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民族史志論文 >

晚清東邊道地區(qū)朝鮮族遷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01 19:01

  本文關鍵詞:晚清東邊道地區(qū)朝鮮族遷入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晚清 東邊道 朝鮮族 遷入


【摘要】:朝鮮族是當今世界上分布最廣的民族之一,其中居住在我國的就達二百萬之多。自近代以來,中朝兩國內(nèi)憂外患頻仍、局勢動蕩,那些感于時世艱辛、迫于生活壓力的朝鮮族便和中國內(nèi)地民人一樣紛紛移徙中國東北。從1840——1945年,這一移民過程持續(xù)了百年之久,而晚清則是這一過程的肇始階段。東邊道地區(qū)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資源優(yōu)勢,成為朝鮮族和內(nèi)地漢民爭相涌入的理想場所。雖然那些朝鮮族移民歷經(jīng)了千難萬苦才移徙到這里,但由于他們身上有“外來移民”的烙印,和遷于此地的關內(nèi)民人有客主之分,因此他們在這里倍受欺凌,和遷入延邊的朝鮮族移民面臨著截然不同的命運。本文以東邊道作為背景,來探討晚清朝鮮族遷于此的原因、歷程,及遷入后和延邊相比所遭受的悲慘境遇,進而說明朝鮮民族文化的堅韌性,他們在本民族文化的繼承、發(fā)展中,融入中華民族。 本文共分四個部分,第一章簡要回顧了國內(nèi)學術界關于朝鮮族研究的現(xiàn)狀:第二章主要介紹了東邊道地區(qū)的歷史復雜性、民族多樣性、地理環(huán)境特殊性等特點,并進而說明朝鮮族與這里的歷史、文化淵源:第三章著重論述了晚清朝鮮族遷入東邊道的動機、歷程,以及遷入后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和清政府的政策調整:第四章則在此基礎上闡明朝鮮族遷入東邊道后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及生存環(huán)境中,對本民族文化的繼承和保留。另外,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并不等于對他民族文化的排斥,在與多民族的相互學習、交流中,朝鮮族最終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
【關鍵詞】:晚清 東邊道 朝鮮族 遷入
【學位授予單位】:中央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K281
【目錄】:
  • 前言7-10
  • 第一章 東邊道地區(qū)的歷史回顧10-17
  • 第一節(jié) 東邊道地區(qū)的地理沿革和歷史上的民族10-13
  • 一、東邊道地區(qū)的地理沿革10-11
  • 二、東邊道歷史上的民族及其政權變遷11-13
  • 第二節(jié) 東邊道地區(qū)與朝鮮族的歷史淵源13-17
  • 第二章 晚清時期東邊道地區(qū)朝鮮族遷入概述17-40
  • 第一節(jié) 朝鮮族遷入東邊道的原因17-23
  • 一、朝鮮國內(nèi)封建剝削沉重、天災人禍不斷使老百姓生活日蹙18-19
  • 二、相對而言,東邊道地區(qū)具有一定的生存優(yōu)勢19-21
  • 三、李朝政府后期社會關系激變、政治環(huán)境變遷,有些人因無法在國內(nèi)立足而移住東邊道21-22
  • 四、不堪忍受日本帝國主義的殘酷剝削和出于反日斗爭的需要而來到東邊道22-23
  • 第二節(jié) 朝鮮族遷入東邊道的歷程23-25
  • 第三節(jié) 朝鮮族遷入東邊道后的開發(fā)貢獻25-27
  • 第四節(jié) 朝鮮族遷入東邊道后的重負27-34
  • 一、賣身為奴——無奈的選擇28-29
  • 二、東躲西藏——官弁兵匪的滋擾29-30
  • 三、一生嘆息——和“延邊”朝鮮族命運的對照30-34
  • 第五節(jié) 清政府對東邊道管轄權的保護措施34-40
  • 一、清源遏流——限制朝鮮族入境東邊道35-36
  • 二、移民實邊——讓朝鮮族知難而退36-37
  • 三、以韓治韓——健全、完善朝鮮族聚居區(qū)的基層組織37-38
  • 四、破舊立新——清政府在東邊道的改革38-40
  • 第三章 發(fā)展中交融——兩種文化的沖突與融合40-45
  • 第一節(jié) 朝鮮族文化的自我保護和發(fā)揚40-42
  • 第二節(jié) 族際間的學習交流與融合42-45
  • 一、朝鮮族文化的變遷42-43
  • 二、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加強和對朝鮮族的吸納43-45
  • 第四章 結論45-46
  • 參考文獻46-50
  • 后記50

【引證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崔英錦;朝鮮族傳統(tǒng)游戲傳承的教育人類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2 聶家昕;山神崇拜與村落社會認同[D];上海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許學權;清朝莽牛哨設汛事件及其對清、鮮關系影響[D];長春師范學院;2011年

2 于倩;朝鮮族傳統(tǒng)服飾的研究與再設計[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1年

3 宋佳;鴨綠江北岸朝鮮移民社會研究(1860-1910)[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4 王強;民俗旅游與民俗文化的重構[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77382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77382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397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