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渾與新疆,Tuyuhun and Xinjiang,音標(biāo),讀音,翻譯,英文例句,英語詞典
本文關(guān)鍵詞:吐谷渾與新疆,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您的位置:首頁 -> 詞典 -> 吐谷渾與新疆
1) Tuyuhun and Xinjiang
吐谷渾與新疆
2) Tuyuhun
吐谷渾
1.
The Application of Dendrochronology in the Research of Tuyuhun and Tubo Tombs in Western Qinghai Area;
樹木年輪在青海西部地區(qū)吐谷渾與吐蕃墓葬研究中的應(yīng)用
2.
Study into the Origin of the Tus and Tuyuhun;
土族族源與吐谷渾——讀呂建福先生新作《土族史》札記
更多例句>>
3) Tuguhun
吐谷渾
例句>>
4) the Tuyuhun tribe
吐谷渾人
例句>>
5) Tuguhun Ji
吐谷渾璣
1.
The epitaph of Tuguhun Ji was excavated in Mount Mangshan, Luoyang, which offers us the import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about his life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uguhun and Northern Wei dynasty.
吐谷渾璣墓志出土于洛陽邙山 ,它為研究吐谷渾璣生平及吐谷渾國與北魏王朝的關(guān)系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6) Tu Yu-hun Road
吐谷渾之路
補(bǔ)充資料:吐谷渾
吐谷渾
中國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國名。本為遼東鮮卑慕容部的一支。西晉末,首領(lǐng)吐谷渾率部西遷到枹罕(今甘肅臨夏)。后擴(kuò)展,統(tǒng)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區(qū)的羌、氐部落,建立國家。至其孫葉延,始以祖名為族名、國號。南朝稱之為河南國;鄰族稱之為阿柴虜或野虜;唐后期稱之為退渾、吐渾。主要從事畜牧,產(chǎn)良馬,兼營農(nóng)業(yè)。居廬帳,后漸有城居。使用漢文。與北魏及南朝均有密切交往。6世紀(jì)中葉,其王夸呂自號可汗,都伏俟城(在青海湖西22.5千米)。591年,隋以光化公主妻其王。609年隋取其地,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隋末復(fù)其故地。635年唐遣軍擊之,立諾曷缽為可汗。640年,唐以弘化公主妻諾曷缽,,加封青海王。663年吐蕃破其國,諾曷缽率殘部奔涼州。670年,吐蕃盡據(jù)吐谷渾地。672年,唐遷其部于靈州 ,置安樂州,以諾曷缽為刺史。吐蕃占據(jù)靈州后,吐谷渾更東遷朔方、河?xùn)|。五代時(shí)散處蔚州等地。936年燕云地區(qū)割屬契丹 ,這部分吐谷渾人便臣役于契丹,后世多同化于漢族或其他民族。留在青海的吐谷渾,有學(xué)者認(rèn)為即今土族的先民。
說明:補(bǔ)充資料僅用于學(xué)習(xí)參考,請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參考詞條
李靖攻吐谷渾之戰(zhàn) 吐谷渾的宗法統(tǒng)治 新疆吐哈油田 新疆吐魯番民居 新疆與全國 新疆與中亞國家 新疆塑造與表達(dá)
本文關(guān)鍵詞:吐谷渾與新疆,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874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187412.html