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辛苦不尋常——南炳文先生談《明史》點校本的修訂
本文選題:《明史》 切入點:點校本 出處:《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2017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我沒有星期天、沒有中秋節(jié)、沒有大年初一",當我們就《明史》點校本的修訂采訪廊坊師范學院、南開大學教授南炳文先生時,他如是說。作為"二十四史"之一的《明史》是在清朝修完的,新中國成立后,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進行了第一次點校,由于當時圖書利用、交通、時間等條件的限制,第一次點!睹魇贰妨粝铝艘恍┻z憾。在經濟和信息都發(fā)達的21世紀,重新修訂《明史》的條件已經成熟。2007年,在南炳文先生的帶領下,組成了一個強大團隊,開啟了這一浩大的工程。經過10年的艱辛和努力,中華書局點校本《明史》修訂稿初步完成。在這一時間節(jié)點,南先生暢談了10年來這一工作的前前后后。
[Abstract]:"I have no Sunday, no Mid-Autumn Festival, no New year's Day," when we interviewed Mr. Nan Bingwen, professor of Nankai University, Langfang normal University, on the revis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Ming Dynasty". He said: "Ming History," one of the "Twenty-Four History," was completed in the Qing Dynasty.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from the middle of 50s to 70s, the "Ming History" went on its first spot from the middle of 50s to 70s. Because of the restrictions on the use of books, transportation, time and other conditions at that time, The first school, the History of the Ming Dynasty, left some regrets. In 21th century, when the economy and information were well developed, the conditions for revising the Ming History were ripe. In 2007,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Mr. Nan Bingwen, a strong team was formed. After 10 years of hard work and hard work, the revised draft of the Chinese Book Company's School-based History of Ming Dynasty was preliminarily completed. At this time point, Mr. Nan talked about the work before and after the past 10 years.
【作者單位】: 江蘇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廊坊師范學院明史與明代文獻研究中心;
【分類號】:K24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瑛;《明史》今譯瑣論[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1期
2 謝蒼霖;《明史》人名正誤一則[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5年04期
3 滕軍;;《明史》考證一則[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S1期
4 喬玲玲;;《明史》中的“和”文化研究[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5 官大梁;《明史》校點札記[J];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0年01期
6 范沛濰;《明史》正誤二則[J];史學月刊;1995年05期
7 陳其弟;《明史》人名辨誤兩則[J];中國史研究;1999年03期
8 范金民;《明史》辨誤一則[J];中國史研究;2001年03期
9 王記錄;論《明史》編修二題[J];史學史研究;2003年02期
10 喬光輝;《明史》李昌祺卒年辨誤[J];江海學刊;200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王天有;;新編《明史》概說[A];明史研究論叢(第六輯)[C];2004年
2 湯綱;王鴻江;傅貴九;;《明史》的纂修及史學思想[A];明史研究論叢(第二輯)[C];1983年
3 段潤秀;;易代修史中的史學批評問題探論——以清朝《明史》修纂為例[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4 ;《明史》卷六十 河渠[黃河下(節(jié)選)][A];中國水力發(fā)電工程學會水文泥沙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3年
5 松浦章;;關于明代海外諸國通事[A];明史研究第9輯[C];2005年
6 顧誠;;王世貞的史學[A];明史研究論叢(第二輯)[C];1983年
7 齊暢;;麥福與明代嘉靖朝政局[A];明史研究(第十三輯)[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劉火;閑讀《明史》心太沉[N];學習時報;2014年
2 商傳;讀《明史》事功諸臣傳[N];光明日報;2002年
3 賴玉芹;論博學鴻儒纂修《明史》[N];光明日報;2006年
4 戶華為;重意氣輕是非的晚明清議[N];光明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洪早清;明代閣臣群體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2 蔡明倫;明代言官群體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3 李佳;論明代的君臣沖突[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史美珍;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明史》研究[D];山西大學;2012年
2 蔣麗;明代酷吏司法研究[D];湘潭大學;2016年
3 李琳;趙翼《廿二史札記》之《明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嚴行健;《明史》與《獻徵錄》相關人物比較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5 程軍;明代閣臣述論[D];青海師范大學;2008年
6 李玉閣;試論明代的廉政機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7 任懷國;明代監(jiān)察運行機制及其效能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8 吳仕偉;明代宮廷教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9 錢克金;明代京杭大運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10 崔海雷;試論明代黨禁制度的廢弛[D];貴州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6215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1621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