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藏志》看清前期的藏地習俗
本文關鍵詞:從《西藏志》看清前期的藏地習俗
【摘要】:《西藏志》是清代前期一部記錄西藏歷史的重要典籍,它保存了大量有關疆圉、物產(chǎn)、歷史、宗教、習俗、山川、典制等的記載,突破了以往涉藏概念化的敘述方式,通過對《西藏志》的梳理注重對不同藏區(qū)習俗的辨別、比對,用史實再現(xiàn)西藏社會人民的生活實況。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
【關鍵詞】: 西藏志 清代 西藏 習俗
【分類號】:K892.4
【正文快照】: 《西藏志》是清代西藏地區(qū)一部重要的志書,它于西藏現(xiàn)存各志中成書時間相對較早,所記材料多為作者親身所歷,且條目清楚、體例詳明,因此后世所修各志,如《西藏見聞錄》、《西藏記》、《西寧府新志》等對其材料多有征引。就內容而言,《西藏志》保存了大量清代前期有關西藏的史料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靳中和;;論民族風俗習慣的概念、特性及社會功能[J];黑龍江民族叢刊;1989年03期
2 王曉葵;;“風俗”概念的近代嬗變[J];文化遺產(chǎn);2010年03期
3 張羽新;;《西藏志》即蕭騰麟所著《西藏見聞錄》考[J];文獻;1986年01期
4 趙伍;《西藏志》著者辨[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3期
5 陳強;;淺論藏族風俗習慣與宗教信仰的關系[J];西藏藝術研究;1989年02期
6 夏格旺堆;頓珠次仁;;略論西藏傳統(tǒng)風俗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J];西藏研究;2007年01期
7 謝暉;乾隆《西藏志》作者小考[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啟勇;;王褒《責須髯奴辭》校注[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2 郭東旭;論北宋“盜賊”重法[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3 陳峰;試論宋初武將精神面貌的轉變[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4 姚廣宜;宋代國家藏書事業(yè)的發(fā)展[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5 郭東旭;宋朝招商政策探析[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6 王菱菱;宋代礦冶業(yè)中的廂兵生產(chǎn)[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7 李華瑞,水潞;南宋理學家對王安石新學的批判[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8 劉洪升;唐宋以來海河流域水災頻繁原因分析[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9 王菱菱;論宋代的膽銅生產(chǎn)[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10 游彪;論南宋孝宗時期的官員蔭補制度[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馬銀華;文化視野中的北宋齊魯詩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周燕來;南宋兩淮地區(qū)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4 姜寧;《春秋》義疏學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開大學;2010年
5 王小燕;魏晉隱士美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佟大群;清代文獻辨?zhèn)螌W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趙愛華;亂世與古小說[D];南開大學;2010年
8 宮海峰;元代制度中的若干蒙古文化因素考察[D];南京大學;2010年
9 鄒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紀贛閩粵邊區(qū)的社會變遷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戴天放;鄱陽湖流域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變遷與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巖本通彌;宮島琴美;;以“民俗”為研究對象即為民俗學嗎——為什么民俗學疏離了“近代”[J];文化遺產(chǎn);2008年02期
2 張羽新;;《西藏志》即蕭騰麟所著《西藏見聞錄》考[J];文獻;1986年01期
3 趙伍;《西藏志》著者辨[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3期
4 次多;祈求福運升騰的象征物——經(jīng)幡[J];西藏民俗;1997年03期
5 羅布;亞東葬俗[J];西藏民俗;2000年04期
6 陳立明;西藏民俗文化論[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7 才讓太;;古老象雄文明[J];西藏研究;1985年02期
8 張羽新;《衛(wèi)藏通志》的著者是和寧[J];西藏研究;1985年04期
9 張窗;;西藏喪葬風俗的演變及其原因[J];西藏研究;1986年02期
10 霍夫曼;李冀誠;;西藏的本教[J];西藏研究;1986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勝梅;廣告文稿的敘述方式[J];語言文字應用;1995年03期
2 蘇永旭;從《通往大馬士革之路》、《從清晨到午夜》、《變形》等看表現(xiàn)主義戲劇的反戲劇式的意象性敘述方式和敘述手段[J];周口師專學報;1997年S3期
3 張彥加;葉慶瑞新詩:現(xiàn)代的敘述方式[J];詩探索;1998年04期
4 攸延春;;分期和敘述方式應該多樣化[J];山茶;1987年02期
5 丁世潔;公安語體中的敘述方式[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6 黃忠順;虛構與敘述方式——兼談歷史編纂與敘事文學在敘述方式上的分野[J];荊門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7 慕東文;;淺論三毛散文的生命意蘊與敘述方式[J];隴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8 田丹;;《叔叔的故事》敘述方式之淺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7年09期
9 楊德倫;;記敘文的敘述方式[J];語文世界(小學生之窗);2010年10期
10 馬睿;介入敘述方式之中的現(xiàn)實思考——賀享雍新著《遭遇尷尬》的藝術探索[J];達縣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梅儀慈;;試論丁玲小說中的敘述方式[A];丁玲與中國新文學——丁玲創(chuàng)作六十周年學術討論會專集[C];198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范垂功;電影敘述方式的創(chuàng)新[N];遼寧日報;2001年
2 申霞艷;探詢?yōu)碾y的另一種敘述方式[N];北京日報;2014年
3 《散文百家》雜志社主編 賈興安;散文貴在創(chuàng)新[N];常德日報;2011年
4 周耒 (壯族);小說的三個關鍵詞[N];文藝報;2014年
5 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 陳晉 (中央文獻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 劉金田 代);講故事 說思想 答難題[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
6 谷安彪;軍隊文化建設呼喚創(chuàng)新[N];解放軍報;2007年
7 柳漾(編輯);以詩意的溫情守望歷史[N];中國圖書商報;2009年
8 楊占平;在尋求突破中成長[N];太原日報;2013年
9 莊慎之;把握報道尺度[N];中華新聞報;2004年
10 張奎志;當前文學創(chuàng)作的四大趨向[N];文藝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陳旦娜;展開薩豐名著《風之影》的全景圖[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鄧黎;虛幻創(chuàng)造真實[D];四川外語學院;2010年
3 裴柱愛;余華的《兄弟》解讀[D];復旦大學;2008年
4 王悅;朝鮮后期小品文文體研究[D];大連外國語學院;2012年
,本文編號:8081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808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