
【文章來源】:清史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4 頁
【文章目錄】:
一、康雍時期獻俘受俘禮的肇始與形成
二、乾隆時期獻俘受俘禮的發(fā)展與興盛
(一)乾隆二十年平準之役兩行獻俘受俘禮
(二)乾隆二十五年平定回疆再行獻俘受俘禮
(三)乾隆四十一年平定金川復(fù)行獻俘受俘禮
三、道光時期獻俘受俘禮的重舉與終結(jié)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歷代露布考[J]. 徐燕斌,袁麗華. 甘肅政法學院學報. 2015(02)
[2]宋代獻俘禮淵源遞變述考[J]. 鄒賀. 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6)
[3]張格爾之亂及其影響[J]. 王希隆.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12(03)
[4]清朝乾隆時期戰(zhàn)爭的處置和降禮[J]. 洪波,路偉,吳彭秀. 社科縱橫. 2012(07)
[5]論清雍正帝的民族“大一統(tǒng)”觀——以《大義覺迷錄》為中心的考察[J]. 衣長春. 河北學刊. 2012(01)
[6]論清代邊疆問題與國家“大一統(tǒng)”[J]. 李治亭.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1)
[7]西周金文與獻俘禮[J]. 翟勝利. 文物春秋. 2010(06)
[8]唐代獻俘地略論[J]. 高文文. 乾陵文化研究. 2010(00)
[9]甲骨卜辭所見的商代獻捷獻俘禮[J]. 郭旭東. 史學集刊. 2009(03)
[10]清代民族“大一統(tǒng)”觀念的時代變革[J]. 李治亭. 社會科學輯刊. 2006(03)
碩士論文
[1]唐代獻俘禮研究[D]. 畢祥來.遼寧大學 2016
[2]北宋獻俘禮研究[D]. 張紅.遼寧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4972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3497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