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之否定:長陽土家族“跳喪”儀式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否定之否定:長陽土家族“跳喪”儀式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土家族 跳喪 儀式 儀式劇場 巴山舞 巴山操 演員 觀眾 舞臺 劇場
【摘要】: “跳喪”儀式是湖北長陽土家族典型的祭祀性儀式,現代土家人的生活中無論哪家有老人去世,周圍鄉(xiāng)鄰都會聞訊而來,“人死眾家喪,一打喪鼓二幫忙”,以“跳喪”的形式懷念亡人,安慰生者。追溯到遠古時期,跳喪是極富神秘和莊重的少數民族儀式,個個土家先民都是這祭祀儀式的參與者;如今現代土家人民已經沖破了階層等級的禁錮,哪家有老人去世,都會在自家寬敞的場地上跳喪,為老人走上順頭路而送福,人們?yōu)榻懈杓妓嚫叱恼乒膸煻炔?也為在擬虎動作中揮汗如雨的舞者而叫好,女人的參與更是對土家族先祖的一大挑戰(zhàn),甚至還有家中老人未去世便以“跳活喪”代替祝壽的超脫豁達的方式,這是古老的跳喪儀式在現代土家人民生活中的繼承和發(fā)展;覃發(fā)池這位地道土家農民的后代,在自己酷愛民族舞蹈藝術的同時,不忘記本民族風俗儀式的傳承,他求變求新,把“跳喪”從棺材中解放出來,拋開了“死亡”這些遭人忌諱的字眼,將跳喪改編成優(yōu)美絕倫的巴山舞送上了藝術的舞臺,音樂和舞蹈的統(tǒng)一規(guī)范,使得巴山舞成為徹底的劇場藝術,演員和觀眾界限分明,同時,巴山舞還逐漸走向銀幕,出現在影視劇、歌舞劇中;巴山舞由土家跳喪儀式而來,一經登上舞臺便離普通民眾距離稍遠,因此在城鎮(zhèn)的廣場上民眾自發(fā)形成了以跳巴山舞強身健體為目的的團體組織,從此巴山舞從單純的舞臺藝術享受變?yōu)榧褡逍、藝術性、群眾性與體育性于一體的綜合性廣場健身運動,走進了平常百姓家,還走向了全國;長陽土家族的民族民間文化豐富多彩,包括跳喪儀式在內的多種民俗風情現在出現在各處風景名勝的儀式劇場體驗生活中,雖然有優(yōu)劣之分,但少數民族儀式化生存的狀態(tài)開始影響外來民眾,同時也自然帶來了經濟效應,這是原始儀式最大的現代適應性體現。 由長陽土家族“跳喪”儀式演變而來的各種形式現在奇特并存,并未因為否定和改變而消失,反而是在否定之否定的過程中不斷優(yōu)化、發(fā)展,逐漸適應現代生活,這是歷史的偶然也是必然。因此本文從上述不同歷史時期分別闡述長陽土家族“跳喪”儀式的演變,外部的推力和歷史原因,以及內部文藝工作者等人的辛勤投入都是促成這些否定之否定過程的動力。而在這些不斷的演變中,不論原始儀式、舞臺藝術還是城鎮(zhèn)廣場的體育鍛煉和旅游區(qū)體驗式儀式劇場生活,觀演關系、劇場活動等都是隨之變化的,這是本文發(fā)現其否定之否定過程外的著力點,主要通過作者親身體驗、尋訪藝人及對文獻音像資料的分析等直接或間接的來獲得。探究特殊的民族傳統(tǒng)儀式的劇場演變,是本文的初衷,而在探究中思考儀式劇場在現代社會中的發(fā)展和前景,以及現代城市居民社會生活中的需求,則是本文更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土家族 跳喪 儀式 儀式劇場 巴山舞 巴山操 演員 觀眾 舞臺 劇場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戲劇學院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K892.3
【目錄】: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一、緒論9-17
- 第一章 關于長陽9-10
- 第二章 文獻綜述、定義及研究方法10-17
- 二、正文17-98
- 第一章 古老的儀式17-53
- 第一節(jié) 跳喪的由來17-22
- 第二節(jié) 長陽資丘的跳喪22-37
- 第三節(jié) 女人跳喪和為活人跳喪37-40
- 第四節(jié) 跳喪中的參與及觀演關系40-53
- 第二章 舞臺上的歌舞表演53-69
- 第一節(jié) 歷史契機及外部推力53-58
- 第二節(jié) 人民的欣賞58-62
- 第三節(jié) 我的參與62-64
- 第四節(jié) 相關的歌舞影視作品64-69
- 第三章 全民健身運動69-88
- 第一節(jié) 歷史契機69-73
- 第二節(jié) 人民的需求73-76
- 第三節(jié) 細節(jié)的變化76-80
- 第四節(jié) 我的參與80-86
- 第五節(jié) 群星獎廣場健身舞86-88
- 第四章 儀式劇場的現代適應性88-98
- 三、結語98-102
- 參考文獻102-109
- 攻讀學位期間公開發(fā)表的論文109-110
- 致謝11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冰清;;火場土家族的斗鳥習俗[J];農業(yè)考古;2011年04期
2 雷鳴;;土家族傳統(tǒng)圖案分析與創(chuàng)新[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3 李天然;;堅守“一個人的學!薄浰勺淌行都灼和良易遴l(xiāng)教師范智佳[J];民族大家庭;2011年04期
4 ;土家族《花咚咚的姐》[J];廣播歌選;2011年06期
5 墊石;冀榮德;;六月初六曬龍袍[J];民間傳奇故事(A卷);2011年07期
6 王發(fā)財;李曉青;;土家族女歌手,精心打造“最火綠葉”白凱南[J];人生與伴侶(上半月版);2011年06期
7 王穎;解讀西蘭卡普的藝術特征[J];藝術·生活;2005年04期
8 肖太云;;鄉(xiāng)情的執(zhí)著與傳統(tǒng)的依戀——土家族作家黃方能創(chuàng)作研究[J];新聞愛好者;2011年14期
9 謝歡;;談土家族擺手舞[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年10期
10 周黎;;湖北土家族“擺手舞”調查[J];湖北教育(領導科學論壇);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毛偉;余梅貴;王蓉感;李華;;黔江土家族ABO、Rh、MN、Duffy血型分布調查[A];中國輸血1999年年會暨紀念ABO血型發(fā)現100周年學術交流論文專輯[C];1999年
2 劉涓;趙林;歐陽希波;;土家族飲食起居與養(yǎng)生[A];2002全國土家族苗族醫(yī)藥學術會議論文專輯[C];2002年
3 周海燕;倪斌;鄒永華;張蕊;陳勇;;湖南漢族、苗族和土家族mtDNA編碼區(qū)多態(tài)性[A];遺傳學進步與人口健康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7年
4 李覺序;;德江儺堂戲與土家族[A];中國梵凈山儺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5 劉美崧;;建平,
本文編號:8589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858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