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飲食民俗中的文化生態(tài)
本文選題:Uygur + diet ; 參考:《農(nóng)業(yè)考古》2012年01期
【摘要】:正"民以食為天",飲食作為人們的生存之本,一直都占據(jù)著重要地位,人們在長期的飲食歷史實踐中,創(chuàng)造和積累了豐富的的飲食文化。為了生存和提高生命質(zhì)量,人們的飲食活動幾乎涵蓋了所有的物質(zhì)和精神領域,在食物原料的選擇利用上、食品生產(chǎn)的制作和消費上,以及由此產(chǎn)生不同的飲食方式、飲食生活和飲食特
[Abstract]:As the root of people's existence, diet has always occupied an important position. People have created and accumulated rich diet culture in the long history of diet practice. In order to surviv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people's dietary activities cover almost all material and spiritual areas, in the choice and use of food ingredients, in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food, and in the resulting eating patterns. Diet, living and eating
【作者單位】: 新疆大學人文學院;
【基金】:2010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項目名稱:新疆喀什地域文化研究,項目批準號:10&ZD068
【分類號】:K892.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周小明;新疆尼勒克縣加勒格斯哈音特和鐵木里克溝口墓地考古發(fā)掘成果簡述[J];西域研究;2004年04期
2 陳蘇華;;試論飲食文化的性質(zhì)與學科地位[J];揚州大學烹飪學報;2006年04期
3 賀菊蓮;;從新疆史前考古初探其古代居民飲食文化[J];中國農(nóng)史;2007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銳泉;;心如止水,貴者自貴——小議聊齋先生筆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齡研究;2010年02期
2 石志鳥;;論章臺柳意象的歷史淵源——楊柳經(jīng)典意象考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3 江瀚;;略論荀子禮樂學說之思想意義[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3期
4 吳賢哲;;七言古詩起源與產(chǎn)生問題考辨[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4期
5 朱秀敏;;淺論揚雄散文的藝術特色[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04期
6 呂偉華;;淺論縱橫家的政治理想[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3期
7 董常保;;羌族《招魂》唱經(jīng)與《楚辭·招魂》的比較[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年02期
8 王碩民;《韓詩外傳》新論[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9 張光全;司馬遷、班固“實錄”精神異趣探源[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10 尹興國;淺論縱橫家[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來中國小農(nóng)經(jīng)濟的制度變遷與分析[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2 韓金花;王宗殿;王蘊蘊;沈斌;;華佗診斷學術思想研究[A];全國第十二次中醫(yī)診斷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丁媛;張如青;湯曉龍;;論出土簡帛文獻中的病因思想[A];中國慶陽2011岐黃文化暨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醫(yī)史文獻分會學術會論文集[C];2011年
4 龔武;;管子形勢道哲學的閱讀及其訴說——管子哲學研究相關性問題探討[A];管子思想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會第四屆管子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09年
5 張維坤;;“諷誦”在我國古代長期廣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4)——中國學科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陶世龍;李鄂榮;;地質(zhì)思想在古代中國之萌芽[A];地質(zhì)學史論叢(4)[C];2002年
7 姚阿玲;;現(xiàn)實與非現(xiàn)實——中日男同性戀作品的比較[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徐衛(wèi)民;;漢長安城植被研究[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輯)——南越國遺跡與廣州歷史文化名城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趙曉明;;我國反假貨幣法律的考察與探究[A];湖北錢幣專刊(總第8期)[C];2009年
10 張峰;;漢畫像中建鼓的形制[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凱波;屈騷評論與漢代文學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邢培順;曹植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周燕來;南宋兩淮地區(qū)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6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國政治現(xiàn)象剖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鴻雁;唐前敘事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小燕;魏晉隱士美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劉杰;漢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闡釋[D];南開大學;2010年
