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明代黃佐的方志學成就
本文關鍵詞:略論明代黃佐的方志學成就
更多相關文章: 黃佐 方志學 《廣州志》 《廣西通志》 《廣東通志》
【摘要】:黃佐是明代中葉重要的理學家、史學家、方志學家,其所學遍及經(jīng)、史、子、集,著述頗豐。黃佐一生共參與編纂了五部方志,分別是嘉靖年間的《廣州志》《廣西通志》《香山縣志》《羅浮山志》以及《廣東通志》。在編纂方志的實踐中,黃佐將方志定義為地方史書,認為方志的功用不僅僅于匯集文獻,而且能變民風學風,使之遵從孔孟正道。在方志編纂形式方面,黃佐所修方志體例從細目并列逐步發(fā)展為二級綱目,并最終在二級綱目的基礎上靈活加入三級細目,對方志撰述的述、作之分等其他方志編纂問題也有其獨立見解。黃佐的方志學成就為嶺南文獻之編纂整理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經(jīng)驗和借鑒,并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嶺南方志的學術文化內(nèi)涵,為中國傳統(tǒng)方志學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古籍與傳統(tǒng)文化研究院;
【關鍵詞】: 黃佐 方志學 《廣州志》 《廣西通志》 《廣東通志》
【基金】:北京師范大學優(yōu)秀博士論文培育基金項目之成果
【分類號】:K290
【正文快照】: 黃佐是明代中期嶺南最重要的學者之一,其學術成就歷來為研究者所重視。然而,歷來對黃佐的研究,多集中在其理學方面,對其史學、方志學方面的成就卻關注極少。黃佐在后世以其詩文和理學而知名,但在同時代人的眼中,他在史學上成就或更為突出。明嘉靖《廣東通志》序言中,雷禮稱其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耀武;如何評價“區(qū)域發(fā)展”論的理論價值[J];中國地方志;1998年03期
2 王建中;江蘇省地方志學會第一屆理事會工作報告[J];江蘇地方志;1999年01期
3 武星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地方志學會章程》修改草案的說明[J];新疆地方志;2000年04期
4 戴午林;跳出狹義方志學束縛 開創(chuàng)續(xù)修工作新天地[J];江蘇地方志;2003年03期
5 ;臺灣學者來北京地方志學會開展學術交流[J];中國地方志;2004年08期
6 陸軍;發(fā)揮學會作用 為開展志鑒編纂工作提供多方位支持——在省地方志學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J];江蘇地方志;2004年S1期
7 陸奇;《中國現(xiàn)代方志學》的學科理論與結構體系[J];北京社會科學;2005年02期
8 鍾興麒 ,鍾英;方志學與區(qū)域發(fā)展研究[J];新疆地方志;1989年01期
9 郭鳳岐;新方志學理論研究的幾個問題[J];中國地方志;1995年02期
10 曾新,曾憲珊,曾昭璇;論族譜學與方志學的關系[J];嶺南文史;1998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培適;;李泰h捌洹斗街狙А穂A];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二)——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史料學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2 荀德麟;;省地方志學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喜賦[A];江蘇省地方志學會成立10周年紀念大會暨地方志與地方文化學術研討會專輯[C];2004年
3 陸軍;;發(fā)揮學會作用 為開展志鑒編纂工作提供多方位支持——在省地方志學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A];江蘇省地方志學會成立10周年紀念大會暨地方志與地方文化學術研討會專輯[C];2004年
4 王建中;;圍繞中心 與時俱進 不斷開創(chuàng)學會工作新局面——在省地方志學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的報告[A];江蘇省地方志學會成立10周年紀念大會暨地方志與地方文化學術研討會專輯[C];2004年
5 齊長伐;;方志倫理學的當代解讀與構想[A];全省地方志工作與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和建設邊疆文化大省研討會專輯[C];2004年
6 盧美松;;梁克家《三山志》與何喬遠《閩書》[A];閩南文化研究——第二屆閩南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3年
7 張雅晶;;關于北京地方志發(fā)展之概況[A];北京古都風貌與時代氣息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8 蔡慶發(fā);林火影;;族譜、村志及其對華僑的記述——從《洋埭村志》說起[A];《譜牒研究與華僑華人》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諸葛計;;郭沫若與中國方志[A];郭沫若百年誕辰紀念文集[C];1992年
10 吳筱霞;;方苞與地方志[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二屆全國桐城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州地方志學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召開[N];楚雄日報(漢);2006年
2 王英校;走近南直隸 觸摸方志文化的世界[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3 施艷燕;蘇州市地方志學會成立[N];蘇州日報;2008年
4 謝丙其;方志編修 功在后世[N];溫州日報;2005年
5 志仁;寧夏新方志二十周年表彰大會召開[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6 江干報道組 余麗麗邋毛曉黎 徐爭光 記者 陳建民;杭州有了全國首部街道志[N];杭州日報;2007年
7 王春平;賦予地方志文學色彩[N];中國文化報;2008年
8 姚思泰;我區(qū)地方志修編又見成績[N];內(nèi)蒙古日報(漢);2005年
9 本報記者張學勤通訊員沈志伴;解讀“方志之鄉(xiāng)”[N];浙江日報;2002年
10 王英校;全國方志編纂碩果累累[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鵬連;鄒漢勛與晚清方志學[D];蘭州大學;2007年
2 彭升紅;清代民國西藏方志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3 付小紅;《南昌民國初元紀事》的整理與南昌朱橋梅氏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7年
4 韓廣來;《齊乘》點校及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5 王嘉煒;章學誠安徽方志的編纂理論與實踐[D];山東大學;2008年
6 周振宇;道光《廣東通志·金石略》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7 喬俊;地方志文化資源價值及開發(fā)利用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8年
8 馬麗娟;張曾與《歸綏識略》[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9年
9 蘧廣震;民國山東方志纂修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10 于偉平;國家修志與社會參與[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本文編號:8316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831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