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鐵路籌建的歷史考察
本文關鍵詞:西藏鐵路籌建的歷史考察
【摘要】:建設西藏鐵路是中國人民的百年宏愿,但是真正付諸實施是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西藏自治區(qū)成立與改革開放后,在中央治藏的大背景下,開始勘測與營建進藏鐵路。中共中央幾代領導人特別重視青藏鐵路的建設,鐵路興建是中央治藏的重要一環(huán)。21世紀以后,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建成了青藏鐵路。進藏鐵路的修建,與治藏政策、國家經濟實力、周邊環(huán)境、邊疆穩(wěn)定密切相關。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
【關鍵詞】: 西藏 青藏鐵路 邊疆開發(fā)
【分類號】:K29
【正文快照】: 道路與交通是中國邊疆建設的重要主題,也是中央向邊疆延伸政治影響力的主要手段。鐵道的高效、快速、容量賦予了其豐富的政治功能,中央政府可以通過鐵路與邊疆建立高效的關聯(lián)。建設西藏鐵路的設想發(fā)軔于清末,籌劃于民國,但在新中國成立后才真正開始籌建。由于種種因素,西藏鐵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8條
1 宗剛;;青藏鐵路的建設與對西藏發(fā)展的影響[J];中國藏學;2006年02期
2 王蒲;;青藏鐵路建設的歷史考察[J];當代中國史研究;2008年04期
3 譙珊;;孫中山與川藏鐵路建設的構想[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05期
4 ;阿沛·阿旺晉美:我與毛澤東的交往[J];共產黨員;2010年03期
5 陶長雨;;試論新中國成立前川藏鐵路的規(guī)劃及其意義[J];學理論;2014年36期
6 ;張樹森留下300公里的遺憾[J];環(huán)球人物;2006年10期
7 李成;;青藏鐵路凍土工程有關問題的探討[J];鐵道勘察;2007年03期
8 江世杰;跨世紀的英明決策——青藏鐵路建設的曲折歷程[J];中國鐵路;2002年1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徐杰舜;吳政富;;試論新中國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的理論依據和現(xiàn)實依據[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2 湯兆云;1957年關于人口問題的大討論[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3 李若晨;;簡論直接選舉的制約因素[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6期
4 黃偉;;民族區(qū)域自治:實現(xiàn)民族平等的制度保證[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5 謝安國;;周恩來水利建設思想探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25期
6 姚植傳;抗日戰(zhàn)爭對中國政黨政治發(fā)展的影響[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7 胡安全;;1950年代計劃經濟體制中國化的基本經驗[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8 李艷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明結構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9 王薇,徐剛;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的形成與發(fā)展[J];華東冶金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3期
10 祝全永,羅曉春;論中共三代領導集體現(xiàn)代化戰(zhàn)略目標的演進[J];安康師專學報;200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祺國;;省級以下人民檢察院實行垂直管理體制研究[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2 ;中國共產黨思想解放的歷史進程及其經驗啟示[A];全國社科院系統(tǒ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屆年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黨的領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上)[C];2009年
3 孫林;;中國多黨合作制度為什么要堅持共產黨領導[A];變革世界中的政黨政治——中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理論研究會政黨理論北京研究基地論文集(第五輯)[C];2012年
4 柴寶勇;;論中國的參政黨認同:問題及對策——基于政黨認同形成基礎的分析[A];變革世界中的政黨政治——中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理論研究會政黨理論北京研究基地論文集(第五輯)[C];2012年
5 廖繼紅;;改革開放以來人民政協(xié)基本理論的創(chuàng)新[A];2008學術前沿論壇·科學發(fā)展:社會秩序與價值建構——紀念改革開放30年論文集(上卷)[C];2008年
6 李濤;張德友;;論科學發(fā)展觀對毛澤東社會統(tǒng)籌發(fā)展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A];馬克思主義中國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學行政學學會理論研討論文集[C];2009年
7 姚力;;改革開放以來基督教在中國發(fā)展的原因探析[A];當代中國研究所第三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8 徐行;;建國初期的外貿政策與對蘇貿易[A];當代中國成功發(fā)展的歷史經驗——第五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9 葉張瑜;;對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解決香港問題戰(zhàn)略決策的歷史考察[A];毛澤東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探索:第六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鐘瑛;;毛澤東關于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理論探索及貢獻[A];毛澤東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探索:第六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東;馬克思主義知識分子論[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溫美平;中國共產黨金融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徐悅;1949~1954年中國中央行政體制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董傳嶺;建國60年華北農村社會生活變遷[D];南開大學;2010年
5 李慧勇;周恩來與“文革”后期中央行政體制的重新整合[D];南開大學;2010年
6 李丹;中國族際政治整合的制度變遷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宋正;中國工業(yè)化歷史經驗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8 賀琳凱;新中國民族關系與民族政策的互動研究[D];云南大學;2010年
9 耿百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王懷強;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績效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皮玫瑰;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城鄉(xiāng)關系理論與當代實踐[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2 楊永光;我國政黨制度規(guī)范體系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0年
3 張春想;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的論爭研究(1927.7-1937.7)[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琪;建國初期中共科技思想及其實踐研究(1949-1956)[D];江蘇大學;2010年
5 李志軍;新中國科技發(fā)展戰(zhàn)略的分析與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6 余勁,
本文編號:7254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725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