10 鄭君;基于文獻的中藥毒性認識變化規(guī)律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平;方干及其詩歌論稿[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英娜;《淮南子》“道”論及其文藝觀[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曉娜;《史記》與齊魯文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淑文;《尚書》德治思想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張靖;西漢昭宣時期樂府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6 陳超;秦漢黃河中下游地區(qū)作物病蟲災害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7 雷曉偉;漢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學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8 楊曉靜;兩京地區(qū)新莽墓葬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9 宋利娜;先秦儒家農(nóng)業(yè)觀探析[D];鄭州大學;2010年
10 吳雯雯;泰山岱頂人文景觀的歷史演變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尚衍斌;;唐以前新疆古代居民飲食文化考索[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1990年03期
2 Ph·E·L·史密斯;玉美;云翔;;農(nóng)業(yè)起源與人類歷史——食物生產(chǎn)及其對人類的影響[J];農(nóng)業(yè)考古;1989年01期
3 張玉忠;;新疆狩獵、畜牧業(yè)考古概述[J];農(nóng)業(yè)考古;1989年01期
4 張全超;朱泓;;新疆鄯善洋海青銅時代居民眶頂板篩孔樣病變的調(diào)查[J];人類學學報;2006年02期
5 王炳華;古墓溝人社會文化生活中幾個問題[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年02期
6 水濤;西域史前文明發(fā)展的若干理論問題[J];西域研究;2005年04期
7 張全超;李溯源;;新疆尼勒克縣窮科克一號墓地古代居民的食物結構分析[J];西域研究;2006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馕[J];中國民族;2011年Z1期
2 涂露霞;;仙域桃源中的維吾爾族人——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楓樹維吾爾族回族鄉(xiāng)回維村[J];文化月刊;2011年04期
3 買爾哈巴·玉色買提;;當代社會主義建設中的維吾爾族傳統(tǒng)道德教育[J];青年文學家;2011年10期
4 鄒贊;;論宗教民俗與維吾爾族審美文化傳統(tǒng)[J];新疆社科論壇;2010年06期
5 張京;;維吾爾:展翅之鶻更輕捷[J];中國民族;1982年02期
6 王麗娟;;共創(chuàng)美好家園 構建和諧新疆——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主席司馬義·鐵力瓦爾地[J];中國報道;2005年11期
7 胡振華;;維吾爾族的文字[J];民族語文;1979年02期
8 余孝明;;維吾爾族節(jié)日述論[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11期
9 樓望皓;;維吾爾族與花[J];生命世界;1984年02期
10 趙世杰;;維吾爾族機智人物簡介[J];民族文學研究;198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明德;;改革開放與陜西飲食文化[A];三秦文化研究會年錄論文集[C];2004年
2 李兆靜;;我國食療在飲食文化中的發(fā)展簡史[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第12屆全國臨床營養(yǎng)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9年
3 王麗敏;;淺議中醫(yī)飲食文化[A];第十二屆全國中醫(yī)藥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熊興;;孔子與中國古代飲食文化[A];孔學研究(第一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首次學術研討會暨海峽兩岸首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4年
5 蔡曉梅;;西餐飲食文化在廣州的傳播與發(fā)展[A];中國地理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6 徐穎;劉文平;;從漢畫像石看漢代飲食文化的特點[A];中國漢畫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下)[C];2004年
7 吳艾生;郭永彬;;巴渝飲食文化與重慶經(jīng)濟發(fā)展[A];歷史科學與城市發(fā)展——重慶城市史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8 韓笑;;健康也是一種文化時尚[A];2007中國學生營養(yǎng)與健康高峰論壇資料匯編[C];2007年
9 賴進貴;張春蘭;王韋力;;文化生態(tài)數(shù)字地圖博物館建置研究[A];海峽兩岸地理學術研討會暨2001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10 蕭家成;;食文化結構功能與食企業(yè)文化論[A];食文化:提高企業(yè)競爭力的重要途徑——2005食文化與食品企(產(chǎn))業(yè)發(fā)展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鄭浪 張雷;中國·九江首屆金秋飲食文化節(jié)隆重開幕[N];九江日報;2007年
2 本刊特約撰稿 和菜頭;飯桌上恐慌源于不明真相[N];海南日報;2009年
3 ;飲食文化[N];華夏時報;2001年
4 劉國棟;廚藝非小可 民以食為天[N];咸陽日報;2005年
5 ;發(fā)掘飲食文化促進旅游發(fā)展[N];吉林日報;2007年
6 黃瑾;揚州餐企占淮揚菜“半壁江山”[N];中國食品質(zhì)量報;2010年
7 記者 李巍;冀菜飲食文化展演大賽拉開帷幕[N];河北日報;2007年
8 劉燕;西南民大:民族飲食文化盡展風采[N];四川日報;2006年
9 ;傳承飲食文化 打造知名品牌[N];黃山日報;2005年
10 趙正榮;重慶飲食文化一瞥[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景明;中國北方游牧民族飲食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2 劉敏;青島歷史文化名城價值評價與文化生態(tài)保護更新[D];重慶大學;2004年
3 張r,
本文編號:19383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1938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