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六朝史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23 18:03
本文關鍵詞:漢魏六朝史注研究 出處:《西北大學》2011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漢魏六朝時期的學術發(fā)展不同于前代經學大一統(tǒng)的局面,呈現(xiàn)出自己全新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為史學的發(fā)達和史注的興盛,以及史注和經注相比,不同于經注的全新方面。 先秦時代是注的萌芽時期,當時的存世文獻多是記載遙遠的周、商、夏以及更早時期的歷史,春秋戰(zhàn)國時這些文獻由于年代久遠,閱讀理解發(fā)生了很大困難,精通這些經典的學者為了教授之用,用當時的語言加以解釋,這種解釋可以看作最早的注。這些注是經注,因為無論是對《易》的解釋,還是《春秋三傳》對于《春秋》經的發(fā)揮,都是為了能都讀懂、讀通經典而誕生的。 兩漢繼承自先秦留傳下來的學術,當時被稱為“六藝”的儒家經典均有很多學者加以解釋,形成自己學派的經注,而這種注釋的風氣影響了兩漢時處于萌芽狀態(tài)的史注,使剛剛出現(xiàn)的史注表現(xiàn)出經注的特點,無論是解釋字詞或音義,還是解釋制度或典故,都和以解釋為功用的經注極為相似。 漢魏六朝史注兼具經注和自身獨特的內容。這主要是因為史注誕生于經注,因此其具有經注的很多特點;另一方面,史學從經學分離,具有和經注不同的特點。史注是注家通過抄錄他人史書,并加以自身研究成果的著作,包括對原文的發(fā)揮和對史實的考辨以及發(fā)表的評論,其中后兩者集中體現(xiàn)了注家的學術思想。 漢魏六朝出現(xiàn)史注的大興絕不是偶然。一方面,經史之學分離,史學獲得了獨立發(fā)展的空間,私家修史在漢魏六朝時期比較流行,各類史書的大量涌現(xiàn)是史注繁榮的前提。另外,儒家的價值觀和品評標準經歷從被立為權威至受到撼動的過程,不再是唯一的標準,學者們有了更多選擇,這種多樣化的學術氛圍影響了史注,使其呈現(xiàn)出多樣的特點。 漢魏六朝史注還具有很多文獻學價值,為文獻典籍的保存,?,輯佚提供了很多便利,并對后世的典籍整理和為后來人作史注提供了資料和模式。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K235
【引證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秦蓁;六朝之史學與世風[D];復旦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3249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1324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