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民族史志論文 >

地緣與學緣:一九二○年代的安徽教育界(1920-1926)

發(fā)布時間:2017-09-21 19:55

  本文關鍵詞:地緣與學緣:一九二○年代的安徽教育界(1920-1926)


  更多相關文章: 安徽教育界 旅外知識分子 學系 地方主義


【摘要】: 本文以考察1920至1926年的安徽教育界為中心,力圖揭示旅外知識分子對家鄉(xiāng)教育的關注和省內教育界精英的學系、地方主義之爭。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關注直皖戰(zhàn)爭之后,由于政局變動引發(fā)的安徽教育革新運動。直皖戰(zhàn)爭之后,,旅外的皖籍知識分子首先在京、滬兩地形成聚集。他們發(fā)起旅京、旅滬皖事改進會,以此表達對家鄉(xiāng)教育的關切。隨后,他們與省內教育界精英頻繁互動,直接干預了安徽教育廳長的任命。與此同時,省內教育界在他們的影響下,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推翻省立學校校長的風潮。 第二章以安徽省教育會改選為中心,考察直皖戰(zhàn)爭之后不斷加劇的學系競爭。從省教育會改選的僵局到委員制省教育會的成立,“龍門”、“兩江”、“高等”三大學系為掌控安徽教育的領導權展開了長期的爭斗,旅外的皖籍知識分子面對省教育會改選的糾紛也有不同程度的介入。 第三章以安徽新學制改革為中心,分析安徽教育界內部因省立學校改組和教育經(jīng)費分配,引發(fā)的地方主義之爭。皖北由于經(jīng)濟、文化落后,在爭斗中扮演的是受害者和控訴人的角色,希望得到教育資源分配的公平待遇,而懷寧、桐城由于文化優(yōu)勢和近水樓臺之便,則力圖分享更多的利益。 第四章通過勾勒二十年代(1926年以前)的安徽大學籌辦史,展示旅外皖籍知識分子對家鄉(xiāng)教育的關注,以及籌辦過程中的學系和地方主義之爭。 教育界知識分子之間的關系,是地方教育史書寫的重要內容。深入發(fā)掘旅外知識分子的家鄉(xiāng)關注,以及省內教育界精英的學系和地方主義之爭,有助于深化我們對地方教育史的認知。
【關鍵詞】:安徽教育界 旅外知識分子 學系 地方主義
【學位授予單位】:復旦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G529;K29
【目錄】: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8
  • 前言8-24
  • 第一章 直皖戰(zhàn)爭和安徽教育革新運動24-55
  • 第一節(jié) 旅京、旅滬皖事改進會的成立25-29
  • 第二節(jié) 迎拒教育廳長風潮29-41
  • 第三節(jié) 省立學校校長的大規(guī)模撤換41-55
  • 第二章 省教育會改選和學系之爭55-90
  • 第一節(jié) 省教育會改造的呼聲58-65
  • 第二節(jié) 1921年省教育會改選的僵局65-74
  • 第三節(jié) 委員制省教育會的成立74-90
  • 第三章 新學制改革和教育界地方主義之爭90-123
  • 第一節(jié) 皖北教育界抗議省立學校設置不公90-103
  • 第二節(jié) 懷寧教育界“倒江”風波103-115
  • 第三節(jié) 五十九縣義務教育補助費之爭115-123
  • 第四章 籌辦安徽大學的努力和紛爭123-154
  • 第一節(jié) 省內外學界籌辦安大的努力123-133
  • 第二節(jié) 1926年安大籌辦的紛爭133-145
  • 第三節(jié) 安大籌辦與教育機會均等之爭145-154
  • 結語154-161
  • 征引及參考文獻161-169
  • 附錄169-195
  • 后記195-19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寂;嚴復為安徽高等學堂的“禮聘”與“辭館”[J];安徽大學學報;1994年02期

2 沈寂;安徽新型高等教育的開端[J];安徽大學學報;1998年05期

3 王鶴鳴;;安徽近代教育發(fā)展概述[J];安徽史學;1986年03期

4 李良玉;;淮河文化的內涵及其技術層面的研究[J];安徽史學;2006年01期

5 張正元;楊克貴;;安徽高等教育發(fā)展概述[J];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03期

6 章覲華;清末安徽新教育[J];安徽教育;1984年09期

7 朱洪;皖江文化概念的歷史生成[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8 方曉珍;關于皖江文化的宏觀思考[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9 吳毅安;清末安徽新式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與特點[J];安慶師院社會科學學報;1997年04期

10 劉正偉;國立東南大學與江蘇教育近代化[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登秀;清末教育會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89655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89655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133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