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系軍閥統(tǒng)治東北時期張氏父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
本文選題:教育 + 張作霖; 參考:《北方文物》2011年04期
【摘要】:我國東北地區(qū),由于所處的地理位置,加之在近代由于帝國主義的侵略,不僅經濟相對落后,而且教育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長期處于教育落后的境地,這種情況到了奉系軍閥統(tǒng)治時期有所改善,在奉系軍閥統(tǒng)治東北時期,無論是張作霖還是張學良,對東北的教育都非常重視,他們對東北教育的改革及實踐,對今天的教育改革仍然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Abstract]:Because of its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the imperialist aggression in modern times, the Northeast region of China has not only been relatively backward in economy, but also education has been seriously affected, and has been in the situation of education backwardness for a long time. This situation improved during the period of warlord rule. During the period of warlord rule, both Zhang Zuolin and Zhang Xueliang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ducation of Northeast, and their reform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Today's education reform still has certain reference function.
【作者單位】: 黑龍江大學黑龍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
【分類號】:K29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魏向前,丁曉春;對張學良教育思想的探討[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2 樊麗明;張學良與愛國主義教育[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3 于桂榮;張學良的青年人格素養(yǎng)觀[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4 胡玉海;張學良與“不抵抗主義”及其責任[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5 郭正秋;;易幟后蔣張在東北地方政權上的合作與爭斗[J];理論學刊;2006年05期
6 徐暢;張學良與九一八事變再探討[J];史學月刊;2003年08期
7 王志彥;1923-1931年間東北大學的院系設置及教學模式[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8 肖建杰;張學良的日本觀與其政治思想的演變[J];唐都學刊;2005年01期
9 王嵐,王元琪;張學良的現(xiàn)代教育觀[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10 洪嵐;“九一八”事變前蔣介石與張學良對日問題的共同方針[J];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左雙文;;九一八事變后南京國民政府設立的特種外交委員會研究[A];中華民國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華民國史(1912—1949)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卷)[C];2002年
2 彭敦文;;不抵抗命令與不抵抗政策[A];“近代中國、東亞與世界”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黃啟兵;我國高校設置變遷的制度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2 趙霞;邦交正;詠淼闹腥战逃涣餮芯縖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3 郭艷波;清末東北新政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蔡峰;中國共產黨在楊虎城部隊中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2 董家強;1926—1937年蔣介石國家統(tǒng)一策略研究[D];河南大學;2007年
3 張曉明;論清末東北的教育變革[D];遼寧大學;2007年
4 劉娜;張學良時期東北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關系研究[D];遼寧大學;2007年
5 王妍;偽滿體育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6 成武英;第三方面力量與西安事變[D];湘潭大學;2007年
7 程丕來;抗戰(zhàn)時期東北大學內遷三臺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8 陳曉宇;南京國民政府“不抵抗主義”的成因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9 錢鳳歡;張學良國家統(tǒng)一思想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10 王敏;1928年天津長蘆綱總案[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東阜;收回旅大運動在沈陽[J];蘭臺世界;1994年11期
2 蘇赫巴魯;;陶克陶胡起義始末[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年02期
3 郭建平;;王永江代省長治理奉天[J];蘭臺世界;1993年10期
4 張偉;東北自建鐵路面臨的難題與財政難題的破解[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5 楊衛(wèi)東;;奉天省長王永江的吏治思想探析[J];蘭臺世界;2010年19期
6 胡玉海;近代東北鐵路修筑權與鐵路借款的交涉[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7 答振益;;回族愛國志士馬鄰翼述評[J];民族論壇;1991年04期
8 丁平一;瀏陽算學社產生的歷史背景簡論[J];婁底師專學報;1997年01期
9 朱小平;;鹿鐘麟與北京和平門[J];海內與海外;2006年01期
10 朱小平;;鹿鐘麟與和平門[J];博覽群書;2006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齊守成;;沈陽城老字號[A];遼寧省社會科學普及系列叢書8——遼海講壇·第六輯(民俗卷)[C];2010年
2 盧明輝;;20世紀初日本與沙俄利用巴布扎布蒙古武裝進行侵略陰謀失敗[A];多元視野中的中外關系史研究——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5年
3 武國驥;;民族英雄嘎達梅林[A];中國蒙古史學會成立大會紀念集刊[C];197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朱輝;張作霖對民國初年奉天文化市場的整頓[N];中國檔案報;2004年
2 ;長白明珠 神州鹿苑[N];中國特產報;2004年
3 鐘德彪 黃晉鋒;上杭丘祠師范傳習所牽動兩岸情[N];閩西日報;2005年
4 記者趙婷;戒臺寺歷史上曾禁采煤[N];北京日報;2003年
5 韓穎;沈陽新增19處歷史遺跡景點[N];中華建筑報;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周曉遠;近代中國回族團體組織對新式教育的貢獻(1906-1938)[D];吉林大學;2011年
2 田文英;奉系軍閥對赤峰(縣)地區(qū)的統(tǒng)治(1921—1933)[D];內蒙古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0124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2012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