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藍田孟家?guī)r漢墓發(fā)掘簡報
發(fā)布時間:2021-03-30 08:04
2010年1月,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陜西省藍田縣華胥鎮(zhèn)搶救性發(fā)掘漢墓5座,出土陶器、銅器、鐵器等一批文物。根據(jù)墓葬形制和隨葬器物推斷時代為西漢晚期至東漢早期。這批漢墓的發(fā)掘為研究這一時期長安地區(qū)特別是長安東南郊平民階層的喪葬風(fēng)俗提供了富有價值的實物資料。
【文章來源】:文博. 2020,(04)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0 頁
【部分圖文】:
陜西藍田孟家?guī)r漢墓位置示意圖
圖一陜西藍田孟家?guī)r漢墓位置示意圖陶罐4件。標本M1:1,完整,泥質(zhì)灰陶。尖唇,卷沿,沿微下搭,圓肩,平底。肩部飾平行凹弦紋。口、底同大,直徑8.8、最大腹徑17.4、高15.8厘米(圖二,5)。標本M1:5,口沿部有缺,泥質(zhì)灰陶。喇叭口,圓唇,束頸,球腹,平底稍內(nèi)凹。口沿下及腹部有平行凹弦紋。口徑10.5、底徑18.8、最大腹徑24.4、高23.2厘米(圖二,10)。
銅鏡1枚。標本M1:13,完整,日光連弧銘帶鏡。胎體較為厚實,圓鈕座。鈕座圓周均勻伸出四條短弧線條,連弧紋外有兩周帶有短斜線紋的圈帶,圈帶之間置銘文。銘文為“見日之光天下大明”,字間間隔螺旋形裝飾符號。直徑8.6、沿寬0.8、厚0.4厘米(封二,3)。銅錢19枚。銹蝕嚴重,可辨者皆為“五銖”,表面留有織物痕跡。
【參考文獻】:
博士論文
[1]長安城郊中小型西漢墓葬研究[D]. 肖健一.西北大學(xué) 2007
本文編號:3109184
【文章來源】:文博. 2020,(04)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0 頁
【部分圖文】:
陜西藍田孟家?guī)r漢墓位置示意圖
圖一陜西藍田孟家?guī)r漢墓位置示意圖陶罐4件。標本M1:1,完整,泥質(zhì)灰陶。尖唇,卷沿,沿微下搭,圓肩,平底。肩部飾平行凹弦紋。口、底同大,直徑8.8、最大腹徑17.4、高15.8厘米(圖二,5)。標本M1:5,口沿部有缺,泥質(zhì)灰陶。喇叭口,圓唇,束頸,球腹,平底稍內(nèi)凹。口沿下及腹部有平行凹弦紋。口徑10.5、底徑18.8、最大腹徑24.4、高23.2厘米(圖二,10)。
銅鏡1枚。標本M1:13,完整,日光連弧銘帶鏡。胎體較為厚實,圓鈕座。鈕座圓周均勻伸出四條短弧線條,連弧紋外有兩周帶有短斜線紋的圈帶,圈帶之間置銘文。銘文為“見日之光天下大明”,字間間隔螺旋形裝飾符號。直徑8.6、沿寬0.8、厚0.4厘米(封二,3)。銅錢19枚。銹蝕嚴重,可辨者皆為“五銖”,表面留有織物痕跡。
【參考文獻】:
博士論文
[1]長安城郊中小型西漢墓葬研究[D]. 肖健一.西北大學(xué) 2007
本文編號:31091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3109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