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舊通志中寧夏史料考述
發(fā)布時間:2017-08-25 21:22
本文關(guān)鍵詞:陜西舊通志中寧夏史料考述
【摘要】:明洪武五年至清康熙九年(1372-1670),寧夏全境屬當(dāng)時陜西管轄。陜西舊通志中存有大量寧夏史料,其中,(嘉靖)《陜西通志》、(萬歷)《陜西通志》、(康熙)《陜西通志》所存最為豐富,內(nèi)容涉及地理、政治、經(jīng)濟、軍事、社會生活、人物、自然災(zāi)害、文化藝術(shù)等方面,基本涵蓋了陜西舊通志所存寧夏史料。這些史料或以寧夏專題類目的形式呈現(xiàn),或散見于其它類目中。本文在全面輯錄上述三部舊通志中的寧夏史料的基礎(chǔ)上,首次對其進行全面的梳理和考述。 論文正文按舊通志劃分章節(jié),共分三章。各章首先對志書本身的情況作一簡要考述,包括整理與研究現(xiàn)狀、編纂者生平、志書版本及內(nèi)容,有的還包括編修始末;之后,分專目類寧夏史料和散見寧夏史料兩類,重點考述志書中的寧夏史料,各類按卷次順序敘述內(nèi)容,分析史料來源、編纂質(zhì)量;最后,從歷史學(xué)、文獻學(xué)角度,挖掘志書中寧夏史料的價值。 通過對比、統(tǒng)計、分析,筆者發(fā)現(xiàn)陜西舊通志中的寧夏史料有源自寧夏舊志的部分,有源自其它史志著作的部分,亦有編纂者新增的部分,但其存史價值應(yīng)當(dāng)予以肯定。此外,所載部分寧夏史料具有獨特的價值,或為研究明代陜西四鎮(zhèn)及邊防提供重要參考材料,或為研究寧夏政治、經(jīng)濟、人物等問題提供不可多得的資料,或補上述三部舊通志成書之前的寧夏舊志之缺,或為后世修志提供資料、借鑒,或具有特殊的文獻輯錄、文獻校勘、補缺佚文獻價值。通過比較、考證,發(fā)現(xiàn)所載寧夏史料存在不少錯訛之處,學(xué)者在使用時應(yīng)加以考辨。
【關(guān)鍵詞】:陜西舊通志 寧夏史料 價值
【學(xué)位授予單位】:寧夏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K29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緒論8-12
- 第一章 (嘉靖)《陜西通志》中的寧夏史料12-22
- 第一節(jié) (嘉靖)《陜西通志》概述12-14
- 第二節(jié) 專目類寧夏史料14-19
- 第三節(jié) 散見寧夏史料19-20
- 第四節(jié) 寧夏史料的價值20-22
- 第二章 (萬歷)《陜西通志》中的寧夏史料22-32
- 第一節(jié) (萬歷)《陜西通志》概述22-25
- 第二節(jié) 專目類寧夏史料25-28
- 第三節(jié) 散見寧夏史料28-30
- 第四節(jié) 寧夏史料的價值30-32
- 第三章 (康熙)《陜西通志》中的寧夏史料32-42
- 第一節(jié) (康熙)《陜西通志》概述32-34
- 第二節(jié) 專目類寧夏史料34-38
- 第三節(jié) 散見寧夏史料38-40
- 第四節(jié) 寧夏史料的價值40-42
- 結(jié)語42-43
- 參考文獻43-48
- 致謝48-49
- 個人簡介及攻讀碩士學(xué)位期間論文發(fā)表情況4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易雪梅,李淑芬;西北地區(qū)地方志概述[J];西北史地;1997年01期
2 謝靜;;地方文獻對古代契約的考證作用——以陜西榆林為例[J];當(dāng)代圖書館;2013年02期
3 謝鴻權(quán);;嘉靖《陜西通志》城市建置圖三題[J];中國建筑史論匯刊;2012年02期
4 余坤;;清代修志的官方樣板——賈漢復(fù)修《河南通志》、《陜西通志》體例淺析[J];黑龍江史志;2013年23期
5 邵敏;;清代甘肅方志中寧夏史料述略——以(乾隆)《甘肅通志》和(宣統(tǒng))《甘肅新通志》為例[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4年03期
6 李之勤;《西域土地人物略》的最早、最好版本[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4年01期
,本文編號:7382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738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