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民族史志論文 >

六朝揚州地記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4 10:21

  本文關鍵詞:六朝揚州地記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揚州 地記 文學性 地域性 影響


【摘要】:地記,又稱地志、地理書等,為方志類著述早期階段的產(chǎn)物。其記述范圍包括一地的地理沿革、歷史人物、山川水利、物產(chǎn)風俗等多個方面。地記中的內(nèi)容,除了具有實用價值外,還頗具文學性。揚州地區(qū)作為六朝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中心,地記作品數(shù)量領先于其他地區(qū),另外,揚州地區(qū)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使得此地區(qū)的地記體現(xiàn)出獨特的地域特色,本文試圖從文學性和地域性兩方面對六朝揚州地記進行研究。 本文擬改變目前學術(shù)界對某一區(qū)域的地記作品地域性特點不太重視的現(xiàn)狀,試圖分析揚州地記興起的獨特原因,體現(xiàn)出其因地理、文化原因而呈現(xiàn)出的獨特特色,從特定區(qū)域入手,還原“專記一方之書”的地記之真實面貌。除了地域特色外,本課題還試圖對地記寫作特色、作家作品情況以及其對后代作品的影響等進行分析,勾勒出六朝地記特別是揚州地記的特點。 本文對揚州地記中的不同內(nèi)容進行分章論述,首先論述地記興起的原因、淵源、不同名稱。在介紹揚州地區(qū)區(qū)域沿革、作家組成情況后,,分章論述揚州地記記人、寫山水等各部分內(nèi)容與其他文體的區(qū)別,并突出揚州地記的區(qū)域特色及其對后代作品的影響。 寫人部分,首先分析揚州地記人物記述之興起原因,如社會風氣、時代特點對此類內(nèi)容興起的影響;雜史、雜傳記對地記中人物記述體例的影響;分析其記述方式與正史人物傳的區(qū)別,并對地記中不同人物形象進行分類,并分析人物記述之文學性。 寫山水部分,突出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以及當時經(jīng)濟、政治、宗教因素對山水描寫的影響。將地記中的山水描寫與當時盛行的山水詩、山水賦進行比較,彰顯其獨特的文體特色;闡釋揚州地區(qū)的山水地記與其他地區(qū)山水地記的差異,并分析地記中的山水描寫對后代山水游記的影響。 另外,在對地記中物產(chǎn)風俗、故事傳說進行分析時,也采用類似的研究方法,先述興起原因,再分析其文學特色,并與其他文體進行比較,最后論述六朝揚州地記獨特的文化、歷史價值以及其對后代文學的影響。
【關鍵詞】:揚州 地記 文學性 地域性 影響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K29
【目錄】: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10
  • 緒論10-16
  • 一、 論文選題的理由或意義10
  • 二、 國內(nèi)外關于該課題的研究現(xiàn)狀及趨勢10-14
  • 三、 研究目標和內(nèi)容14-16
  • 第一章 六朝地記發(fā)展概述16-30
  • 第一節(jié) 地記名稱、淵源及分類16-23
  • 一、 地記的不同名稱16-18
  • 二、 六朝地記的淵源18-22
  • 三、 六朝地記的大致分類22-23
  • 第二節(jié) 六朝揚州地記興起原因及整體特色23-30
  • 一、 六朝揚州地記之興起原因23-24
  • 二、 六朝揚州地記之整體特征24-30
  • 第二章 六朝揚州地記之整體發(fā)展概況30-40
  • 第一節(jié) 揚州地區(qū)六朝時期的區(qū)域沿革30-34
  • 一、 孫吳時期建置表30-31
  • 二、 東晉時期建置表31-32
  • 三、 宋政區(qū)建置表32-33
  • 四、 齊政區(qū)建置表33
  • 五、 梁政區(qū)建置表33-34
  • 六、 陳政區(qū)建置表34
  • 第二節(jié) 六朝揚州地記之編撰情況34-36
  • 第三節(jié) 六朝揚州地記作家身份、地位考察36-40
  • 第三章 六朝揚州地記之人物記述40-70
  • 第一節(jié) 六朝揚州地記人物記述興起原因41-50
  • 一、 “矜夸一地鄉(xiāng)賢”意識的影響41-43
  • 二、 清談、清議、人物品評等時代風氣的影響43-46
  • 三、 雜史、雜傳的發(fā)達對揚州地記的影響46-48
  • 四、 “人的覺醒”、“文的自覺”對揚州地記的影響48-50
  • 第二節(jié) 六朝揚州地記人物記述之內(nèi)容50-56
  • 一、 人物品評影響下的人物記述50-53
  • 二、 當時有名,或文治或武功均較杰出的人物53-55
  • 三、 虛構(gòu)性的人物形象—“因地及史”中涉及的歷史人物55-56
  • 第三節(jié) 六朝揚州地記人物記述的整體特色56-70
  • 一、 地記人物傳之記敘特色及與正史人物傳的區(qū)別56-60
  • 二、 地記人物傳與正史的互相借鑒和影響60-63
  • 三、 地記人物傳之小說化傾向63-70
  • 第四章 六朝揚州地記地理(山水)描寫70-110
  • 第一節(jié) 六朝揚州地記中地理描寫興盛的原因70-79
  • 一、 社會、政治、經(jīng)濟等方面的原因70-71
  • 二、 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豐厚的物產(chǎn)資源71-74
  • 三、 老莊思想及佛教、道教的影響74-77
  • 四、 “文的自覺”、地記作家高度的文學修養(yǎng)77-79
  • 第二節(jié) 六朝揚州地記地理描寫之分類79-85
  • 一、 對一地的城池、舊跡等人文景觀的記述80-82
  • 二、 對一地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觀的記述82-85
  • 第三節(jié) 六朝揚州地記山水描寫特色85-91
  • 一、 山水描寫之形象美85-88
  • 二、 山水描寫之修辭美88-89
  • 三、 山水描寫之意境美89-91
  • 第四節(jié) 地記與詩、賦等文體記述山水之差異91-106
  • 一、 與漢賦中的山水描寫比較92-95
  • 二、 與六朝賦中的山水描寫比較95-100
  • 三、 與六朝詩歌中的山水描寫比較100-106
  • 第五節(jié) 六朝揚州地記在中國山水散文發(fā)展史上的地位106-110
  • 第五章 六朝揚州地記之物產(chǎn)風俗描寫110-124
  • 第一節(jié) 六朝揚州地記之物產(chǎn)描寫110-119
  • 一、 六朝揚州地記物產(chǎn)描寫興起原因110-112
  • 二、 六朝揚州地記之物產(chǎn)描寫內(nèi)容112-113
  • 三、 六朝揚州地記物產(chǎn)描寫之特色113-119
  • 第二節(jié) 六朝揚州地記之風俗描寫119-124
  • 一、 六朝揚州地記之風俗描寫內(nèi)容119-123
  • 二、 六朝揚州地記風俗描寫特征123-124
  • 第六章 六朝揚州地記之傳說故事124-142
  • 第一節(jié) 六朝揚州地記之傳說故事興起原因124-127
  • 第二節(jié) 六朝揚州地記傳說故事分類127-135
  • 一、 佛道教故事127-131
  • 二、 鬼神故事131-133
  • 三、 自然神靈故事133-135
  • 第三節(jié) 六朝揚州地記傳說故事之藝術(shù)特色135-142
  • 一、 敘事特色135-137
  • 二、 文體特色137-139
  • 三、 地記與其他文體記錄傳說故事之別139-140
  • 四、 六朝地記中傳說故事之文化意蘊140-142
  • 第七章 六朝揚州地記的區(qū)域特征及其價值、影響142-159
  • 第一節(jié) 六朝揚州地記之區(qū)域特征142-152
  • 一、 “因地及史”:揚州地記人物記述的地域性特色143-146
  • 二、 山水描寫中體現(xiàn)的區(qū)域特征146-149
  • 三、 故事傳說中體現(xiàn)的區(qū)域特征149-150
  • 四、 物產(chǎn)風俗中體現(xiàn)的區(qū)域特征150-152
  • 五、 揚州地記的時代特征152
  • 第二節(jié) 六朝地記的價值及其對后代作品的影響152-159
  • 一、 六朝地記的地位和價值152-155
  • 二、 對其他文體的影響155-159
  • 參考文獻159-168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及參與研究課題168-169
  • 致謝169-17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鄒建軍;周亞芬;;文學地理學批評的十個關鍵詞[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2 王晶波;漢唐間已佚《異物志》考述[J];北京大學學報;2000年S1期

3 鮑遠航;;南北朝山水散文的文化異質(zhì)——以《水經(jīng)注》和南朝山水書札為例[J];北方論叢;2007年05期

4 王勇;;論魏晉“雜傳”的小說化[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5 鮑遠航;;羅含《湘中記》考——《水經(jīng)注》征引文獻研究之一[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6 章培恒;;關于魏晉南北朝文學的評價[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01期

7 李廣龍;;《漢書》顏師古注引方志考[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0年02期

8 韓格平;《京口記》殘句輯注[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7年03期

9 史繼忠;;方志淺談[J];貴州文史叢刊;1982年02期

10 張世敏;;先唐山水觀發(fā)展變化的特征與基本脈絡——兼論魏晉南北朝時期山水文學成熟的原因[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本文編號:67219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67219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8b0a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